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记录和分享自己在股市的心得和思考,所有内容仅作为自己的投资日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请大家做投资决策时自己进行深度、独立的思考,欢迎大家多多交流投资逻辑、交易体系,而不是抄代码。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师妹,一个陪你慢变富的贴心小伙伴。
今天查看国外疫情的时候,发现了国外一个奇葩操作,震碎了我的三观。
一对夫妻在5月份接种疫苗后,分别在6月,7月,11月了各种品牌的疫苗,你没看错,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通通都要!只要是市面上有的疫苗,他们通通都要。
还有新西兰和比利时就更厉害了,这些国家的一些百姓,因为担心疫苗有毒,就不想接种,但不接种就无法获得健康通行证,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花钱请人代打。
神奇的是,有人为了赚这个钱,还真的接代打业务,三百块一针,最高一天打十针。
这操作,简直不是我这智商可以理解的,说真的,重复接种疫苗这事,可能因为搞错了会有,但大量重复还真是活久见,如果不按规定的剂量接种,完全有可能引发一些后果吧。
其实人生和投资一样,都是拿知识和经验换钱的过程,不同的是,人生的基本知识大家基本都懂,有的选择可能是出于无奈。
而投资不同,很多人缺乏基础的投资知识,甚至连基本规则都不是太清楚。
比如最近有人留言告诉我说,上海机场连续几个季度巨亏,目前疫情好转遥遥无期,明年就会被ST。
事实上,现在的ST规则早就已经修改了,最近的规则是: 也就是说,虽然连续亏损,但营收不低于1亿,是不会ST的。 股市里的每条交易规则,都可能让我们赚钱或亏钱,系统学习了解交易规则,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各大交易所的官网,老老实实阅读相关的文件。投资是一场残酷的游戏,只有基础牢固,方法得当才能顺利通关。今天盘中有个传闻,说国家取消整县推进,对电网投资要从1.7万亿下降到1.5万亿,一些相关的公司突然大跌。不少光伏公司,市场测算业绩的时候,都是根据项目目标来的,比如拜登政府的目标增长700%,则测算海外需求增加多少,比如浙江项目实现平价,未来装机量又可以增加多少。但其实,哪怕是专业人士,也无法精确预测到什么时候能接到多大的项目,这是这类公司跟踪的难点,像地产,装修,CXO,特别是电影行业,往往一些数据出来后,都会引起剧烈波动。虽然整县推进这事有不少人辟谣,但普通人很难知道这类政策最终的走向。
今天接着聊白酒哈,最近牛栏山,古越龙山等都宣布提价,原因还是茅台有价涨的预期。 而茅台这些年一直涨价,可以说和它的奢侈品标签有关。从最近十年看,价格超过货币增速的实物资产只有奢侈品和土地,最接近的就是飞天茅台。茅台之所以能和c划分到一起,很大原因是因为渡赤水时植入的红色基因,从那以后,茅台就成了特需酒,外销酒,基本上,1988年以前,茅台都属于非卖品,主要用于高级政务和外交。之所以能够如此上档次,是因为茅台打造了奢侈品的稀缺属性:最出色的生产原料,最出色的水,最系统的老窖,用茅台前领导的话说, 离了赤水河就酿不出茅台,贵州的红缨子高粱最适合酿酒,茅台镇的地理环境造就的微生物群独一无二,超出茅台镇的核心范围就酿不出茅台酒。为了强化这个标签,茅台酒厂在遵义几乎是复制了一个茅台酒厂的工艺,结果说生产出来的酒怎么也没有茅台的味,于是改成了珍酒。这也是大佬们,把大量资本都投到了酱香白酒的核心产区,茅台镇的原因。 可以说,茅台的奢侈品属性在,就能带着高端白酒一直提价,走出量价齐升的模式。但是,喝白酒的人确实是越来越少了,15年到现在,白酒行业的销量已经连续下滑,而且大酒厂数量一直在下降,说明行业增长变缓,大企业替代了小除了茅台以外的白酒,投资机会主要在于,是否能占领更多对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或者价格提升,核心是价格,因为行业量的缩减要靠价格的上升弥补。所以,二线白酒中价格上涨潜力大的品牌,就是未来的好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