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记录和分享自己在股市的心得和思考,所有内容仅作为自己的投资日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请大家做投资决策时自己进行深度、独立的思考,欢迎大家多多交流投资逻辑、交易体系,而不是抄代码。 市值变动:53.7w → 53.7w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师妹,一个陪你慢慢变富的贴心小伙伴。首先要感谢昨天凑人气的620位读者,对于写文章的我,没有比被认可更值得骄傲的事了。
当然,没凑人气,也不代表什么,能持续保持关注和阅读一个人的文字,也是一种鼓励,谢谢你们。
或许是我带着大家凑来的人气,比较有气势,我打新后一度亏损了30%的药康生物今天竟然来了个20cm的涨停……
嘻嘻,不止是我的药康生物,其实次新股今天集体大涨:
关于新股,我在上个月底和大家聊过:
当然,我们还是要明白,打新赚钱背后的核心逻辑,一是市场对新股稀缺性的炒作,二是估值差与流动性溢价。随着注册制推行,新股不再稀缺,之前监管层默认的23倍市盈率也早被打破,也就是说,新股发行的估值差,也不再有。新股火爆,打新赚钱→上市公司高价发行,→ 新股破发→ 新股冷淡,上市公司低价发行→ 打新赚钱,新股火爆,如此循环。想要再无脑参与现在的新股,已经非常困难了,个人预计,未来参与打新,必须要精挑细选,这极度考验投资经验,可是,绝大多数普通个人投资者,连招股书都看不懂。所以,除非有经验丰富的老手带着,否则,普通个人投资者不要胡乱参与。
一直有人叫我聊一聊药康生物,这家公司正好我去年曾经研究过相关行业,所以还算可以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首先,药康生物是做实验室小老鼠的,属于卖铲子给cro的科学服务公司。目前来说,药康生物的主要市场,是在国内,15-19年,国内实验小鼠产品及服务市场分别为9亿、10亿、15亿、23亿、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5.3%。 上图的表格,按照24.4%的增长做了个测算,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4亿元。按照药康生物目前10%的市占,哪怕不增长,大概也会有8亿的份额空间,更何况药康生物上市后,会加快占据市场,其逻辑我上次聊到科学服务时,曾经聊过:具体来说,药康生物凭什么可以保持高速增长呢? 首先,创始人四十年来,一直深耕于模式动物研究,团队也是是国内最早开展小鼠模型研究及产业化的,其基因库有超过20000个品系,位居行业第一,这个数据,美国杰克逊实验室是11628个,另一家上市公司南模生物是6017个。如果我们买的是品牌电脑,比如戴尔,他是由戴尔公司自行调查大家的需求,直接组装好各种配置,供客户选购。但如果我们去电脑城,则是根据我们自己的需求,购买不同的组件(cpu,内存,硬盘,显卡,显示器等),组装而成。实验室也是如此,测试不同的药效,需要不同的基因,以前的正常操作,是实验室根据自己的需求下单,然后公司根据需求,通过4-8个月培育符合条件的老鼠卖给实验室。但有了基因库,就可以像组装电脑一样,把需要的基因直接组装好进行销售,而这个周期,只需要7天。 要知道,老鼠的繁殖是非常快的,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这点从药康80%-90%的毛利率就可以看出,所以抢时间,就是抢周转效率,抢资产收益率。这一点,是目前药康的核心竞争力,不过,他未来还有两个看点:二是公司往平台一体化的路线在发展,不但销售小老鼠,还直接对实验药效进行评测,相当于实验室要拿小老鼠做的实验,他们直接测试并且告之实验室结果。 这一点可了不起了,以前介绍科学服务的时候,和大家聊过,对于实验室来说,工作繁多且杂,如果能够有个平台可以提供这种一站式的服务,当然是非常乐意的。二是海外扩张,因为国内市场规模目前的确有限,所以公司推行了国际化战略,目前境外的销售还不是很大,但近两年是持续增长的,如果国际化战略能够执行到位,小老鼠出海也会是个不错的业绩亮点。药康这次上市,一是加码主营,二是创新了一个“真实世界动物模型研发及转化平台建设项目”。看名字挺高大上是不是?其实就是培养野生老鼠模型,毕竟培育的和野生的,可能会有一些差别,这样也能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我大概了解的就这么多,个人觉得药康未来还是有一定的看点,但风险也有,比如行业竞争也较激烈,有些技术也来自海外可能被制裁等。当然,最重要的是,目前药康的估值,并不算便宜,如果业绩增速跟不上来,才是其最大的风险。我自己本来预期其不会破发,上市当天本来还想小亏着卖掉的,后来跌下去我感觉又不是太贵就放着了,毕竟钱不多,没想到这两天发疯似的就涨上来了,既然如此,那我就放着再看看好了。以上,就是我对药康的思考过程,这些知识,都是我查阅公开资料了解到的,如果大家以后有新股不知怎么决策,也可以试着自己思考和分析一下哦。好了,今天就聊到这,有什么没说到的,咱们留言区聊~原创不易,需要鼓励,请点击右下角的“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