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君 Datayes投研 2022-03-22 - 小 + 大
连续超跌反弹后迎来大分化,技术性调整开启? 周二大盘在维稳预期消息影响下,两市大盘低开高走,盘中银行、地产等蓝筹股拉升带动大盘最高上攻到3279点附近,但最终因为大盘上攻量能不够出现回落,下午再次出现下跌翻绿。而创业板指数和深圳成指表现更弱,基本全天在水下震荡,最终以绿盘报收 。 从盘面看,地产板块盘中再度回暖,光大嘉宝、阳光城、万通发展、苏州高新、信达地产、天保基建、冠城大通、华夏幸福等题材股盘中强势涨停。 消息面显示,3月16日的专题会议内容,在房地产企业方面,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银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强调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要求,配合有关部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多部委表态有助于托底地产市场,稳定行业发展。 为提振整体经济信心,六部委联合表态,明确“稳地产”信号,表态内容涉及政策方向、支持并购贷款、促进行业积极发展等方面,其中房地产税暂缓扩大试点对市场预期的改善有更加直接具体的意义,对购房者目前存在的观望情绪有一定转变作用,有望释放需求。 萝卜粉认为,一方面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短期有纠偏趋势;另一方面,银行信贷放松下,刺激和提振房地产市场;此外,2月份地产销售量回升,对于房地产板块也有积极影响。不过,对于房地产来说,“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调,短期政策松绑主要还是为稳经济,房地产市场处于短期修复中,板块更多的还是修复性机会。 而金融股则不同,尤其是银行股,业绩提振以及政策刺激下,整体向好的趋势相对明确。比如,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已率先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这两家银行在2021年均实现了逾20%的利润增长,同时资产质量有所改善。另外,多项重要会议提出的预期稳定,也有助于推动银行股股价回到合理估值。当前估值低位以及货币宽周期开启之下,银行股整体估值修复行情值得期待。 所以,尽管金融以及地产板块再次启动,但从中期角度,银行等金融的性价比相对或高于房地产板块,也或是后期指数继续向好的主要提振力量。 技术面上,周二大盘出现冲高回落,一是大盘上攻没有量能;二是大盘面临近期盘整上沿3300点附近的压力;三是大盘下方缺口还有向下的牵引。但考虑到维稳因数,近期大盘应该还是以盘整为主,不过接近上沿3300点附近,如果大盘反弹不能放量,最终大盘还有向下回踩的可能。 从指标上看,沪指日线图上MACD绿柱继续缩短,周三平开金叉出现红柱进入多头格局,KDJ三线金叉发散上行,J线回升到+89,位于强势区。 综合研判:震荡盘升,稳步上行。 国家医保局在昨晚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简要的说,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医保基金支付能力,适当的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及相应检测项目临时性纳入医保。 疫情还在持续,受此影响,新冠特效药最近的表现都很亮眼,很典型的中国医药在近14个交易日,收获了11个涨停板。 事实上,不仅中国医药,整个新冠特效药板块昨天的市场表现都堪称亮眼,新冠特效药板块无疑成为A股最强风口。 就在稍早之前的3月17日,中国5家企业获得辉瑞新冠药MPP授权,机构建议持续关注国内新冠药物研发及疫情防控产业链。 那时我还给大家系统的讲过相关产业链的机会。 另外,根据目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来看,医药板块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普遍高增长。近期多家基金公司都表示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机会大于风险。 但是,在股价累计涨幅已近230%后,中国医药昨天发布风险提示公告表示,拿下辉瑞新冠口服药授权,对公司近期业绩无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公司第一次发布风险提示,公司此前分别于3月4日、3月14日、3月16日发布风险提示,表示公司近期股价涨幅可能已超过相关事项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可能存在非理性投资情形,提示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这么看,在股市里,大家还是不要情绪战胜理性。 同样,还有一个板块,昨天发布了重磅文件。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个跌一个涨。 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方案中强调,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 大家要知道,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是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这个成本降低,意味着什么? 在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下,国内储能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储能概念股的估值本月以来创近一年来新低,北上资金、融资客同时加仓这些股。 近一周以来14只储能股获北上资金加仓,杉杉股份、先导智能、林洋能源的北上资金持股量增加居前,均超过400万股。 陆股通加仓的储能股中,先导智能、阳光电源、比亚迪获得融资客净买入,两大资金同时加仓。 同时,在今年的前两个月,国内储能订单涉及项目就有6个,涉及金额超9亿元,规模超3GWh。 储能产业链是整个电力体系中涉及范围较广的产业链,之前我也给大家讲过。 其上游主要包括电池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供应商等;中游主要为电池、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以及储能变流器供应商;下游主要为储能系统集成商、安装商以及终端用户等。 其中储能电池是整个储能产业的核心环节。因为,储能电池的成本占整个储能系统成本的50%以上。 这个产业链的传导机制就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持续走高,导致下游储能产业成本进一步承压。 很多机构预测,锂电池原材料未来一年大概率将高位震荡,储能锂电池成本未来一年会上涨15%-30%;2月,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导致四大关键材料价格难降。 其中,LFP材料均价达16-17万元/吨,负极材料均价达3.5-4.8万元/吨,9μm湿法隔膜均价达1.3-1.55元/平方米,电解液均价达10-12.05万元/吨。 还有我之前讲到的成膜添加剂DTD,是应用在电池里,平均添加的比例在1%左右,作用就是提高电池性能,可以抑制电池初始容量下降,减少高温放置后电池的膨胀,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目前,很多车型的电池因为会衰减,续航里程都在逐渐下降,没有足够的续航里程,很多车在经过9万公里的里程后,电池包额定容量会下降到初始值的80%以下。 这种添加剂的使用,就是在环节最大程度的解决这个痛点。 像天赐、石大胜华均宣布有扩产DTD。 还有上面表单上的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电解液、六氟磷酸锂这些都是之前的逻辑,大体上的趋势方向很少有变动。 那在这些材料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储能项目中标的价格也在上涨。 目前,储能系统的平均价格已经上涨到1.8元、瓦时,相比去年上涨了20%。 如果真的像大家预测那样,上游电池材料及电芯成本上涨,那储能下游系统的价格就可以体现出来了,这个涨价趋势还是值得期待的。 说这么多的环节,我看大家对于该方面的评论,视角大多都是在核心环节。 萝卜君认为在电池技术储备有明显优势的龙头,确实很可能会提前放量。储能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恩捷股份、亿纬锂能,储能变流器及储能系统集成龙头阳光电源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写在最后,萝卜君新发现百亿私募新进了这16只个股,有想要抄作业的吗?留个赞,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获取! |
上一篇:吐了吐了,纸上富贵。
下一篇:高低切的磨合期
Datayes投研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