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走在桥水的猫 2022-05-22 - 小 + 大
这个周末,一篇文章《除了胡锡进,没人关心经济了》意外火出圈了,连平时完全不关心经济的吃瓜群众都在热烈讨论,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我大概看了下,其实这篇文章,包括大部分人争论的东西,说的都不是经济,更别提从科学的角度,评判经济学家们的是非对错。它只是表达了大多数人的心声,觉得这个社会不是该有的样子。 比如喷击了那些原本应该站出来的经济学家默不作声,底下的吃瓜群众也是一群乌合之众,只会敲敲键盘,扣扣帽子。 看完文章以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和大家有所不同的,毕竟我在这个圈子里,多少还是了解了一些舆情。实际的情况是,不是没人关心经济,现在是说了也没人听,说过头了还容易那啥。 于是出现了,企业家开始卖菜,经济学家开始做情感主播,医疗专家开始卖板蓝根、莲花胶囊... 胡主编能一直发声,我觉得更多的原因还是他作为体制内退休的人,屁股坐得正不说,作为传声筒没有比他更合适的顶流了,人家好歹在院子里大门口,里屋说了什么话,也能捎带着听一点。 况且人家确实有一技之长,跳得高、接的准,说话还是非常有分量的。当然网友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我自个儿觉得,没啥必要一定给老胡扣个什么帽子,可盐可甜的人物,对事不对人就好。 ...... 扯远了,国内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说面临怎样的困难,大家应该都门清。回观2001年到现在,中国经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1-2017年。这个时期如果要形容中国经济的速度,被关在家里憋久的哈士奇都见过吧?门一开,“噌”的一身没影了。自打中国加入WTO之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完全释放了野性。 这种跑法整整持续了十几年,中间也只有08年停下来吃了点草,大多数时间都是这么一路狂飙过来,直到中美贸易争端的打响。 第二阶段,2018-2019年。18年中美贸易突然爆发,打到了家门口,a股也难免受到极大的影响,整整走了一年的熊市。但其实这两年间,出口受惯性以及旁边扒车的影响,数据还是不错的。 重挫的地方是投资新增基本卒,中低端产业逐渐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转移,这个阶段,我们最大的两个优势,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全产业链,被打瘸了其中一条腿。 第三阶段,2020年至今。原本以为经济结构调整,要走L型。结果新冠疫情爆发,把消费市场也给打趴下了。优秀的防疫成绩,在经济问题面前略显尴尬,也渐渐成为了大家争论的矛头指向。 如果要形容这个阶段我们和西方国家的不同,我们就像学校里的优等生,成绩非常好,但还没有毕业,也不创造经济价值。西方国家则是读不下去的差等生,人家直接躺平,选择了肄业打工,成绩不堪,但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我估计没有比这个更加恰当比喻了。 ...... 后面决策层会继续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也不是咱们这些吃瓜群众需要操心的。至少从最新一期的LPR披露来看,五年期LPR调低15bp至4.45%,这是2019年以来最大的降幅。 有卖方点评说这是楼市政策的根本性变动,我觉得不为过。那怎么理解一年期未动,五年期却有这么大的降幅?原因是市场短期流动性是非常充裕的,但是长期的信贷需求很差。 下调五年期LPR,其实也是为了刺激实业的中长期贷款需求。当信贷支出压力减轻以后,那居民也就有了消费的意愿。所以这则利好,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当然对于短期来讲,4月底反弹以来,很多板块的平均涨幅已经在30-40%左右,这会使得资金会有盈利了结的想法,对后面能不能进一步往上走,市场也是有犹豫和分歧的。 我认为以目前的情况,并不足以支持市场形成V型反转,也就是说反弹后的回踩总是会来的,但是市场整体的回踩幅度可能会比较有限(涨幅比较大的地方还是得小心点)。 一来,从博弈的角度,正是由于大家对短期回踩的预期非常强烈,如果真有回踩,这个位置的回踩深度预计不会很深,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 二来,今年上半年市场确实跌的太多了,3100点肯定不是中期反弹的顶部,甚至腰部都算不上,只不过最终要实现比较大的反弹空间,中间少不了一波三折。 ......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可以点个“在看”和“赞”支持下咱们。 |
上一篇:5-22:复盘
下一篇:不太对劲!
走在桥水的猫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
原创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