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记录和分享自己在股市的心得和思考,所有内容仅作为自己的投资日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请大家做投资决策时自己进行深度、独立的思考,欢迎大家多多交流投资逻辑、交易体系,而不是抄代码。 市值变动:54.2w → 55.1w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师妹,一个陪你慢慢变富的贴心小伙伴。啦啦啦……经历了一年多的等待,时间的“煤贵”翻倍啦~~~之前一直有收到一些朋友留言,担心我坐过山车,特别是一些经历了去年9月调整的朋友,总是忐忑不安,担心会像上次一样把盈利回吐出去。其实,这是没看懂公司的正常的心态,每个人都会经历。我们做投资,不光要有浮亏时,坚持的耐心,更要有,在未达到卖出条件前,无论浮盈多少,都会继续持有的强大定力。搞清楚哪些事自己可以做到,哪些事可以看懂,对于自己做不到看不懂的事,直接回避掉,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就好,相反,对于自己有把握的事,就一定不要受到他人影响,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当然,对于投资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你的投资逻辑正确,在正确的逻辑上建立好交易计划,就不会纠结了。煤炭股到今天,仍然没有达到我的卖出条件,我会继续持有,如果未来达到我的卖出条件想要卖出时,也会第一时间在公众号更新实盘记录。当然,我没有卖出,并不代表煤炭股会继续上涨,它未来也随时可能大跌,抄作业一定要谨慎,特别是煤炭股已经大幅上涨之后,毕竟,股市里最大的风险就是当股票大涨之后追高买入。我想提醒的是,任何一个投资品种,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卖,那么,最好一开始就不要买。今天浏览新闻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东鹏饮料公告要减持,这个时间,正好是东鹏上市一周年。
我看了下,减持的机构是天津君正,实际控制人为宋向前,而宋向前正是东鹏饮料的董事。
如果说,机构,基金和投资人对一家公司的买卖不值得关注的话,高管的减持,就重要得多了。 记得这家公司上市之初,很多的券商报告,里面分析了市场赛道,财报指标,增长和估值,前景如何如何。但其实,这类消费品公司,多数人都避而不谈其真正的内核:品牌。就算一把火烧掉可口可乐公司,只要可口可乐这块金字招牌在,就能一夜之间翻身,其重要的原因是品牌影响力。意思是这些工厂对它并不是那么重要,品牌、文化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可口可乐2021年的收入是387亿美元,当年沃尔玛也眼红这块市场,在自己的卖场用最好的位置销售沃尔沃可乐,但和娃哈哈公司的非常可乐一样,以失败告终。可口可乐这么厉害,是因为味道最好喝吗?早有人做过盲饮测试,答案并不是。那是因为渠道厉害吗?沃尔玛的零售渠道也不至于太差吧?是营销广告做得好吗?丢掉了王老吉的加多宝,似乎也没能再次创造凉茶奇迹。 事实上,是品牌成就了这家公司,而成就品牌的,又绝不是单一维度。 就像茅台,飞鹤,单纯只是卖得贵,就能疯狂向大众收智商税?一家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就品牌,一定是立体的组合成就了一切。 就像有的人,你看眼睛,鼻子,眉毛,嘴巴,都并不特别突出,但组合到一起就特别亲切,但有的人眼睛闪闪亮亮像会说话一样,但整体面貌却又难以留下深刻印象。更要命的是,我们消费者,对这种印象的感觉是很直观的,毫无意识的。 我们走到超市里,拿起一罐可口,百事或者红牛时,是不需要思考,我买它们有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拿起一瓶不知名的可乐和东鹏时,多少心里都会有些忐忑:我就试一试看,不行下次不买就是。 垄断的最高层次,就是心智的垄断,所谓心智垄断,就是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人们使用这个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时,就算多出一些钱,也心甘情愿。而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一旦对消费者形成了心智垄断,就会进而拥有超高的利润率,以及对手无法竞争的护城河。
……。
光伏欧洲出口、比亚迪产业链等,总有资金能够提前埋伏,后面消息一出就等着收割就行。
很多散户就很纳闷,为什么人家就能提前埋伏,是不是内幕还是啥?
其实是误解的,很多时候消息都是机构内参或者新闻报道,但关键是散户缺乏总结预判能力,等看到的时候就只有接盘的份了。
那如何能够快速获取新题材?这里推荐关注川哥,在我们圈子里,川哥是公认的埋伏预判一哥。 2022年逆势完成近2倍的收益,不服不行!
数据证明一切,十几万读者全程监督。
所有的操作都会明示,川哥绝非那种吃独食或者马后炮嘴盘,他是会每天晚上复盘给出热点和代码,部分粉丝甚至还做的更优秀,真正的良心大V。 就比如最近最近这波行情,就重点提示福达股份及中利集团的机会! 全过程参与低点,数万粉丝躺着受益。
每天数百条感谢留言,甚至有女粉说要以身相许,这就是川哥的魅力。 如果想把握住市场节奏,提前预知新热点逻辑,就一定请关注川哥。 长按关注川哥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有什么没说到的,咱们留言区聊~原创不易,需要鼓励,请点击右下角的“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