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重要文件发布!

萝卜君   Datayes投研   2022-04-14 - 小 + 大

利好预期下的上涨会延续吗?

周四A股三大指数早盘全线高开,震荡反弹明显,尽管盘中出现一定回落,但两大主板指数全天在水上震荡,午后再度向上发力,最终以红盘报收;而创业板指数走势一波三折,盘中一度跳水,整体呈现宽幅震荡格局,最终微幅收跌。截止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22%,深圳成指上涨1.27%,创业板指数下跌0.02%。

从盘面看,对于周四市场的上涨,核心原因还是对于降准的预期以及促销费政策的提振。据新华社消息,周三召开了重要会议,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确定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引导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

说到降准,实际上对于股市的利好比不上降息。但市场对降准还是比较敏感的,毕竟释放出货币宽松的趋势,也进一步夯实了货币宽松周期,对于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以及稳定经济预期,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对于A股来说,降准之下市场未必就会涨,但信心以及向好提振的意义是重大的。

在重要会议中,同样提到“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当前,疫情之下消费疲软,各项数据相对低迷,重要会议的定调之下,也有利于消费的促进和提振,对于稳增长来说,也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A股的消费板块来说,政策是有了,接下来就看疫情的防控政策的拐点,如果也能出现,那么消费公司大级别的拐点的概率或将大幅增加。

不过也应该看到,在当日板块继续普涨之下,仍有1000多股下跌,而且两市成交也没有有效释放,这也说明增量资金入场的意愿并不是很强。接下来,还需要跟踪降准是否实施,如果消息兑现,在多方的担忧下,也依然要防止市场的高开回落。而如果政策落空,那么直接回调的概率会比较大。

萝卜君认为,市场在降准预期利好冲击下高开高走,但量能却是进一步萎缩的。单纯从这个降准的消息看,目前还没有落地,市场炒作的是预期,或许在近两日有情绪炒作,但是根据现在市场大环境的表现,炒作很难延续。如果周末利好落地,那么则会有很大的可能出现情绪退潮,如果周末利好没有落地,那么情绪上也会有落空的反扑,所以不宜激进。

从技术面上看,周四指数之间分化剧烈,沪指反弹站上3200点,创指继续调整创出阶段新低。从整体趋势看,创指单边下行的走势较为明显,虽然主板相对强势,处于震荡构筑底部区间状态,但创指若持续拖累,也会对主板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综述,未来沪指能否突破盘整,依然有赖于主流热点的持续上扬以及场外资金的不断进场,可以密切关注政策面以及资金面的变化情况。

最近的疫情“风波”好像平静了不少,说到疫情,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应该是些治疗药。这次,上海的疫情,让萝卜君意识到还有一个冷链物资的保供需求都对冷链产业有催化作用。

而且,即使没有疫情,天气转暖,冷链是不是也会用的多些?

同时,萝卜君关注到,近年来国家也密集退出冷链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有提到,这周,《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很多关于冷链的要求,政策支持再次加码,我们今天就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看。

首先看上游,上游主要是涉及冷鲜食品生产和存储,在欧美日这些国家,冷链企业产业链的覆盖度和科技投入是很高的,保障着冷链的高质高效。而我国的冷链行业起步比较晚,与一些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这里有一组18年的数据,那时,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冷库容量是0.13立方米,这远低于美国的0.49立方米,还有果蔬、肉类冷链流通率分别为 25%、39%,腐损率为 15%、8%,这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80%-100%的平均冷链流通率、5%以下的腐损率存在较大差距。

对于这些“不足”,疫情检验出了重要性。

疫情宅家做饭成为新风尚,生鲜电商率先崛起,带火了冷链物流。水果蔬菜、肉禽蛋品、海鲜水产的低温保鲜配送需求持续扩张。

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3832亿元,同比增长13%,冷链需求总量突破2.65亿吨,同比增长13.69%。

很多机构称,今年物流行业的新看点无疑也是冷链物流板块。

疫情中凸显的冷鲜食品生产和存储需求,对推动冷链上游技术进步和优质设备投放或多或少会有影响,一些地方如果有不足,为了提升冷链整体效率,肯定会为之做出努力。

中游就是涉及到冷库和冷链运输这样的部分。

以此次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为例,根据上海市商务委数据,上海市粮食、生猪、蔬菜自给率仅为20%、10%、40%,八成以上货源(除绿叶菜外)依赖外省供应,尤其是每日蔬菜供应量达8500吨。

所以,冷库数量多的话,这些自给率会不会高点?自给率低,依靠外省,冷链运输是不是要有一定的发展了?

同时,受疫情影响,方便食品、预制菜等的需求也被进一步激发。

线上下单、线下送达模式逐渐成熟,疫情后电商平台前置仓冷库、冷链配送箱的数量、容量需求或将持续增长。

大型商超、预制菜企业购置大批量冷柜、更换大容量冷柜的需求也持续增强。这样,冷链“最后一公里”的冷柜、配送箱等设备规模也有望增长。

在这整个环节,核心部件供应商三花智控、海立股份、三星新材增长潜力还是蛮大的。

三花智控是全球制冷零部件龙头,家用空调、微通道、洗碗机业务均全球领先,制冷板块稳健增长。去年上半年制冷板块营收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9.8%。

三星新材也表现的很好,设立以来就专注于各类低温储藏设备玻璃门体及深加工玻璃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这些产品应用于饮料柜、冰箱、新零售柜和生物医药冷柜等多种用途。

同时,公司为国内冷柜整机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在海尔、海信、海容等客户的供应链占比达70%- 90%,显示了公司领先于行业的产品竞争力和客户认可度。

中游的顺丰控股、京东物流都是冷链物流龙头企业的“种子选手”。

顺丰冷运依靠其庞大的网络物流及自主研发的智慧物流平台,支持业务发展,从而满足配送端的高质量。

目前顺丰冷运业务已覆盖食品行业生产、电商、经销、零售等多个领域。主要客户有:全家、双汇、大希地等。2021年度冷运及医药业务收入达78亿元,同比增长27.53%,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京东冷链也是一样发力,打造从仓储到配送、线上到线下、硬件到软件的定制解决方案,并在冷链运输过程中运用物联网技术,保障运输产品质量。

2021年京东大药房“自营药品冷链”已经覆盖全国超过200个城市,有效实现了冷链药品种类的扩充和履约能力的提升。

还有下游的冷柜龙头海信家电这些,大家也可以看看的销售额变化。

除此之外,医疗冷运也是冷链物流的另一大需求点。

医药冷链运输较生鲜冷链所要求的条件更为严苛,尤其是疫苗运输的全程都离不开冷链的精准温度控制。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的疫苗被浪费,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不达标而损耗。

其实,绝大多数的医药产品,包括药品、疫苗、生物制剂、生物样本、 血液样本等都需要在生产、加工、存储、运输、分销、零售等各环节始终保持在特定的低温环境下,以减少对医药产品的损耗、污染以及破坏。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市场销售额从2016年的225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903亿元,4年复合增速为14.8%。

要知道,我国是全球医药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这就是需求端增长的一大动力。

总体看,2020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3800亿元,冷库库容近1.8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约28.7万辆,分别是“十二五”期末的2.4倍、2倍和2.6倍左右,这就能看出冷链的确是在不断前进发展的。而且,通过前面的分析,行业的增长潜力也是在的。

写在最后,今天再来一波预测,昨天大家的想法还是很多的哈!

研报来源:浙商证券《疫情催化+政策加码,冷链不“冷”需求高增》

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
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Datayes投研公众号!(账号:robotouyan)
看着全在涨,一买马上亏?
明星基金经理 持仓曝光,这些股票被增持!
“国标”正式落地!盘前涨超30%!
“牛市旗手”启动,A股持续性行情即将开启?
“黑色星期一”!谁是大盘暴跌的最大空头?
新发现一个板块!


上一篇:目前的主线是什么

下一篇:昨天龙头抄底还是赚翻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