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君 Datayes投研 2022-03-10 - 小 + 大
A股大反攻,是反抽还是反转? 周四A股总算是风光了一回,上午红红火火开盘,超4200只个股上扬,锂电新能源、酿酒消费、医药等赛道股全都飙升,而近期因地缘动荡走高的石油股跌下来,1000多亿市值的石化股猛涨停。 成交量比周三有所萎缩,尾盘走势略有回落,最终三大市场均已带上下影线的K线报收。截止收盘,沪指报3296.09点,涨幅1.22%,深成指报12370.95点,涨幅2.18%;创业板指数报2635.19点,涨幅2.67%。 从影响因素看,周四A股的大幅高开,主要还是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全线反扑,更多的还是外因刺激,并非A股本质的提振。因此,在周三大幅下挫、回升以及周四大幅高开上涨之后,这里究竟是反弹还是反抽,目前还不能确认。 从均线看,如果接下来指数能快速回升收复5日均线,那么这里的反弹就有持续性,而且还可能反转,但如果不能有效收复5日均线,就还有再次探底的可能。如果叠加海外仍有不确定性以及美联储加息的预期,这里还是需要谨防指数再次去探底。 不过萝卜君在周二的文章已经指出:从时间周期看,本周是变盘窗口,就看下半周能否探底回升,如果本周不能企稳,那么待3月底(3月21日到25日)加息尘埃落地后,市场有望再次开启变盘窗口。通过A股以往筑底成功的案例来看,基本上是双底形态更安全、更牢固,因此如果把周三的低点当作一个底的话,那么第二个底可能会在第二个时间窗口内完成。 萝卜君认为,周四多方全面发力,普涨过程诠释了报复性反弹。但是,报复性反弹的本质在于超跌,当超跌信号修复后,原有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盘的发展方向,目前还处于均线向下的空头趋势。另外,周三的下影线与周四高开后的上冲消耗了不少多头能量,稍微休整一下也很正常。 从技术上看,周三上证收出带长下影线的小阴线,收盘时在5日均线之下,周四高开之后小幅下探,盘中走势上下震荡,尾盘震荡下行。创业板指数高开后留下一个缺口,短线或将还有回补需求。近期的连续下跌使得技术面走势变差,未来需要震荡整固才能使指数上涨更加有力量。日线上,MACD指标处于绿柱加长的形态,KDJ指标继续向上运行,这些指标提示后市会震荡。 另外,从周四市场上涨的力度看,成交量并未有效释放,虽然白马股涨势不错,但是更多的还是题材股反弹强度大,这不利于指数的继续抬升。 综述,市场空头形态很难在短期扭转,短期有所反弹,但后续仍然有探底的可能,耐心等待底部的信号出现后会更安全。 昨天给大家讲半导体,大家兴趣还是蛮大的,留言区还有问光伏的。 萝卜君发现,我总在说光伏,但大家好像还是不知道光伏电池是怎么回事。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太阳能电池,在光的照射下,有一些能量可以激发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产生电场,然后产生电势能,当外电路接通时,这些电子就开始做功,也就是实现了光能向电能的转化。 如何评价一个光伏发电项目的好坏,主要还是看两方面,一个是组件的整个生产周期发电量会有多少,另一个是项目的投资成本是多少,两个方面一结合,当然是成本少,发电多更受欢迎。 从发电量角度看,像我之前给大家讲的隔膜、背板什么的,都是决定发电效率的因素,因为这些材料构成决定这光电转换效率、弱光表现、稳定系数等等。 早前,光伏电池主要指的是晶硅电池,主要应用在航天领域,技术方案主要是BSP。 到了今天,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方案发展到了PERC的方案,之前我有给大家讲过,它与常规电池最大的区别是,它的背部采用的是局部金属接触。 它虽然较之前的老方案,电池效率有提升。但它的金属电极与硅衬底是直接接触,这样,这种电池使用时间长了,就容易弯曲,对上面提到的发电效率还是会有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现在还有TOPCon电池和HJT电池,TOPCon电池的效率是目前最高的。TOPCon电池是基于PERC的基础上研究的。 其一就是将衬底由P型换成了N型,N型对金属污染的容忍度更高。 其二就是在背面的结构里,加上了1-2nm的氧化层SiOx,还加了一层多晶硅,这样,背面就有了钝化接触的结构,也就不会直接接触那么多,电池的使用寿命就会长,发电效率也会提高。 即使它现在是在产业化初期,但它的提效幅度都要比同期的PERC提效幅度大,2018年以来TOPCon电池效率提升2.5个百分点,同期PERC提效幅度是1.3个百分点。 而且,现在就技术层面上看,PERC已经算是达到了产业极限了,这样,TOPCon电池发展还是很大的。 因为TOPCon的这些优点,它已经与PERC投资强度接近。 去年PERC产线投资额大约是1.94亿/GM,而TOPCon产线已经是2.2亿/GW。 之所以,投资额这样,因为它的收益率已经显现。 相同版型下,TOPCon组件会较PERC提供5-6%的功率增量,而且首年衰减、温度系数、弱光表现均更优,全生命周期发电量也会较PERC提升约4-5%。 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基准下,TOPCon组件将享受较PERC的溢价。 在溢价的同时,它成本还有下降的空间。 而且,TOPCon与PERC工艺大多部分还比较接近,它俩的产线有很大的重合,生产PERC的设备很多都可以用来生产TOPCon。 像刚才说的N型和P型衬底硅片,N型的要求是更高,但这些硅料企业基本可以满足生产它们的需求,而且它们的切片厚度大体是一致的,很多重资产环节是不涉及设备更替的。 还有电池设备,TOPCon相比PERC增加和替换的主要设备为B扩散、隧穿氧化层及poly Si沉积设备,其余环节基本与PERC产线兼容。 高温工艺的TOPCon在组件端同样也适配PERC产线。 企业转型设备成本也就省了不少。 2021年PERC市占率约91%,但在这些优点的催化下,N型尤其TOPCon已经开始由中试向规模化发展。 今年1月,晶科能源安徽的8GW TOPCon电池项目投产,这是全国首个大规模量产的 TOPCon生产线。 2月,海宁基地产出了首片TOPCon电池,预计到年中,公司TOPCon产能将逐步爬升至 16GW,成为量产规模最大的N型电池/组件企业。 同时,钧达、中来、隆基、天合、晶澳等均有规划。 钧达股份计划扩产16GW高效电池,其中一期8GW的TOPCon项目已经开始建设。 中来股份在现有3.xGW的基础上也启动两期共16GW的产能扩张。预计今年底TOPCon产 能将达到40GW以上,可以说今年就是TOPCon规模放量的元年。 这里,TOPCon从上游硅料到组件端,各环节合计的成本增加大致在0.06-0.1元/W,实际能够提供的溢价合理区间在0.1-0.15元/W。 而从目前的实际招标情况看,TOPCon组件价格较同版型PERC高出0.1-0.14元/W。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率先实现TOPCon产品批量供应的电池、组件企业能够享受额外红利,前期技术研发、资本开支随企业产线投产开始兑现收益。 对下游组件企业而言,基本上无需做产线的调整,即可顺利切换到N型,这些产能主要还是以来一体化企业,三方能提供的还是有限,这部分产能仍可能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这样,优势企业将在盈利、出货量上会享受先发红利。 此外,TOPCon在原有PERC基础上也是增加了工序,只是差别不大而已,发展初期,掌握这种技术的肯定还在少数,提前布局TOPCon的企业,还会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最后,给大家总结下,就是电池片的技术进步,仍是光伏各环节众多技术迭代中影响最大的方向。 继P型PERC电池后,N型电池开始受到业内更多的关注,相关研究与产业化探索大幅加速。 相对而言,HJT、TOPCon获得了很大关注,特别是TOPCon在近几年获得了较大进展,且在当前的小规模阶段就已获得了相对PERC的一定经济性。 就目前的状态看,今明年很可能是技术变革的先发红利期,优势企业也会迎来较好的收益,上面提到的先发企业大家都可以留意下。 写在最后,萝卜君还发现,市场反击或贯穿到5月FOMC会议前夕,Q1一些成长股表现的还不错,大家可以点赞后,在“阅读原文”里查看。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 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Datayes投研公众号!(账号:robotouyan)
|
上一篇:不要高兴太早
下一篇:明天很重要!
Datayes投研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