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惨了,几十万说没就没
原创:猫叔 走在桥水的猫 2020-10-27
- 小 + 大
转债市场今天开始出现大面积收割,虽说仍有部分转债涨幅巨大,但还有多只转债盘中跌超20%,触发“熔断”,收盘后出现大幅下跌的也不少。当初可转债开始炒的时候,不少人盯着可转债爆炒,连20cm盘子很轻的次新都看不上。咱们当时说过这市场总有人买单,咱看看最后会是谁来买。下面这图还是上周看人发的,几十万说没就没。3月中下旬,结构性行情频现,口罩、抗疫药、新基建等热点题材轮番上阵,相关转债被资金盯住爆炒;8月中旬,大盘表现较为平淡,新券上市大热带动老券被炒作,但炒作对象仍以小盘债为主。最开始的时候,转债炒作依靠有题材和热点的正股涨停赚赚钱,至少还算有点江湖上最爱说的“逻辑”可寻。但最近股市行情不怎么样,导致纯粹投机的资金大幅增加,所以,后来市场也不考虑正股了,直接“硬炒”小盘债。最近三个交易日1500-2000亿的成交额依旧扎堆在可转债市场。说得粗鲁点,基本与赌场无异。在没有正股支撑的炒作中,价格大幅波动就很频繁。只是此前几日转债炒作升温,“抬轿子”的力量够足,没有出现强烈的对比。但泡沫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亏损,同时叠加监管的干预,爆炒会逐渐消失,慢一步就是接飞刀。已经满足强赎条件的转债(九洲转债、通光转债、晶瑞转债)自然也就更容易突然爆雷腰斩。所以今天是个什么情况?“一秒天地板”、两次跌到“熔断”,今天转债和晶瑞转债瞬间从20%到-20%的表演真的惨不忍睹。当然这时候会有人说,有些人在里面赚了翻倍还多。但是大家要知道,这是幸存者偏差,个别人赚钱是会有的,但是这就好比摸彩票一样,中大奖的只有那么几个,多数人都是去凑人头的。总而言之,转债这东西踩雷杀伤力真不小,现在到了收割的季节,别再去投机了。万一运气不好腰斩了,你们想要靠剩下那点本金恢复元气,基本没有可能。昨天简单聊了嘴蚂蚁上市,今天有时间,咱们花点篇幅认真聊聊。先说蚂蚁集团,在计入新筹集的资本后、“绿鞋"机制启动前的情况下,蚂蚁集团的估值约为3,130亿美元。相比之下,截至上周五收盘,世界知名的万事达卡(Mastercard Inc.,MA)的市值才3,300亿美元。而且,对比其他IPO,蚂蚁集团这次募资总额也算是史上最大IPO了。客观地说,蚂蚁这几年确实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借贷、储蓄和投资方式。这公司最初是为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托管服务,现在每年处理数万亿美元的支付交易,运营着世界上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之一,并为数亿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蚂蚁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推进了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但树大招风,监管机构向蚂蚁施压要求控制余额宝的增长,早先蚂蚁计划开发信用评分系统也被央行阻止。这几年,蚂蚁从名称中删除了“金服"一词(过去叫蚂蚁金服),现在更强调自己是科技公司,而非金融公司。看看那些A股上的金融公司才值几个PE,科技公司则可以有大几十甚至上百的PE。上周外滩金融峰会上,马老师上演了一场大戏,而这场戏不仅仅是给蚂蚁的IPO造势也是五中全会前的炮声,也可能是两个貌似针锋相对的互怼团伙里藏着一些和声,具体就不展开说相关的问题了。咱们做投资的关注重点是,马老师提了三个让人炮轰的观点:言外之意就是:别搞巴塞尔协议了,甚至别搞央行了,蚂蚁金服直接就是数字央行就完事了。炮轰也好、吐槽也罢,申购蚂蚁集团的机构和散户还是觉得真香,就和当初苹果发布会被大面积吐槽而如今苹果线下的门庭若市一样。聊些题外话,随着蚂蚁上市,登顶的马老师和蚂蚁集团日子不见得一定好过。2、咱们国内的数字人民币、准备金收缴推广到非银的动作、高利贷限定15%的规定,这些绞索都是短期集中抛出,而且基本都对准了蚂蚁;3、前些天,郭台铭卖光阿里,必有缘由 (绝不是缺钱,郭老板不缺钱)。不少大佬担心蚂蚁玩这套东西和次贷危机前华尔街玩的那套并无太大区别,但很多深刻地讨伐马老师和蚂蚁的文章可能定论还是下太早。至于蚂蚁这位屠龙勇士会不会最终成为恶龙,上市后一段时间或许就会有答案,到时候咱们一起见证。 1、小心强势股补跌,早前下杀过的科技、军工和生物医药抵抗下跌并有所走强;2、策略不要刻舟求剑,一方面要留意有没有超预期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该捡起来的个股要毫不手软地捡起来。
|
上一篇:实锤!它的业绩大超预期
下一篇:这种模式要重点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