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航空业或酝酿新一轮变局!

萝卜君   Datayes投研   2022-04-21 - 小 + 大

A股迎来神秘护盘资金 反弹要来了吗?

周四大盘全天震荡走低,三大指数均跌超2%,上证指数失守3100点,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均再创调整新低。午后指数出现快速拉升,但仅仅维持15分钟便再度回落,并再创日内低点。盘面上仅纺织制造板块上涨,其余板块全部下跌,券商板块午后一度冲高,但最终震荡回落。截止收盘,沪指跌2.26%,深成指跌2.7%,创业板指跌2.17%。

从盘面表现来看,在周三出现较大下跌之后,周四市场再度大幅下跌,红盘的股票仅有330只左右,也就是说两市近95%的股票出现下跌,在近期也算是比较罕见的状态,近期的热点也受到一些压制。不过,从以往行情的来看,刚起来不久的热点受到大势短暂压制,一旦大盘环境稍微缓和一些,就又会出现持续活跃的状态。当然,前提是刚涌现不久的热点,而不是之前被大幅炒作严重透支的热点。

萝卜君认为,创业板指再刷新低,深成指也创下新低,沪指距离前低也只有不到50点的距离,情绪持续冰点,短线或仍有回落需求,但下跌的时间和空间或进入尾声,市场有望迎来底部。从A股自身看,原因有三:

第一,目前A股估值降至历史低位接近前期几次历史大底阶段的估值水平,市场或跌无可跌。第二,成交低迷换手率明显下降时市场见底概率较大。周四全A换手率为1.38%,本周的平均换手率为1.23%,历史大底阶段的20日平均换手率平均为1.5%,目前已经是成交冰点期,且这个时期已经维持了较长的时间。第三,券商盘中的突然拉升。从力度上看,板块指数快速拉升2%,南京证券等一度涨停,力度还是可以,但是持续性不强。很多人认为这里是神秘资金入场,但从表现上看,似乎也仅是试盘性的动作。

此外,北向资金一改近期净流出态势,周四全天逆势净买入9.11亿,给接下来的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技术上,沪指形成了二次探底的形态,中短期均线向下形成压制,在这种弱势格局下市场需要继续释放风险,直到形成多空平衡后才会有转机。预计本次下探在前低3023.3附近会有多头有力的反扑,这样就有机会做出W底的技术形态,再次把调整拉回区域震荡。从时间节点看5月初有一次美联储议息,加息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市场普遍认为这次会加息50个基点,但如果美联储维持25个基点调整就会超市场预期,这样会反而会形成短期利好,对于美国之外的金融市场会有一个反弹窗口期。

综述,市场持续走弱,盘中虽有金融救市拉升,但是反抽延续性不强,个股集体拖累。不过周四北向资金回流,虽然流入金额不大,但是在这种行情下,逆市流入也不失为一个积极信号。但是接下来面临五一假期和美联储加息的时间窗口,盘面有大起色的可能性不大。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最近的航班好像有提价的,萝卜君今天看了下资料,果然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

早在20年年底的时候,有规定就提出“3 家以上(含3家)航空运输企业参与运营的国内航线,国内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由航空运输企业依法自主制定。”

也就是航空企业可以依法自主制定和调节机票的价格。

有资料显示,上一次调价是在2021年冬航季启动后进行。

包括京沪、沪广、京蓉、京深等多条商务航线均有上调。从涨价幅度上看,如国航与东航京沪航线从1790上调至 1960,国航京蓉航线从2450上调至2690,少则一百多元,多则近四百元

萝卜君又看了下历次票价涨幅,基本都是贴近文件要求的上限10%。所以,这次提价预计航空公司也会按文件上限上调?

目前提价工作仍在进行中,并预计二季度陆续完成调价

对于这次调价,萝卜君也不知道能不能改变航空业的情况。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看最近航空业的表现。

4月航班量相比21年和19年同期均下滑8成左右,客座率跌至50~55%水平,为仅次于20年疫情初期及就地过年的最低点,且持续时长远超当时。

客座率低的背景下,油价还高。

4月油价环比3月进一步下滑,同时持续时长远超疫情初期。3、4月国内航油价格分别为6082和7499元/吨,同比分别增长59.7%和83.6%。

而疫情初期20年2、3月分别为4995和4215元/吨,整体均值较当时上涨47%,同时边际上疫情初期油价逐月下跌,5月跌至最低点1680元/吨。

而以目前国际油价测算,今年的5月,国内油价或将进一步上涨至7800左右。

可以说,航班量、旅客量处于疫情以来最低水平,同时油价处于最高水平,航司经营或面临疫情以来最艰难的时期。

行业至暗时刻,航司现金流压力巨大。

疫情以来全行业累计亏损达到2111亿,航司资产负债率普遍大幅提升至80%左右水平。

考虑当前市场极度低迷,可以认为航空公司采取“保边”策略决定是否执飞特定航班,即每飞一次带来的票价收入,是否可以覆盖或者是超过这次飞的成本。如果满足,就执飞。

其实,当前的市场环境,执飞飞机应该也很难获得很高的利润吧,所以,才会有本次的调价。

如果我们极端假设,各航司飞机全部停场,有机构测算,三大航平均单机日综合支出15万左右,对应全行业每个月170亿左右的现金流出,这对于小航司而言现金流压力巨大。

萝卜君梳理了当前全国所有共计65家航空公司机队情况。

其中客运航司53个,全货机航司12个。暂不考虑货运航司情况,53家客运航司共拥有客运飞机3819架,隶属三大航旗下(上市公司口径)航司共计22家,其他航司共31家,合计1483架,占全行业39%。

鉴于当前各航司几乎均难以依赖自身现金流维持运营,若无地方政府融资支持,则均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等形式维持。

总体来看,极端疫情若持续,非上市民营航司或存在较大变数,其经营情况值得关注。

考虑三大航均为国资委控股,在融资渠道、银行授信额度等拥有较大优势,萝卜君认为基本不存在现金流风险,合计2336架客机,占比61.2%。

此外还有三大航、省级国资、央企合计持股达到的控股航司,共计6家,他们的资金压力或也还好。

民营上市航司有相对较好的授信条件和融资能力,市级国资控股或省级国资参股20%以上(联营/ 合营企业)也会对航司有较强的支持,但受地方城市财力限制、省级国资重视程度等,预计相比前两类航司融资能力会稍差。

相比之下,非上市民营航司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在银行授信、信用等级等方面相对较弱,融资能力也相对较差。

非上市民营航空,共计4家,合计115 架飞机,占比3.0%。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航业或酝酿新一轮变局,未来几个月或是行业重要的观察窗口期。

民航历史上共2波集中整合:

2002年前后,民航局直属航司联合重组,形成三大航。

09-10 年金融危机后大量民营航司和地方航司整合进入三大航或破产。

历史上行业整合者均为国有或地方大型航司,且大型航司本身持有被整合航司部分股权,之后通过增持获得控股权,没有全民资背景航司整合纳入大型航司先例,而民营航司股权变更则多为地方国资接手。

目前,从企业经营者角度,各航司当前均处于持续严重失血阶段,即使对于地方控股航司,财政也面临较大压力,对于融资能力较差的纯民营航空难度显然更大。

我看了下青岛航空,其目前为青岛国资100%持股,共有31架飞机,按照机构测算,其对应每个月约1.4亿现金消耗(15 万*31 架*30 天),而青岛市2020年公共财政支出中交通运输支出共计47.78亿,平均占1个月交通运输支出的35%

而地方交通运输支出并非能够全部用来维护航司运营,其他交通领域基建项目投资等均为该项目支出,显然若仅依赖地方财政难以维持。

从潜在整合和收购方来看,对于三大航或大型地方航司,当前自身同样处于资金较为紧张阶段,他们自身很难有余力开展整合收购。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也大,在当前市场环境和疫情影响尚不明确背景下,收购和控股航司能力和意愿也大概率是不足的。

单从监管方角度看,基于保障民生、稳定行业队伍角度出发,还是会努力维护当前行业稳定。

回过头,看本次的调价,或许这就是航空业改变的开始。

看这些航空公司,三大航还是有明显优势的。从以往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的操作看,京沪航线等典型商务航线临近价格更高,更容易实现按全价销售。故上调全价将有望将机票价格按全价卖出,主力干线平均售价的提升将拉高公司整体均价。

还有疫情以来,旅客临近订票比例明显上升,部分航线超过半数旅客为三天内订票,这为航空公司收益管理或带来很大的机会

据机构预测,京沪航线全价预计将从疫情前的1490元上调至2150元,累计上调幅度超过 40%。

随着国内市场逐步恢复,这些提价在未来或有望在公司经营效益上体现,我们看下接下来这些航司的业绩报告,看可不可以印证。

研报来源:《航空业或酝酿新一轮变局,关注潜在整合/出清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
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萝卜投研公众号!(账号:robotouyan)
涨停!订单充足的白马股!
累涨26%!讲一只绝对龙头!
盘点!“光伏”的机遇!
必看!说一只潜力股!




上一篇:2022年最黑暗时刻!丨4.21老K策略

下一篇:商务部: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