最近,后台有人留言让萝卜君讲一讲代糖,今天给这位粉丝说说。 最明显的现象,从农夫山泉“东方树叶”到元气森林气泡水的热卖,就可以看出,现在大家对于饮食中糖分摄入的注意。 毕竟,数据有显示,每天定期饮用1-2罐含糖饮料的人比很少饮用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要高出26%。在2013-2019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从0.98亿人上升到了1.16亿人,患病率已经超过了10%。所以,即使吃糖使人快乐,大家为了健康也要注意,萝卜君作为一个资深的甜味爱好者,也在逐渐控糖了。 对此,部分国家已经开始逐步的征收糖税,例如,英国在2018年规定,含糖量超过5g/100ml的汽水每升要被收取约1.6元人民币,如果超过8g/100ml则要被收取2.1元人民币。新加坡是首个禁止高糖广告的国家。 我国现在目前还没有推行糖税,但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各界也在呼吁控制糖分的摄入,提倡人们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 主要手段就是,倡导食品生产商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去替代蔗糖生产饮料和食品。 随之,“低糖”和“代糖”的生称出现。 甜味剂的六代 甜味剂分为低倍甜味剂和高倍甜味剂,其中,高倍甜味剂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化学合成甜味剂,低倍甜味剂分为糖类和糖醇类。 这些甜味剂的应用,已经经历了6个代际: 最早是糖精和甜蜜素的使用,它们的食用口感会不太好。接着是现在使用最广泛的第三代甜味剂阿斯巴甜。 还有,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分别是第四和第五代甜味剂,目前增速最快,它们的风味相对纯正,在逐步替代前三种甜味剂。 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的产量在近5年的复合增速分别为9.8%和18.9%,在2019年分别占我国甜味市场份额的8%和4%。 而阿斯巴甜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减少,从2015年的22%减少到了2019年的8.6%。 纽甜是第六代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8000倍,但生产企业对它的甜度不好控制,所以该产品目前还是处于导入期。 安全性助推发展 甜味剂市场应用始终在朝着更安全、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甜味剂的添加需要符合标准,长期大量食用人工合成甜味剂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短期的大量食用还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导致急性大出血。 上面提到的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这类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就存在很多安全性的争议,所以现在逐渐出现了第四、五、六代这些安全性较高的甜味剂。 除了上面谈到的几代代表,还有木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这类低倍天然糖醇,它们在市场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中,木糖醇的代谢不受胰岛素调节,在人体内可以完全代谢,安全性算是比较高的。但如果食用过多也会产生腹胀、腹泻等副作用。而且,它具备一定的能量,能量系数为10KJ /g。 在木糖醇领域,华康股份,在2018年木糖醇产量约占同期国内木糖醇产量的 48%,排名第一;约占同期全球木糖醇产量的18.9%,排名第二。 说到安全性,在这些甜味剂里,赤藓糖醇的安全性最高。因为人体内没有任何可以代谢赤藓糖醇的酶系,当它进入机体之后,大部分都会随尿液排出体外,所以人体对它的耐受量也要很高,大约是木糖醇的2倍。 也正是因为它不参与代谢,所以在人体内几乎不会产生热量和引起血糖的变化。因此,赤藓糖醇被普遍的认为是“零热量”的甜味剂。 此外,五代的三氯蔗糖也是在人体内不参与代谢,不被人体吸收,热量值为零。因此成为了糖尿病人理想的甜味代用品。另外,它还可以有抗龋齿的作用,即使在大剂量使用的情况下,也很安全。 但是,还有一点需要知道,其目前是存在风险的,它虽然可以长期食用,但是它被认为不可以在高温加热下食用。评估研究所认为其在高温下,有可能会形成有害的氯化化合物,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撑这个论述,评估结果还没有出,只是建议现阶段消费者和视频制造商不要高温加热含有三氯蔗糖的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出于对安全性和环保的考量,糖精和甜蜜素行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的行业,未来很有可能将逐步被淘汰。 “潜力股”赤藓糖醇 目前市场上这些主流甜味剂被广泛的应用在食品饮料行业,还有像阿斯巴甜这样的少数甜味剂被用于医药领域,山梨糖醇还可用于化妆品和纺织工业。 这些大部分的甜味剂都是通过化学合成的。对于普通产品,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使用用高倍甜味剂代替蔗糖,天然甜味剂则被更多的使用在产品升级的过程中。 在下表中的人工高倍甜味剂中,甜价比最优的是安赛蜜。 安赛蜜核心原材料是三氧化硫和双乙烯酮,其中双乙烯酮受环保及安全问题限制,上游供给的波动比较大。 因此,像金禾实业这样能够自身供应核心原材料的厂家就会拥有较强竞争壁垒。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大宗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近年来食品添加剂业务占比快速提升,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2%。 其现有甜味剂产品安赛蜜和三氯蔗糖产能分别 1.2 万吨和8000 吨/年。作为安赛蜜的寡头垄断商,市场份额超60%。 公司还正在建设年产 5000 吨甲乙基麦芽酚项目,为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此外,除了安赛蜜,各种甜味剂的壁垒是不同的。例如,山梨糖醇所要求的投资门槛较低。而赤藓糖醇是通过发酵法生产,会受到环保、市场竞争、工艺技术、投资等多方面的影响,竞争壁垒最高。 总结下,从风味的角度来看,阿斯巴甜、三氯蔗糖、赤藓糖醇、木糖醇和山梨糖醇均更容易被市场接受;从安全性来看,赤藓糖醇最优,其他代糖均有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阿斯巴甜及一代、二代人工甜味剂安全问题较严重;从行业壁垒角度来看,赤藓糖醇竞争壁垒较强;从甜价比的角度来看,三氯蔗糖和安赛蜜较好。 结合以上四个角度,阿斯巴甜很大可能将因安全性被淘汰,三氯蔗糖在高温下是否可以食用还待确定,赤藓糖醇发展空间算是较大的。 数据显示,我国赤藓糖醇年产量从2015年的1.80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6.28万吨,年复合增速达23.15%。 三元生物是我国生产赤藓糖醇的龙头。截至去年,公司拥有赤藓糖醇产能6万吨,是全球该行业内产能及产量最大、市占率最高的企业,公司去年接近80%的营收都是来自赤藓糖醇业务。 该领域还有保龄宝,公司有赤藓糖醇产能3.2万吨左右,其中1.5万吨新增赤藓糖醇产能正在调试阶段。 而且该公司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唯一的全品类功能糖产品制造服务商,客户包括元气森林、伊利、可乐、飞鹤等国内外知名企业。2019年公司在全球赤藓糖醇市场产量份额为18%,在全国市场份额30%。 随着人们控糖意识的增加,"代糖"的市场规模增加趋势明显。面对需求的增加,萝卜君给大家说了这些细分产品,以及这些企业,未来企业间的竞争是不可忽视的。而且这些产品若应用在食品领域,我们还要谨防这些公司出现产品安全问题。 写在最后,萝卜君还准备了一篇文章《三季报大增股出炉,业绩增速创近10年新高且机构扎堆调研股仅5只》,有兴趣的萝卜粉,记得点赞后,查看下方“阅读原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 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萝卜投研公众号! |
上一篇:白酒终于动起来了!
下一篇:重要事,重要事!!!
萝卜投研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