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Datayes投研 2022-10-18 - 小 + 大
今天,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跌0.13%,深证成指涨0.23%,创业板指涨0.49%日线六连阳。 指数五连阳后,市场反弹动力略微衰减,上证3100点附近还是存在一定压力,提醒大家对于短线涨幅过大的个股要注意追高风险。 三季报算是近几天的焦点了,随着公司们三季报的陆续披露,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的持仓开始浮出水面。 从过往经验来看,上市公司三季报先于基金三季报披露,叠加日常公告的前十大股东变更等信息,公募的持仓变化往往成为市场行情的风向标之一。 反过来看,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是基金经理和基金机构普遍关注的焦点。 看近期披露的业绩报告,不少绩优公司被公募基金成功“预判”并加仓,但也有部分基金选择了急流勇退,获利了结。 萝卜君今天给盘点了几家公司的持仓情况,大家可以看看: 神火股份 结合神火股份的中季报和三季报看,公司受到多只基金增持。 中庚基金的丘栋荣大幅买入,其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混合、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持有数量分别从56.60万股和65.59万股,增长到约4198.8万股和2384.1万股,位列第七位和第九位。 除此之外,方达知名基金经理萧楠也是在三季度大幅加仓,其管理的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持股数量从二季度末的432.49万股,增长到2994.3万股,位列第八位。 上机数控 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公用基金和前海开源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新进成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两只基金分别持有上机数控719.32万股和575.22万股,持有市值为9.7亿元、7.76亿元。 此外,截至三季度末,茅炜和王博管理的南方成长先锋混合基金持有上机数控240.16万股,持股比例0.62%,持股市值为3.24亿元。而在二季度末,上机数控尚未进入南方成长先锋混合基金持仓当中。 星源材质 杨锐文管理的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基金三季度增持星源材质10.02万股,以1169.07万股的持股数量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位列第九。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基金也增持了它,持股数量为1520.70万股。 此外,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维持持股数不变,以2864.9万股的持股数排在第三位。 但其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则是对星源材质进行了小幅减持,在减持了约71万股之后,持股数仍有2514.68万股,排在第四位。 韦尔股份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与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均位于前十大之列。 其中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截至三季度末持有1305.42万股,较上期增加了442.8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1084%。 诺安成长(320007)混合截至三季度末持有1942.72万股,较上期减少419.4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65%。 横店东磁 广发基金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广发鑫享均在股东名单里,并且也都进行了加仓,持股数分别约为2387.6万股和1369.3万股,位列第二位和第六位。 璞泰来 璞泰来三季报显示,华夏能源革新股票基金在三季度增持了璞泰来,持股数量为2066万股,较上期增加了913.94万股,持股比例为1.49%。 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基金在减持239.02万股后,依然持有璞泰来2038.60万股,持股比例为1.47%。 综上所述,有公募基金分析人士说到,基金产品对上司公司的增减持,主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和股价变化情况;二是宏观经济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 例如,崔宸龙大举增持的上机数控,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30亿元,同比增长50.78%,实现归母净利润12.55亿元,同比增加125.74%。特别是,受益于单晶硅业务规模扩大,该公司前三季度盈利28.31亿元,已超过去5年净利润之和。 除此之外,雅克科技也是股价与业绩共振的良好范例。公司前三季度预计净利润为4.42亿元~4.92亿元,同比上升13.28%~26.11%;且据测算,预计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最高增幅超4倍。 公募持仓方面,朱少醒所管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在二季度加仓该股300万股,以1200万股的持仓位居第四大股东。此外,华安基金、华夏基金以及国寿安保旗下多只基金也加仓了雅克科技,公司股价二季度涨幅达27%。 另外,还有盐津铺子、科伦药业、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等前三季度业绩斐然的公司,公募基金持股比例均超过了10%。 除了布局公司外,9月中旬以来,市场持续震荡,基金公司还通过买基金的方式来支持自家产品,传递市场信心。 其中,不少公司选择将资金投入新发基金,例如,新成立的国泰中证机床ETF,就获得基金公司自购超过4900万元。此外,多位基金经理自掏腰包百万元,买入自己管理的产品,力求与持有人共同进退。 对于新基金的自购,基金公司往往大手笔投入。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金额已超60亿元,这是历史上一波较为猛烈的“自购潮”。 据Datayes!Pro不完全统计,10月17日和18日合计有17家机构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合计金额达16.8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 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Datayes投研公众号!(账号:robotouyan) |
上一篇:迎接调整
下一篇:业绩大超预期,关注这个数据!
Datayes投研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