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风粉 远远围墙 隐隐茅堂 飏青旗 流水桥旁 一.牛市投资逻辑 各位铁粉,我是小风。今儿周末,红周五的分化,创业板收阳以及主板的部分补缺,其实这种走法已经对在座的各位来说,胸有成竹。其实不管周一怎么样,到底黑不黑,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节奏非常清晰,来到第一批以及第二批猛买区,干就完了,所以做股票,必少永远遵循的一点是:绿盘低吸,这样才有赢的机会。 很多人问我,投资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投资是指:投资者在今天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希望能在未来获得一定的回报。 所得的回报应该至少能补偿 3 个方面的成本: 1、投资资金被占用的时间; 2、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3、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这样的定义虽然看起来无懈可击,却让我在很长时间里都一头雾水。因为,仅从这个定义本身,我得不到更多的启发。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如果一个人能对一个概念进行准确而生动的定义,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比如,共享单车刚出现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继滴滴打车之后,又一个「共享经济」的成功典范。但就有一个朋友提出来说,这哪是什么「共享经济」,明明就是「租赁经济」嘛。如果,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那岂不是酒店也是共享经济了?就是这么一句话,让大家豁然开朗,从此对他刮目相看。 我第一次看到欧文·费雪在《利息理论》一书中对投资的定义时,也是同样的感觉。 欧文·费雪认为:投资和消费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投资只不过是在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这句话太精彩了!一下子就把投资和消费打通了。 如果说,我们平常的消费叫「即时消费」,那么投资就是「延迟消费」,就是把打算在今天的消费,延迟到未来的某个时候再消费。(奥利奥饼干变奥迪Q10的故事每轮行情都在发生)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多次提到,人的大脑有两层决策系统: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处于感性的、冲动的、容易受诱惑的状态下,此时的你渴望「即时满足」。只有极少数时候,你才会处于理性的、思考的、自律的决策状态,此时的你能够「延迟满足」。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当下是可以把握的,而未来却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所以人类在大部分时候都有即时享乐、即时满足的倾向。 那为什么人们还是要做投资,愿意放弃现在的消费,而要去选择未来去消费呢? 这是因为,投资人觉得如果现在不消费,而是放到未来去消费,就会获得更大的满足感,或者说更大的幸福感。(可能在做的各位新韭菜,是体会不到这句话的真谛。) 比如,你明明现在可以去吃一顿火锅或者买一件衣服,但是你却每天按时按点的阅读必少的文章,这是因为你觉得如果未来能把投资做好,要远远比现在吃一顿火锅要更幸福。所以你就愿意做这个「投资」。 可见,人们在做决策时,并不仅仅是在追求眼前的幸福最大化,而是会追求整个人生跨度上的幸福最大化。 投资就是投资一家公司,一门生意,而不是股票本身。他的目标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到绩优的企业,赚企业成长的钱。所以,投资并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 大家可以看到,必少刚出道的时候,短线做的飞起,但是因为一件事,让我体会到,散户做短线,成功,好说。如果一旦被套牢,则选择死扛,这都是不对的操作习惯和心态。做不到。其实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去平衡这件事。中长线持有绩优白马,太难太难。因为散户的眼光太过狭隘,这才有了一卖,股价就飙涨,甚至短时间内翻倍的炒作经验。 所以我个人认为科学合理适合小散的炒股操作,当是中短结合。半仓中长线持有绩优白马。半仓用来做做短线,都是很科学的。总而言之,炒股是快乐的,如果你因为一只股票的下跌而影响生活状态,则应该思考,是不是该离开。 因为你的思考结果,什么问题解决不了,而且往往也是错的,每天除了生活的琐碎,还要担心国际股市,地缘政治,建国会不会屌丝逆袭..........太过操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已经违反了投资的初衷。 理论上讲,最赚钱的方式,绝对的短线操作,而且短线要上一定的仓位,1-2成仓位的短线操作,其实没有任何意义,1成仓位你打板赚100%,满仓也就10%,还不如去买银行股,安全,可靠,每年定投都是有的。但是这种要求,相对较高,作为普通散户来讲,难度太大,短线不是天天做,而是像必人国庆节前至今,有3次两融账户的满仓操作一样,等待猛买点出现,才是最高境界。可是,你,等得了么?等不了,套住了,也就安然了,安静了。看世界,都是美好的,俗称:卧倒! 全面注册制来临,其实从这4个月的感觉,赚钱的难度加大。这也是去散户化的结果,未来全面注册制实施,8成散户,由于缺乏对个股基本面的分析以及没有成熟技术和心态之下,全部死掉,而中长线拥抱绩优白马股,与伟大企业共同成长,才是最终的出路,我都在转型了,你还不学习? ↓↓↓ |
上一篇:11-14 爆亏15%,太惨了
下一篇:影响变局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