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师妹 招财小师妹 2020-12-08 - 小 + 大
01 今天三七互娱再次放量上涨,原因是他以12倍的估值28.8亿元,收购了子公司剩下20%的股权,并且子公司的高管拿到收购款后,要拿出不低于11.52亿元购买三七互娱的股票,成为三七的长期股东。 根据子公司的业绩承诺,今年,明年和后年,这家子公司将为三七增量业绩2.4亿,2.88亿和3.31亿元,是真实增加了公司业绩的利好。 前天我还说到要选择诚信、靠谱的管理层,沃森生物不断减持公司并且想把优质资产贱卖,而三七则是管理层增持并且把优质资产低价收购,两者比较,高下立分。 以低估的价格,买到优质资产,这种事情,可遇而不可求。 这个世界上,有一类大股东,他们不是指望公司赚钱,而是挖空心思想赚小股东的钱,另一类,就是管理层、大股东肯与各位股东分享公司发展的果实。 闭上双眼,在脑海中想象有一家这样的公司: 具备强大且持续的赚钱能力,估值并不是特别贵,管理层很靠谱。这样的公司是好的投资标的吗? 我觉得当然是非常好的,如果组合买入一篮子这样的公司,还会降低单一个股出现黑天鹅的概率,这让人更加省心。 当然,不是说大股东增持就是我们投资的逻辑。 我见过很多投资分析,都把大股东的增持价、公司的回购价等等,作为投资的安全边际,比如
这样的想法,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大股东追求的是控股权,如果看过港剧就很熟悉这样的桥段,两位大佬为了争夺某公司的控股权,疯狂买入公司股票。 投资人追求的是可预期内的投资收益,千万不要和大股东比持股成本,不过,管理层增持比大股东增持更具有效性,因为管理层持有适量的股票,和所有股东利益一致。 特别是,当管理层言胜于行,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和投资者利益一致时,我认为是大好事。 02 有人说水泥股低估了,但为什么就是不涨? 问这种问题的人还挺多,说明大家都比较关心,今晚和大家聊一聊。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所谓的低估,就是本来价值10块钱的东西,现在卖8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定是有人对这个10块钱的东西价值产生了怀疑。 比如小师妹以前举过的例子:冷饮摊。 去年夏天,有人以10万元投资了一个冷饮摊,经营下来,一个月能赚1万元,按照这个盈利水平,一年就可以赚12万,收益很不错,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想买,往往要花20万甚至30万。 到了冬天,冷饮摊生意没那么好了,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想买,可能只要15万就够了,但老板不傻呀,他想着我冬天生意差一点,就算这两个月不赚钱,我平均下来一年也能赚10万,干嘛要15万给卖掉? 然而,今年出现了新冠,先是关门几个月,后来开门了生意也没那么好,一个月只能赚5千了,这个时候老板想以15万卖,这意味着要三年才能回本,于是15万就卖不掉了。 正巧冷饮摊老板有其它生意能赚更多钱,所以决定用6万块贱卖了这个冷饮摊,嘿,这个价格马上就吸引到人接盘了,毕竟一年就能回本。 接下来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疫情的影响过去了,冷饮摊又能赚到1万/月,这时候转手又可以卖到15万,甚至20万、30万。 疫情的影响一直存在,冷饮摊赚到5千/月继续维持着。 水泥板块目前就是这么个情况,之前受新冠影响施工暂停,而今年本来就是地产竣工潮,就有赶工带来的水泥涨价预期,但现实是今年雨季较久,导致赶工不及预期,涨价幅度有限。 但这也不全是坏事,因为今年初的基数太小了,年后施工只要稍稍回暖,公司的增速马上就会提升,更何况还有行业整合带来的同业竞争减少这个预期,所以,水泥这个冷饮摊,明年还是有机会再卖到20万、30万的。 当然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风险,比如冷饮摊本来月赚5千也能守着云开见月明的一天,结果隔壁新开店,或者新闻曝光冷饮喝了有啥强烈负作用之类的,那么冷饮摊就变得不值5万了。 所以呀,低估的公司,不代表买了后马上要涨,因为可能是恢复的预期没有出现。 低估通常都有低估的理由,而人类是一种情绪性的动物,面对一偶发事件时,容易放大自己的情绪。 市场的冷却和火热都需要时间,投资者的情绪,从疯狂到绝望,再到重燃信心,也都需要时间。 巴菲特的曾经说过一句话,我非常喜欢: 原创不易,需要鼓励,如果感觉本文不错,请转发身边好友或点击右下角 “在看” |
上一篇:盘后,出了个消息
下一篇:盘后,突发一个利好
招财小师妹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5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