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大跌,货币宽松预期下 A股低吸的机会来了! 周一沪深两市双双低开,开盘后快速拉升翻红,并一度继续冲高。但持续性较差,随后便回落,在题材股的走低影响下,股指不断创日内新低。午后三大股指跌幅进一步扩大,连板个股继续晋级,但两市3000只个股收跌,市场情绪严重分化,虽然看上去涨停与妖股不少,但这些短线资金根本撑不起大盘的走势。截至收盘沪指跌1.07%,报收3593.60点。深成指跌2.01%,报收14569.18点。创业板指跌2.96%,报收3332.61点。 聪明的投资者会发现,近期无论是权重还是题材板块多数情况下都进入了短期调整趋势中,尤其权重板块调整态势较明显。 萝卜君认为连续的调整不是坏事,这是空头力量释放。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短期风险集中释放后,资金自然会逐步回流到市场中去。这基于一个基本认识,即大盘没有系统风险,近期出逃的资金将是下次反攻的主力。 对于周一的下跌行情,除了受外资的打击外,还有几个因素:一方面,外围市场的大幅波动,尤其是美股波段调整的情绪影响;另一方面,上周以来热门板块的资金获利出逃,这也是市场上周就开始调整的核心原因之一;此外,近期的调整也有年底部分资金离场观望的原因。 不过,对于这里的调整,萝卜君仍然认为是此前连续上行后的良性回踩,整体可视为洗盘。毕竟,央行降准给市场带来货币提振的新预期,而稳增长也迎来政策托底,市场向好的趋势逐步明朗,在此前基本面的支撑下,向好基础有所增强。 而周一LPR也迎来调降,虽然只是调降了一年期,但是货币宽松的预期再次增强,对市场仍有支撑和提振。因此萝卜君依旧看好跨年以及来年一季度的行情,并且认为周二如果继续下跌将是短期抄底的机会,原因是: 一是大盘该兑现的利空都已经兑现,目前美股期指大跌,美股如果继续大跌,周二A股一个顺势低开,可能就会瞬间拉起,随后开启超跌反弹; 二是周末打击假外资,但周一外资没有出现明显流出,说明这部分资金还要在A股操作一段时间,至少可以稳定大家的情绪,激发大家的做多热情; 三是周一大盘虽然大跌,但两市有超过百只个股涨停,说明市场还有炒作热情。 技术面上,周一沪指直接向下跌破18日线,3600点平台也在尾盘失守。15分钟和30分钟图上的KDJ指标线运行到低位,提前发出了对应级别反弹信号,因此接下来可以逐步关注低吸机会,但是在市场没有明显企稳信号之前,不能盘中追涨。 创业板指指数目前看已经确定是在3522形成了两个小双头,目前创业板处于3520高点开始的c-3浪主跌段中,按浪形结构判断这个c-3浪应该在周二盘中完成,随后有一个c-4反抽,全部调整结束要等随后的c-5下跌完毕,创业板注意3300-3250区间寻找低点。 总结:当前跨年行情的大逻辑依旧成立,不必过度担心短期的扰动,跨年行情或将在指数震荡抬升、板块交替轮动中拾级而上。 周六日,很多粉丝看好半导体材料,问了很多问题,今天给大家都讲下。 半导体材料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其中元素半导体材料主要有Si、Ge,化合物半导体包括GaAs、SiC。 我们之前在讲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领域时,有讲到它们上游应用的半导体材料很多都有Si,这是因为Si的储量很丰富、技术成熟,成本还低,所以成为了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 但是,与Si相比,SiC的热导率和击穿电场强度更高,SiC器件的极限工作温度在600℃以上,但Si都不能超过300℃。SiC器件能承担高温,散热效果也很好。 所以,相较于Si器件适用性比较广,SiC 器件在高频、高温、高压等场景要比Si器件更有优势。 就昨天大家的提问看,大家对Si的认知仿佛更多,对SiC的认知还很少,我认为制约大家对SiC认知的原因是,它还没有大规模的应用,而导致没有大规模应用的根本原因是它的价格还很高。 就它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它可以分为衬底材料制备、外延生长、器件制造和应用。 衬底是所有半导体芯片的底层材料,起物理支撑、导热、导电等作用,也是成本占比最高的。 就从最初也是最贵的衬底看,它的生产速度就慢,生产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与成熟的硅片制造相比,SiC衬底的成本是很高的。 像它的一种产品,SiC MOS的平均价格在1.92元/A,远远高于0.53元/A的Si IGBT。 再看它的规模,在2019年时,全球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是5.4亿美元,到2020年,我国的SiC、GaN电力电子器件市场规模就达到了46.8亿元,这个年复合增长率是特别大的。 而且,预计到25年,这个市场规模甚至会达到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是45%。 是什么驱使着这样的年复合增长率? 按照下游的应用领域来分,新能源汽车算是SiC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光伏储能也是。 补能焦虑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绕不开的话题之一,各大车企都在通过增加续航里程去缓解用户的心理。 但这究其根本,提升充电效率和缩短单次补能时间才是这一痛点的治本之法,实现快速补能。 它要涉及的环境是在800V的快充电压下,目前,电流的设计也开始从350V向更大的电流设计,前面也说到了SiC耐高温、易散热、低损耗等特性恰好满足了800V高压平台的需求。 此外,SiC器件中,像SiC逆变器,能够提高5%-10%的续航,这样就可以节约400-800美元的电池成本,基本抵消前面说到的SiC器件的新增成本。 而且,因为SiC的散热性,还可以使散热器的体积大大减小,使汽车轻量化,还节约了部分散热器的成本。 拿特斯拉来看,2018年特斯拉在Model 3中首次将Si IGBT换成了SiC模块,SiC模块封装尺寸明显小于Si模块,且开关损耗降低了75%,系统效率提高了5%。 比亚迪汉第也在今年10月也使用了其自主研发的SiC模块,小鹏汽车也在11月开始使用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 综合来看,虽然SiC器件成本高于Si器件,但由于对电池和散热器等具有明显降本作用,使用SiC的新能源汽车系统成本,很可能会在不久与使用Si器件趋于一致。 光伏储能方面,就光伏逆变器来说,使用SiC MOS或Si MOS与SiC SBD结合的功率模块的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可以从96%提升至99%,设备循环寿命提升50倍,还会缩小系统体积、增加功率密度、延长使用寿命。 “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与规划密集推出,高效、高功率密度、高可靠、低成本是未来光伏逆变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SiC器件也预计会逐步替代Si器件,预计到2025年光伏逆变器中SiC器件占比将提升至50%。 虽然说现在的应用还不断大规模,但是受限于SiC衬底产能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还是制约了SiC器件产能。 目前全球SiC晶圆年产能为40-60万片。但特斯拉基本消耗了大部分SiC晶圆,SiC晶圆现在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SiC晶圆片产业格局中,美国企业占比较高。以导电型晶圆片为例,2020年美国SiC晶圆片产量占比达70%以上,其中Wolfspeed占比达到62%,剩余份额主要由日本和欧洲企业占据。 相比之下,我国的SiC晶圆占比并不高。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那些国家在60年代就开始研发制备,而我国是从90年代末才开始,布局时间是较晚的。 现在各国纷纷扩大产能,Wolfspeed SiC年产能为16.7平方英寸,公司预计到2024年产能将扩大到24.2平方英寸。II-VI预计将投资2000万美元进行化合物半导体扩张,其中大部分用于SiC扩产。 我国也在努力扩大产能,弥补供需缺口,国家对此出台了很多政策,去引导和扶持这个产业,这个市场也在政策面的影响下,景气度向上。 去年我国SiC新增产能投资金额达到550亿元,新增产能数量为17个。今年预计将达到735亿元,算是爆发式投入了。 目前也有众多公司布局该细分赛道,三安光电是覆盖了全产业链,在去年6月建设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项目,8月子公司还收购了北电新材100%股权,北电新材主营业务为SiC晶体生长、衬底制造,本次收购更是增厚公司的业绩。 天岳先进、晶盛机电、露笑科技、东尼电子是布局了衬底行业,其中天岳先进2018-2020 年SiC衬底产量从1.1万片增加至4.8万片,CAGR为53.6%。 凤凰光学、瀚天天成、东莞天域深耕外延片,其中,凤凰光学拟收购购买国盛电子和普兴电子100%股权,这两家均从事半导体外延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综上所述, SiC 市场目前处于成长期,且仍旧由美日欧企业主导,我国上述的这些企业在快速追赶,在景气度向上的背景下,大家可以多注意下国产企业的研发生产进程。 写在最后,我还发现,陈光明出手近6亿元买入,邓晓峰也重仓持有了这家公司,感兴趣的萝卜粉丝,可以点赞后,查看下方的“阅读原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 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萝卜投研公众号!(账号:robotouyan) |
上一篇:今天,逆势上涨
萝卜投研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