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记录和分享自己在股市的心得和思考,所有内容仅作为自己的投资日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请大家做投资决策时自己进行深度、独立的思考,欢迎大家多多交流投资逻辑、交易体系,而不是抄代码。 市值变动:62.0w → 62.0w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师妹,一个陪你慢慢变富的贴心小伙伴。今早开盘前,麻辣粉和逆回购的利率相比上周降了10个基点,没错,就10个基点的毛毛雨。很多人看到社融数据不好,于是就期待会有更多宽松的政策出台,但国家给出的信号,象征大于实质。回头来看,4月份所写的内容,今时今日仍然有效,我不会根据利率变化这单一的维度,去推测市场整体变化,更不会为此调整我的计划。宏观经济本身就是复杂的、动态的,不管是谁,对宏观经济的预测,多数都是不靠谱的,基于一个不靠谱的预测而做的投资决策,自然也不会多有效。如果说,一定要给关注宏观找一个理由,那就是为了防止犯一些明显的错误。比如,地产,银行等行业的下跌,其实在很久前,就已经有了很多明显的征兆和信号,只是大多数人没有重视而已。如果,对宏观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这种大的雷,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宏观对我个人而言,更重要的是警示风险,而不是基于宏观的预测,去做投资决策。宏观也好,行情也好,不管它们如何变化,我都会一直坚守自己的原则。最近买了皖通高速后,股价出现了下跌,于是有一些读者出于关心,问我,怎么不买宁沪,山东等高速公司,因为它们地处发达地区,而且券商等研报也都是推荐它们。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张表格,是四家高速公司历年的营收和利润情况,历史高峰,我用红色显示出来的: 可以看到,除了皖通高速,其它的几家公司,营收虽然都创下历史纪录,但利润高峰,却都停留在18-19年了。 其实高速公司,就是一个收过路费的行业,利润率差距都不会太多,这意味着要搞清楚它们,只要知道有多少条公路,有多少车流就行了,非常简单。
这种基因决定了,其高毛利背后,不需要大量的成本就可以获得高净利。 就像昨天聊到的煤炭,我要卖一吨煤炭的前提,是自己必须有一吨煤炭,如果没有,要么选择自己去挖,要么选择去别人那里买,这个成本是必须的。 但高速公路就不一样了,路修好了,我可以收无限多的过路费,几乎不会因为量大就让成本增加,越往后,边际成本就越少,几乎为0那种。你看,这就是两个行业的不同,这是任何管理层都不能改变的。那些重资产低端制造业利润少得可怜,就是因为必须要付出无法节省的“成本”。这些公司提高利润的方式,大概有两种:
一,供需优势,例如煤炭供给紧张导致煤价大涨,但这种上涨不持续,哪怕煤炭今天供给紧张短期无法解决,但可以预见的是,总会有解决的一天,煤价不可能一直维持在高位。
二,竞争优势,例如你可以卖独家煤炭,如此你就可以自主提价而不用担心竞争。
这种竞争优势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同样是卖手机,苹果比小米毛利高,同样是卖酒,茅台比洋河毛利高,同样是卖煤炭,陕西的比贵州的毛利高。
这就是根源,理解了这点,我们就可以继续。
之所以我非常反感多元化的企业,是因为一个企业的成功,就是因为建立了竞争优势,而多元化,正是放弃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去在别人的竞争优势里,寻找机会。
田忌赛马的故事,我们很小的时候都学过,但到了现实里,我们却觉得下等马或者中等马,也是有可能去挑战上等马成功的。 没办法,以少胜多,逆袭成功才被人们津津乐道,才能吸引人。体现在投资里,就是人们总是对成功概率极小的事件,寄予了过高的预期,支付了过贵的价格,最典型的就是各类题材、概念股的炒作,这在国内股市里体现得最为明显。要克制这一点,其实很简单,就是只做大概率会赚钱的投资,同时,在风险控制时,要高度关注小概率事件,如果结果无法承受,那么,即使概率再小,也不要做。昨天有人说,4%的收益率很多人都做不到,其实我觉得实现这个收益率的策略并不少,只不过,很多人除了缺乏认知能力,更缺的是,坚持的耐心。好了,今天就聊到这,有什么没说到的,咱们留言区聊~~~原创不易,需要鼓励,请点击右下角的“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