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明星股,崩盘跌停
原创:猫叔 走在桥水的猫 2020-11-11
- 小 + 大
先聊聊港股那边,作为全球知名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等最近两个交易日连续暴跌。
具体的原因咱们昨天讲到过,主要是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的“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政策,记得10月底聊蚂蚁的时候,咱们不仅谈到高层把炮火对准蚂蚁,还聊到郭台铭卖光阿里股票。到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的“缘由”,和如今的一些列动作肯定是存在不少联系的。前些年港股增量够吃时,皆大欢喜,大家日子都好过,你好我好大家好,相安无事。增量不够吃时,只能吃存量,大家日子都不太好过,我不弄你,你未来就可能弄我,所以先下手为强。也正因如此,之前产生的小矛盾都会快速恶化,形成巨大裂痕。所以现在上演了“大刀互砍”的局面,剧情还愈发剧烈。再简单点说,近期发生的很多事本质上就是不同利益的人得在有限的蛋糕上抢食,如果蛋糕还在缩小那过去吃得好的人可能就得稍微收敛收敛胃口了。昨晚的夜报也正好聊过这个话题,涉及敏感的东西就不展开说了,大家看到的五花八门的分析文章多数只是表面,背后自然不简单。之所以聊这东西,是因为我估计咱这做港股的人不少,买这些互联网龙头的肯定也很多。那么,在纳指科技股调整和国内整肃互联网平台经济导致的港股这些优质科技股大跌的背景下,这些优质企业跑输大盘的持续时间不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个别优秀的公司在一些事件扰动过后应该还是可以继续跑赢大盘,原因的话有以下几点:1、香港即将推出科技股指数,高杠杆的一揽子买盘将至;2、新冠没那么快离开,而电商等网络用户习惯也没那么容易退散,新经济既然叫新经济,那自然会在现代这个社会里继续壮大;3:南下正通过港股通大举捞底,今天半日已有70亿,上榜的不敢说最好,但从资金态度来说,人家准备用真金白银买个底部出来。另外,这周陆陆续续出了一些相对重要的经济数据,放在一起聊下对宏观的看法,正好也可以说下大家关注的周期行业(钢铁、煤炭、石油、猪)的情况。PPI的数据问题不大,近期钢材成交量大幅上升推动库存去化加快,钢价也明显回升,但终端采购需求仍然偏弱,后期或有回调风险;煤炭价格也在上升,主要源于供给端的压力,但随着增产保供力度加大,供给压力缓解后煤价也会趋于下行。预计11月份PPI同比小幅回升至-1.9%,生产活动继续强势。 但CPI让人大跌眼镜,这和去年基数太高有一定关系。细看结构的话:1、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8%,同比涨幅进一步收窄至2.2%。食品价格环比由涨转降,主要源于早前咱们就提示过风险的猪肉供给的持续改善,所以猪肉价格环比下降7%,同比也结束了19个月的连续上涨,转为下降2.8%。2、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持平于0%。“双节”带动机票、住宿和旅游价格环比上涨,但国庆回来咱就说过官方用词是“恢复”,已经说明节假日的需求情况是很差的。下游需求和出口改善带动服装、鞋类价格小幅回升。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汽油、柴油价格下降,交通工具燃料价格环比下降了2.2%,同比则大降17.2%,在各主要非食品项目中降幅最为明显。3、10月房租CPI同比仍然在-1.1%的低位,已经连续8个月为负。简单归纳下,终端的需求端依然偏弱。金融数据那头,总量符合预期,结构比较强,反映出实体仍然有比较旺的融资诉求,金融体系开始控制规模。信贷虽然略弱于预期,但中长期公司贷款同比大增。社融符合预期,同比增量主要来自信贷、政府发债这些偏实的部分。M2增速超预期下行,但M1仍在上行,反映实体企业流动性继续好转。总结下就是,信贷、社融、M2这些数据的结构基本都反映了金融没有再扩张,而实体仍在上行。最后总结下:其实还是之前就给大家说过的观点,宏观数据肯定不是那些单方面唱多经济的分析师所谓的那么好,但也肯定不是在下跌的时候市场担心的那么差。三个明星股,生物医药(智飞)、科技(韦尔)、新能源(比亚迪)为代表的成长股一度跌停,白酒依然很香、周期品种(煤炭钢铁建材石油化学)和银行也还不错。至于为什么下跌?疫苗数据出来之后,似乎美股为代表的二级市场就开始做成长向价值的切换。美股的半导体行业ETF两个交易日从高点跌掉7%。而老关注者都知道,每次切换基本都伴随大的调整,只是资金切过去的地方韧性变强(抗跌)甚至还能有一定涨幅。当然,其实外盘今天相对稳定,港股即便科技权重暴跌指数也都还不错,所以大A这头还是自身的因素,机构老师剁仓毫不手软(去看看韦尔的榜),造成局部如此大的杀伤、然后这种情绪又扩展到整个市场。跌成这幅模样确实没想到,接下来分化的结构可能还会持续,但连续几日超跌的地方也会出现反抽,只能等相对稳定以后,再看目前紊乱的市场会走成什么样子。
|
上一篇:跌惨啦!心凉~
下一篇:一阳管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