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君 Datayes投研 2022-04-28 - 小 + 大
这两个条件尚未成熟,底部大反弹会继续? 经过周三反弹过后,周四出现休整走势,沪深两市指数整体宽幅震荡。具体来看,周四三大指数早盘开盘后反弹向上,但反弹力度有限,随后三大指数全线跳水转弱,最终上证指数勉强翻红,微幅收涨,但深市两大指数表现较弱,遗憾收跌。 截止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58%,深圳成指下跌0.23%,创业板指数下跌1.83%。个股涨跌上看,上涨家数1200余家,下跌家数超过3400家,赚钱效应较差。市场整体来看,依然是存量资金格局,局部资金轮动创造出了超跌反弹机会,但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从影响因素看,以宁德时代为首的题材股对创业板形成拖累,而券商的回落,对市场形成压制。宁德时代此前推迟季报的公布,市场各种的猜测,所以股价也一度持续走低,对创业板形成拖累。而周三大幅上涨之后,周四又迎来大跌,短期的巨大振幅也体现出当前市场的不稳以及不确定性。 而与此同时,券商板块出现的连续调整,对市场也形成严重抑制。券商的持续走低,应该还是受到一季度板块业绩预期不佳有直接的关系,毕竟去年市场冷清以及增长匮乏之下,行业发展还是受到了很大的考验。从此前公布的业绩看,多数同比下降,股价自然会有承压。 萝卜君在周三的文章说过,市场是否反转还不能定性,还需进一步关注两个关键点,一个是量,一个是权重股的表现,从周四看这两个因素依然未能满足,因此当前市场仍定义为超跌反弹。且周四两市指数的分化也进一步说明资金情绪依然偏谨慎,并未形成一致做多的共同意愿,因此当下市场整体依然处于筑底格局,关注政策面的情况,是否能够添一把火。 从技术上看,周四沪指报收于2975点,目前5日线下行位于2967点,10日线下行位于3067点,20日线下行位于3152点;周五大盘如果平开,5日线快速下行位于2955点附近,10日线下行位于3042点附近,20日线下行位于3140点附近。 沪指日线图上MACD绿柱小幅缩短,KDJ三线底部轻微金叉,DMA指标死叉发散下行且力度很大,空头力量非常强大;从均线系统看,周四小涨收复5日线,但5日线仍下行对大盘构成牵引,不利于大盘收复3000点整数大关。综合研判:窄幅震荡,持续反弹。 综述,在岸、离岸人民币都创出了近期最大单日跌幅背景下,但北向资金没有出现大幅流出,说明前期的调整已经较为充分的释放了大部分风险,后期只要不出现重大利空,市场就会以修复为主。同时周五也是季报、年报公布最后一天,这波过去之后市场的业绩风险将明显减弱,关注接下来的波段行情机会。 最近,大家做“刘畊宏女孩、男孩”了吗? 今天萝卜君和大家讲讲线上健身。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好像更多人关注到日常锻炼对于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居民的健身意识逐步提高,宅家运动需求也被激发,“刘畊宏女孩男孩”不就这么来的吗? 健身视频在疫情期间播放量暴涨,促使各类健身房加速布局线上,通过线上直播、视频训练来打响效应来引流。 说到线上健身市场,这个包括的内容还是很多大。像一些线上健身APP、设备、服饰和食品等,都是属于的。 而这市场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哪里呢? 首先还是持续增加的可支配收入,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复合年增长率是7.8%,富裕大众不断扩大,也会新兴中产阶段。 还有就是,健身的大多还是年轻人,而这个人群的数量还是可以的,去年我国18-30岁的普通年轻人群达到267.1百万。 以线上健身平台头部产品Keep为例,其用户群体具有以下特征:30岁及以下的用户占总用户群体的74.1%,年轻用户的活跃度较高。 大家对健康风险担忧也日益增长,人们的健身意识也逐渐增强,政府也是很支持的。 2021年,中国为全球健身人群最多的国家,达到3.03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 4.16亿,期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6.5%,为美国及欧洲的近两倍。 2021年中国线上健身市场占中国整体健身市场的47%,预计2021年至2026年将以19.3%的CAGR增长,远高于同期线下健身市场的增速7%。 这个线上健身市场是指线上健身会员及健身内容,以及智能健身设备、健身装备及服饰、健康食品的在线销售所产生的收入。 在这里面,线上健康食品占比最大,2021年为52.7%。 2015-2017年线上健身会员及课程处于发展初期,在整体线上健身市场中占比微乎其微,2018年占比达到0.1%,并逐渐增长至2021年的0.5%,预计2026年占比将达到0.8%。 线上健身市场的细分板块中,2021至2026年期间线上健身会员及课程增长最快,复合年增长率将达30.8%。 细分来看,智能运动健身App可分为三类,各品牌竞争激烈,逐渐开拓价值新链条。 为迎合用户需求,各类运动健身移动软件纷纷做出创新调整,逐渐从线上布局至线下,完善自身运动健身生态圈,拓展更多价值变现可能。 一类是运动健身服务软件,典型代表为Keep;一类是移动智能终端配套软件,典型代表为小米运动;另一类就是体育用品品牌应用软件,典型代表为Nike Training Club。 2010年,中国在线运动APP刚刚出现,应用数量少,市场潜力巨大。 2013-2016年,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在线运动APP层出不穷、竞争激烈,用户规模猛增,资本大量涌入。 2016年之后,中国在线运动APP增幅减缓,市场趋于饱和,各企业不断优化App功能,探索新模式。 像Keep一站式解决运动需求,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健身解决方案,覆盖用户整个健身生命周期。 月活跃用户远超其他运动类APP,2021年平均月活跃用户为3440万。在月活跃用户、月度订阅会员及锻炼次数等方面位列第一。 此外,还有咕咚提供智能运动生活平台,悦跑圈是以跑步服务为主。 这些运动健身APP主要变现方式:运动产品售卖、广告收入及训练课程和会员变现。 其中运动产品的售卖及广告收入是运动健身APP覆盖面最大的变现方式;其次是训练课程和会员的变现。 可以看到keep、咕咚、悦跑圈均推出会员服务进行权益整合售卖;同时赛事活动及衍生品也成为重要变现方式。 像keep,它的市场收入构成是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自有品牌产品、广告和其他服务。 其中自有产品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最高,2021年前3季度为55.1%,其次是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2021年前三季度为32.8%。 自有品牌产品收入还是来自智能健身设备、健身装备、服饰和食品在自营商城和第三方电商平台上的销售。 总体看这些厂商,我国线上健身市场还是存在很大的进入壁垒的。 像keep那样大的用户群很难去开发,这样品牌的知名度就很难打开,还有,如果打开市场,就要有持续开发内容的能力,广泛的产品供应,先进的技术等等,要求还是很多的。 写在最后,萝卜君看到最近很多“刘畊宏女孩”,因为运动“受伤”,想要提醒下大家,不仅要理智消费,还要理智运动! |
上一篇:突发...有事儿
下一篇:小肉,回点血!
Datayes投研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