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仓位变动:100% → 100% 市值变动:61.9w → 62.8w 今天,一家持续亏损三年的公司,通过重组的方式重新上市,最终收获了488%的单日涨幅。 大家知道,一直以来,中国股市有两大顽疾: 一是上市难,很多优秀的公司,因为达不到上市标准,被迫选择了A股以外的市场去上市 二是退市难,沪深两大交易所成立三十多年以来,上市公司超过4000家,虽然这两年退市的公司慢慢开始变多,但总量还是非常少。 正因为如此,以前的A股,很流行制度性套利。 退市的股票,并非真的退出了市场,而是转去了老三板市场交易,很多人会趁这样的公司,在A股退市前和老三板上市后买入,然后等到退市的股票,达到上市条件时,还可以再申请恢复上市。 恢复上市的公司,重新上市的首日,都会被爆炒,这些套利的玩家,也就赚得盆满钵满。 今天上涨488%的这家公司,就是这种套利的经典案例,不过,也将是最后一个案例。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盈方微应该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之前的制度性套利机会不再,退市的速度和数量也会继续加快,这意味着投资的难度会加大,专业投资者的优势会增加。 因为,很多公司有可能跌着跌着,公司退市了,过去卧倒死扛的那一套,很可能踩到大坑。 而一些被错杀的公司,比如上海机场因为疫情导致亏损的,包括一些在行业底部连亏个两三年的周期股,都很正常,但因为营收在那里放着,并不会被ST。 很多普通投资者,连这些专业术语可能都搞不懂,盲目投资难道不会有重大风险吗? 还是那句话,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保持合理预期,投资指数基金,或者少数自己能够看得懂的公司,都已经很好了。 一切不着急,慢慢来就好…… 02 最近,博纳影业上市了。 首先,影视公司虽然也是项目制,但电影这东西,上映时间就那么久,内容就那么长,不存在长线运营的空间,游戏则不同,一款游戏可以通过运营,不断的修改玩法,内容,去延伸生命力。 其次,影视公司自己并没有话语权,大家走进电影院看电影,不是冲着导演就是冲着明星去的。 比如最近有部陈思诚导演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其实是部更适合孩子的作品,但很多中年人,因为看到陈思诚,黄渤的名字买了票,而大呼上当的。 试想一下,一部电影,话语权在导演和演员的手里,他们所需要的报酬会低吗? 国际上,也只有迪士尼这种依靠动画ip作为“演员”的公司,市值较高,而我们国家,一直也拿光线传媒希望去对标迪士尼。 但说实话,就算是大获成功的《哪吒》,其内容也更倾向于拉拢成人观众,而非获得儿童的喜爱,要动漫影视这条路,还任重道远。 游戏在这一点上,则有天然优势,可以借助已经知名的ip进行二次创作改编,相对影视来说,至少可以把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市场空间,相对来说,游戏现在出海的进展,似乎就比电影更好一点了。 这些年我们国内的电影作品,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以前好了很多,也有许多不错票房的作品,但仔细去看,任何一个爆款作品,都很难出海成功。 这是因为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化属性决定的,跑到美国放《水门桥》,《长津湖》肯定行不动,放《哪吒》人家也看不懂啊。 所以,三七提前九年实施的因地制宜战略,直到最近才稍有成效,什么是因地制宜?日本喜欢三国文化,就做三国游戏,美国喜欢末日丧尸,就主攻末日题材。 但文化这东西,融入本来就不容易,渗透就更难了,只能靠时间和经验去累积。 |
上一篇:这个板块,有望成为主线!!
下一篇:涨了! 涨了!
招财小师妹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5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