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Datayes投研 2022-05-18 - 小 + 大
量能萎缩制约反弹,3100点上方切忌追高? 周三沪深两市小幅高开后快速走低,盘中还一度迎来小幅跳水。不过,随着题材的走强,指数也迎来提振,此后震荡回升后飘红并继续走高,尾盘迎来小幅回落。截止收盘,沪指收盘下跌0.25%,深成指下跌0.2%,创业板指下跌0.16%。 从盘面上看,板块活跃度继续保持。房地产一度异动走高,南国置业直线封板;国企改革概念受到国资委表示继续加大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力度的消息刺激也有所走强;随后体育、军工、电力以及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也明显活跃;不过临近尾盘医药方向震荡走低。整体而言当下市场热点散乱的格局还是比较凸显的,短期依旧缺乏具备持续赚钱效应的主线。 4月底以来,随着二次政策的不断加码,投资者会发现市场的信心和热情逐步提升,而这个时期,个股的阶段性机会来临。尤其是一些消息提振的板块和个股,在此期间是表现不断。但是多数板块的表现都不具备持续性,更多的还是一种轮动。比如周二芯片等科技股表现强势,但周三主要还是汽车以及计算机走强。这从侧面上说明,当前市场热点转化也比较快,并没有确定性的板块趋势性行情。而这种情况下,如果成交都不济,但对于行情反弹的空间,还是需要降低预期的。 从技术上看,上证指数在权重股的带动下午后一度翻红,一度摸高3105.84,但最终再度回落,并未有效站上3100点整数关口之上。日线上突破3月3日以来的下降趋势但目前看量能不济下预计还有回踩的需求,短期注意3050附近的支撑力度。创业板收录十字星,短期也运行至3月1日以来的下降趋势线附近,关注突破力度。上证50日线并未对上方缺口发起攻击,短期趋势并未显著扭转。这个位置大盘想要往上突破权重的表现也是关键,所以后续也要观察权重指数的走向。 从指标上看,沪指日线图上MACD红柱轻微伸长,KDJ三线金叉仍在,J线回落位于+98,仍位于强势区,DMA指标金叉发散上行,说明短期反弹仍未最终结束;从均线系统看,周三再度冲击3100点大关遇阻回落收阴,周四开盘5日线上行到3085点附近,逐步支撑大盘,10日线上行到3060点下方,成为多头第二道防线,但20日线及5周线继续下行牵引,30日线乌云盖顶下压,封死大盘站上3100点大关而再度上攻之路,致使大盘涨跌两难。综合研判:缩量冲高回落,大盘涨跌两难,务必谨慎。 综述,每一次大的反弹后,成交量跟不上,是一种弱势的信号,说明需求不足,容易酝酿回调。不过,A股筑底需要时间,但阶段性做多阻力要小于做空。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已处历史低位,多数板块的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萝卜君注意到了一组数据,说是今年4月,汽车销量只剩118万辆,跌破120 万辆关卡,年减及月减都达到47%,创近十年新低。 疫情管控之下,汽车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经历有史以来最为严酷的考验。今年3-4月,疫情来势汹汹,长春、上海两大汽车重镇接连遭遇重挫,零部件企业停工、货运受阻、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大范围中断,一汽集团、上汽集团、特斯拉、上汽通用等多家车企相继停工停产。 汽车行业就这样了吗? 萝卜君看到这样一组数据,食品烟酒及居住合计消费占比超过50%,相对更为刚需。除此之外,占比最高的为交通和通信,主要就是汽车等,可见其对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中国已经实施过三轮比较大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接下来会不会有下一波刺激政策呢? 我们回头看,第一轮是在09年到10年,政策是购置税优惠,叠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老旧汽车提前报废补贴。 政策实施后, 2009Q1-2010Q2,中国汽车、乘用车行业销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09年中国汽车销量达1362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第二轮是15年到17年,前期经历了稳增期,15年,汽车行业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国家为促进汽车消费,推出了第二轮政策,也是购置税优惠,叠加老旧汽车提前报废补贴。 政策推出后,2015年乘用车产销成功突破两千万辆,新能源转型也初具成效,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2万辆,同比增长52.5%。 汽车行业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出现周期性下行,截至2020年2月汽车销量连续20个月负增长,加之新冠疫情造成短期内物流阻断,汽车企业停工,供需错配,汽车产销呈现下滑。 针对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国家推出各种补贴政策,随后,各省市均迅速响应,陆续推出地方性乘用车消费刺激政策。重点是,此后的第三轮就偏向了新能源汽车。 2020Q2 政策陆续出台后,伴随企业复工复产,汽车行业供给端迅速回暖,销量的表现也还可以,但整体看,终端需求改善还是略晚于供给端。 还有一点,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购车补贴和双积分政策出台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恢复,20年下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是同比增加80%,21年整年的销量是同比增加177%。 从过去三轮政策刺激来看,政策刺激对汽车消费的拉动较为明显,倘若政策进一步放开,预计短期将驱动供需回暖,起到托底消费的作用。 那现在,接下来的政策会怎样? 目前多地已开启新一轮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相比于上一轮政策刺激,萝卜君认为,目前的情况还不算不悲观。 一方面是供给端,现在因为各厂的停产,库存较低。具体到数据,2021年狭义乘用车渠道库存去化66.1万辆,为近五年幅度最大,今年 1-4 月渠道库存小幅加库20.4万辆。随之,缺芯有缓解,产量的提升空间也有望打开。 另一方面是需求端,限牌的城市也放宽限购,今年5-6月,广深分别在原有指标基础上增加3万辆、1万辆。预计后续其他限牌城市也会跟进,销量也自然就涨上来了。 还有,今年原材料上涨持续,多数新能源车型及少部分燃油车型相继开启调价,5月13日,受近期全球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自本月23日起, 蔚来 ET7 全系车型起售价格上调1万元。 这项举动,相比之下抑制了部分消费,持观望态度的潜在消费者更多。如果补贴政策具备较大的动能,对于观望现象的转化及潜在群体的刺激或大于前一轮刺激。 同时,整车一般在使用10-15年时进入了集中报废期,对应上一轮销量的高峰,预计我国汽车销量将于2022-2025年进入集中报废期。 现在汽车的理论报废值与实际还是有差距的,如果未来政策还有以旧换新,或者是报废置换,老旧汽车会加速进入报废期,置换需求高速增长。 根据目前背景,有机构预测政策窗口期预计在Q2-Q3,还有多位业内人士透露,汽车下乡政策有望于6月初出台,鼓励车型为15万元以内的汽车(含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每辆车补贴范围或在3000元-5000元。甚至网传5月,也就是本月将出台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 业内专家预计,汽车下乡将促进燃油车20万-30 万辆销量,促进新能源汽车30万-50万辆销量。 如果是这样,机会不就来了吗? 像火热的智能驾驶,之前讲的智能座舱里的声学标的上声电子,座椅标的继峰股份、上海沿浦,天幕玻璃标的福耀玻璃,车灯标的星宇股份、科博达,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 整车方面呢,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H都是。 其中长城汽车是中国一家运动多功能车(SUV)的制造商。该公司主要从事SUV、轿车、皮卡和汽车相关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和分销业务。 还制造和供应相关汽车零部件,包括引擎、变速器、底盘、电子部件、内外装饰部件和模具。 吉利汽车主要研发、制造及销售汽车,包括轿车、SUV、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等。其中,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包括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涉及的业务还是很广的。 写在最后,萝卜君给大家准备了篇中概股的文章,大家感兴趣,点赞后,可以戳下方的“阅读原文”查看。 |
上一篇:速来、解毒!
下一篇:618狂欢开始热身
Datayes投研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