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讲点昨晚没讲完的话题。之前咱们把市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经济处在下行期,这个阶段虽然经济不好,但是由于政策持续发力,流动性改善驱动了股票市场的反弹;
第二个阶段,随着流动性改善,社融增速渐渐回升,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进入到上行期,这个时期由于经济转入复苏,股票市场由流动性驱动,变为基本面驱动; 第三个阶段,随着社融增速的掉头向下,货币政策、信用政策转向紧缩,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开始往下走,经济进入转折期,股票市场转入熊市。现在大家担心的问题有点本末倒置,央妈有收紧信号,就觉得第一阶段会跳过第二阶段,直接进入第三阶段。但实际上,现在直接将流动性出现趋势转变的棺材板盖上,还为时尚早。我认为目前市场还处于第一个阶段的后周期,或者说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期。但为什么近期市场出现了震荡调整,赚钱效应迅速下滑的情况呢? 这是因为当市场从流动性驱动转变为基本面驱动,也就是β转α,水牛氛围消退,分子端(基本面)接力分母端(宏观流动性)成为市场的核心逻辑,而这时候基本面因子的权重影响会远大于流动性的变化。水牛水牛,大家有水都牛,但是潮水慢慢褪去的时候,大家就会看到谁才是那个光着屁股瞎闹腾的人。这几天咱们一直在强调半年报的重要性,原因就在这儿。但是回到基本面里头,你又会发现这里面充满了“预期了你的预期,博弈了你的博弈”,这就好比你们还在被窝里讨论哪个新款游戏好玩的时候,人家早就是内侧玩家,上手几个月了。打个比方,昨晚除了原油以外,基本金属也跌幅巨大,大家对海外经济衰退的预期开始主导整个商品市场。但是和海外处于衰退不同的是,国内的需求在最近两周出现了显著的环比上升。这也就导致了国内以焦煤、焦炭为首的黑色其实走势要相对克制,但是反应到股票市场,煤炭、石油、化工等一系列上游资源品成了暴跌的元凶。原因在哪?因为有些人可能还在买它们业绩好的事实,但是人家已经开始卖出它们业绩增速到顶的预期。与此相反的例子是,前几天半导体芯片板块,由于台积电砍单使得很多资金卖出了业绩差的事实,但是由于一份中微公司超预期的半年报影响,开始有另一部份人买入业绩见底的预期。![]()
一环扣一环,你们别觉得复杂,如果说前几个月的a股是个没人要的灰姑娘,想拱就拱,想摸哪个摸哪个,一路连摸带拱到了3400点,但是人家现在已经成了美娇娘,也该到她挑选你们这些糟老头子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