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记录和分享自己在股市的心得和思考,所有内容仅作为自己的投资日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请大家做投资决策时自己进行深度、独立的思考,欢迎大家多多交流投资逻辑、交易体系,而不是抄代码。大家晚上好,我是小师妹,一个陪你慢变富的贴心小伙伴。
周末,有个重大会议,确定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这意味着新股的发行量,未来只多不少。随着注册制的推行,股市会成为一个更常态化的融资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直接投资股票的难度一定非常大,特别是选股,要慎之又慎。另外,新股数量的增多,使得新股不再稀缺,近段时间新股破发的现象,又开始变少,于是不少人又放松了警惕,我认为未来破发的新股,会成为常态,打新之前,一定要认真选择。关于打新,小师妹每天会阅读招股书,并且根据同行业的估值给出一个是否参与的判断,这一部分内容,将更新在招财股市早知道,关注后,每天早上七点就可以查看: 招财股市早知道 最新、最全的股市财经新闻资讯,每天让你早知道。 30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比如最近留言里,大家都比较关注的百济神州,很多人担心而弃购,事实上,这家公司的估值的确不便宜,但作为最具创新力的药企之一,百济神州的估值,对比同行业也并没有太离谱,所以我预计,可能是大肉没有,破发很难的,我个人认为,申购了也不用慌,错过了也不可惜。
好了,聊完了注册制,会议还确定了:
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简单的说,就是煤炭的重要性不可否认,新能源发电上游所产生的能耗,不因为碳排放而限制。
煤炭这里大家应该比较容易理解,新能源发电上游,就是我说的硅,什么的,尽管扩产,不受限。
利好,煤炭,光伏中下游,逻辑我这几天和大家分享光伏行业的时候,也反复在强调的,短期先看下游,再看中游,上游机会很小。
因为很多公司和行业,所谓的利好和利空,对逻辑都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投资到了关键时刻,往往就是比拼投资者自己的信仰。 硅片,是太阳能电池片的原材料,我们可以理解成,把一大块的硅,切割成太阳能电池片,以前的主流硅片,是用多晶硅去做,但现在因为光电转换率较高,所以单晶硅更流行。单晶硅的制作工艺,是通过技术制作出圆柱体的硅棒后,切割出面积最大的长方体,放一张图,大家感受一下,最开始石头样子的就是硅料,图二就是硅棒,然后要切割,再组装成电池片: 通过多年的研究,大家发现,大硅片可以有限的降低整个产业链的成本。 比如,210的电池片比156降低了25.56%的成本,而使用210电池片的组件,又可以降低16.8%的成本,到了电站环节,还可以降低4.1%的度电成本,显然,大硅片的流行,就是未来光伏行业的趋势。从中环来看,210出货占比为24%,因为大尺寸硅片在薄片化过程中还有一定的难度,比如碎片率更高,制绒、镀膜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这一系列的技术难道,使得210电池片的效率,没有那么高。所以很多硅片的设备厂商,也看准了时机,想要切换到这一赛道,比如,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甚至三一重工都想要在这块市场,分一杯羹,因为他们预计,以后210硅片的市占率,会达到99%。而以前的龙头公司,中环和隆基,因为产能全都是以前的182,这意味着,他们想要转型,就要淘汰掉这些落后产能,从头开始。 这就像,原来你有一套房子做了装修,别人家是毛坯,十年后,你家的装修老旧了,要想装修还需要拆除,相比别人的毛坯房重装,你的旧装修,反而成了累赘,费工又费钱。但也不是说,中环和隆基就完全没有优势了,毕竟十多年的经验,不是白干的,至少在新产线的调试效率,专利技术上,就比那些没干过的新入局者,要强太多。当然,中环和隆基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中环专注于硅片业务,而隆基推行一体化战略,隆基反正是打包卖了,这个不赚少赚,其它的赚钱也可以,所以用什么尺寸的硅片,短期来说并不是太急。 中环就不同了,专注硅片环节的它,只能依靠这个单一产品,所以他对于210硅片应用,更迫切。整体来说,硅片和硅料一样,上游扩产,竞争目前进入白热化,后续更多的看点,在于技术路线的升级所带来的市场份额提升,后续可重点跟踪大尺寸硅片的放量情况。今天就聊到这吧,有什么没说到的,咱们留言区见~~~原创不易,需要鼓励,请点击右下角的“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