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讲上周五央妈公布的经济数据, 4月份信贷和社融增量同比都是腰斩...分别是6,454亿元和9,102亿元。这份数据怎么样,用卖方的话术来讲就是,情理之中的差,但又差在意料之外。
比如平安的钟正生用了“触冰”的论调;中金陈健恒用“独木支撑”形容了目前的数据;瑞银汪涛也在整个后市研判中,用的都是“xxxx不过xxxx”的句式。更多的只是默默在朋友圈转发,不加一句评论也是一种评论...
显然大多数卖方是比较悲观的。但其实站在我自个儿的角度,4月份的数据没有必要过分解读,这个月能好就有鬼了。
这就好比有一辆车,轮子被中途卸掉了,然后一群人围着它讨论说能跑多快,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嘛。相反,如果像2月份数据超预期,那才是要跳脚的时候。
拆开数据来看,4月份数据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融数据通常会呈现一定的季节性规律,4月份数据比较差在情理之中,并且今年一季度有两个月的社融都创出天量新高天量,每一次社融天量后,下月的数据都会出现环比大幅下降;
2、M2增速10.5%,超过了2020年疫情期间,间接说明宏观流动性其实是充裕的。但是M0同比增速11.4%,创了2014年以来新高,疫情影响下,居民储蓄意愿非常高。3、住房贷款同比少增4022亿元;不含住房贷款的消费贷款同比少增1861亿元;经营贷款减少521亿元同比少增1569亿元。这些字眼不用我过多解读,基本反映了居民购房、消费意愿的降低,小微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4、最不好的地方可能是在企业端的信贷结构上,短期贷款同比减少了2.5%,但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了60%。这一数据的新增绝对量是2017年以来的最低值。而1-4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39%,是有统计记录以来的低位。央妈最早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但是利率这么低大家还是不愿意借钱,需求端确实很差。 对于国内来讲,要破局,至少要看到两个信号落地。一是疫情对居民消费、和企业开工的影响缓解;二是政策面的持续乏力,以及接下来经济数据的触底反弹。1、央行、银保监会: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目前LPR五年报价是4.6%,下调20bp就是4.4%,但主要针对的是新增房贷,相当于定向降息,存量房贷是不变的。2、上海:明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农贸市场逐步有序恢复。之前发布会宣布复工率超过90%,主要是指重点企业。这次的复商复市的主体,应该就是指那些停业的商业单位有序复工。最后全面胜利的标志,估计就是把浦西和浦东给打通了。3、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完成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人民币权重上调至12.28%。可能很多人会把这条消息和汇率挂钩,但二者其实没啥联系。主要原因是2016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上涨了约2%,兑主要贸易伙伴升值约6%,将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属于正常范围。4、首架交付用户的C919大飞机,圆满完成首次飞行试验。目前,C919大飞机试飞取证和交付准备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5、中庚基金的丘栋荣直播当中的观点,就跟热油掉进冷水锅,在圈内一下就炸了,他说肯定不会留现金,全部换成股票,看好市场有五大系统性机会,其中互联网机会接近03、04年。前几天李蓓也说要看多市场,买入中国制造。这两位大咖的观点都值得拿来借鉴,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自己网上搜搜。6、药明康德股东上海瀛翊,因违规减持被处以2亿的罚款。这个数额看起来很大,但是仔细想想,去年6月份姚明170元/股,违规减持了28.94亿,现在才100元/股,违规减持多赚12亿...别替人家瞎心疼。
...... 走在桥水的猫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间的迷雾,触摸价值与成长的温度 9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