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想了一个晚上,明天决定加仓!

原创:小白   白话投研   2022-01-04 - 小 + 大

这是小白的第405篇原创  


今天文章内容包括:1)明天开盘考虑加仓;2)碳化硅产业链分析




明天开盘考虑加仓


新年第一个交易日,锂电和光伏就来了个高开低走大崩盘,两市指数也一度大跌,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2%,深成指下跌0.44%。


锂电和光伏的大跌之下小白也是大亏,没看到明显的利空,锂电板块目前的担忧是碳酸锂价格上涨和补贴退坡带来的需求不确定性,锂价涨破30万,下游电动车崩了上游锂也崩了,下游崩是担心电动车涨价后需求下降,上游是担心锂价到头了。



锂电这个崩盘和之前光伏有点像,硅料价格不断上涨,下游组件价格过高装机需求下降崩了,然后上游也崩了。


光伏上个月中游硅片价格下降,硅料价格也有小幅下降,但最近硅料和硅片又陷入博弈,硅片有涨价打算而因此硅料价格又有支撑,之前等的光伏拐点是硅料价格出现实质性下降,现在看起来似乎还没到,今天光伏也被砸了。


不过锂电小白不太担心,有业绩在,今年板块成长性问题还是不大,只是操作难度比较大,都长得比较多了,需求端虽然最近有新能源补贴退坡和锂价的干扰,但国内电动车需求已经在逐渐从补贴驱动向需求驱动过度了,所以这块无虞。


担心的还是供给端,根据机构做的测算:2025年动力需求1200GW, 2025年规划宁德700,比亚迪200,中航250,亿纬300,蜂巢260,国轩80,上述厂商已远超需求。


宁德前阵子说过36氪那个文章提到的,小鹏要换供应商,所以最近也一直被砸盘,主要更多是估值太高了,市场开始担心会不会真的过剩,开始担心4680技术路线的干扰、开始担心固态锂电池甚至燃料电池的分流,但凡估值低一些,这些担心其实都不算问题,但估值太高了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被砸盘。


怎么理解这个砸盘呢,就是炒股的人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在锂电和光伏上说上几嘴,想想15年18年市场崩的时候不就是吗,谁都能说两句股票,现在电新赛道上有点这种感觉。


但好在市场货币流动性足够,公司的成长性也够,所以不至于被砸的太惨,跌下去了我觉得还能起来,明天再跌会考虑先买点,主要参与二线电池和锂矿,电动车产业链今天也跌得莫名其妙。



绿电运营也跟着光伏崩了,这块小白说过自己做的短线所以还好,后面就等几家公司的年报和减持利空出了,再进去


元宇宙今天是难得的安慰,小白的蓝标盘中一度上涨20%,秀秀收盘上涨4.26%,蓝标小白是12月13号推荐的,14号到今天涨了超过30%,这个位置小白持中性态度,进或者不进看你自己了。





碳化硅产业链分析


小白之前分析过新能源车市场对碳化硅的增量需求和市场空间,以及主要4家公司,小白在等三安,拿了天富,暂未参与短线波动比较大的欣锐和露笑。


今天天富大涨,留言里有很多朋友表示不知道碳化硅到底是什么,今天也做一下分析。


碳化硅产业链包括衬底-外延-器件3个环节,其中衬底也就是材料,是决定碳化硅优势的最关键环节也是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国内能做的少;外延是决定器件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这块国内和海外在技术上没有太大差异;器件是电能转换的载体,主要是一些二极管、三极管、功率模组等,国内能做的企业比较多。


1)衬底


碳化硅衬底的质量取决于碳化硅粉末、单晶炉、生产技术人员(工艺)3个因素。


碳化硅粉末国内能够自主生产,但在纯度上(要求是6个9的纯度)存疑,还需要继续验证。单晶炉的自主搭建费用不超过100万元,国内所有碳化硅衬底企业的单晶炉都是自主搭建或者购买的国产,投资压力不大。


但工艺上因为碳化硅做的比较短,海外头部企业只有60%,国内尚未公布但根据调研给的数据,是低于50%的,尤其在切磨抛环节的技术工艺需要时间的积累,投资不是线性增加的(意味着有钱买了设备也没用,这个得看生产技术人员的经验),这块国内还有不小的差距。


衬底上国内有突破的企业主要是山东天岳(今天公布了中签),天岳的产品包括半绝缘型和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当前产能不到5万片,计划产能是2026年增加30万片,占全球导电型衬底产量的15%左右;


还有个是小白在等的三安,三安的子公司湖南三安投资160亿元打造衬底、外延生产及芯片制造的 IDM 模式,21年6月点火投产,预期达产后晶圆衬底年产36万片,年收入54亿元,若一半产能为器件收入则总收入可以达到81亿元(器件收入是晶圆的一倍以上。


小白买了的天富,公司11月3号回复投资者表示参股公司天科合达是SiC生产商,持股9.6%为第二大股东,今天大涨是因为天岳上市,天岳和天科合达是竞争对手,现在天岳上市有市值了,天科也跟着涨船高。



2)外延


外延环节主要取决于设备,国内和国际的工艺环节不存在太多差异,也是国内企业机会比较大的环节。


海外外延炉的产能主要在Nuflare和LPE手上,前者年产能只有12台,后者年产能30台+,Nuflare在中国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3年下半年,每台的设计产能只有1800片/月,光新能源车的需求今年都能到23万片。国内的晶盛、北方华创、中电48所是能够做外延炉的。



外延上的上市公司还有个凤凰GX,发公告并购中国电科旗下半导体外延材料厂商普兴电子、国盛电子,国盛有8英寸硅外延工艺和技术,普兴电子则在国内率先稳定量产 8 英寸硅外延材料,碳化硅外延材料已经成功实现量产,并购后凤凰GX未来有望成为国内碳化硅外延片主要生产商。



3)器件


器件的壁垒主要来自加工工艺和器件应用,光刻对准、高温离子注入、超高温退火等环节都是国内卡脖子环节,需要海外进口的。


应用上主要是车规级认证比较长,国内本来做IGBT的公司比如时代、比亚迪半导、斯达、闻泰等这块基本都能做。




——以上——


今天知识星球分享内容:2022年初步计划、爱旭股份、中鼎股份、天润工业、运达股份、电机电控、BIPV、盛航股份等,记得去看哦~


重要声明:小白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写公众号是与大家做交流、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看好和买入的不代表未来会涨,甚至可能大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近管控比较严,小白文章给的观点都很直接,所以最近文章发出24-48小时之后会删除,之后会恢复正常的,望理解。


不过小白不会改变风格的,希望每天的文章能够输出更多干货,和大家一起挣钱!看完文章不要错过留言哦~




上一篇:元宇宙重要赛道之“邓丽君”概念横空出世,主力资金“飞蛾扑火”......

下一篇:接下来,看这个方向

白话投研 的最新文章:

2个利好传言!

原创2022-11-25

突然爆雷!

原创2022-11-22

新冠口服药下架!

原创2022-11-20

特斯拉接班人确定!

原创2022-11-18

老巴大举买入一股!

原创2022-11-15

利空传言!

原创2022-11-07

关注白话投研公众号
白话投研的微信号:gh_1bf4b3a493ee

防止走丢,没有更新就更新在备用(小白投研记)资深买方研究员,国内TOP1财经大学硕士,个人风格偏自上而下,对行业和个股基本面进行深入挖掘后,进行持续跟踪验证,在行业处于周期左侧位置进入。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