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师妹 招财小师妹 2021-05-11 - 小 + 大
01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师妹,一个陪你在股市慢慢变富的贴心小伙伴。 今天又是跌宕起伏的一天,大宗商品调整也导致A股剧烈波动。 关于这点,小师妹已经提醒过了,在过热的时候买入,往往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执意参与的话,就要做好面对波动的准备。 短期来说,大宗的涨价可能还会持续,但这样下去,如果传导到民生上,一定是国家不希望的,所以就可能会收紧房贷、信用贷、清理地方债(利空基建,水泥)等。 最近一段时间赛道股的下跌,也正是反应了这个预期。 总体来看,经济持续恢复的压力还挺大…… 另外,人口数据出来了,2020年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亿人。 昨天小师妹和大家说过,人口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中国有全球最多的人口,这在当前,是最宝贵的资源。 作为勤劳肯干的中国人,又有14亿的超级统一市场,这些都赋予了我们国家巨大的劳动力红利和消费红利。 但从人口数据也可以看到,人口增长拐点和老龄化的特点,已经非常明显。 人口问题,是人类目前最值得忧虑的问题。 因为,从历史上看,还没有出现过,在和平与繁荣的情况下,人口数反而下降的情况,这会对整个社会经济,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我们的投资。 比如地产,通过各大城市人口的增减,也可以看出,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因为就业、教育、医疗和产业等扎实的环境,人口总体仍然在持续净流入,再加上供地有限,通货膨胀等原因,这些城市的房价长期仍然有其上涨的基本面支撑。 而三四线城市,特别是一些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上涨。 当然,具体城市,具体地段,具体楼盘,具体户型,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看情况具体分析。 这只是举的一个地产的例子,事实上,有很多回报超级高的公司,归根结底,是享受了人口增长的红利,如果过几年,人口真的进入负增长,以前享受了红利的公司会怎样,又有哪些公司与行业会真正受益? 02 今天抽空聊聊上海机场,第一季度净利润继续亏损 今年以来上机的两波下跌,分别对应两件事: 一、和中免修改了协议,导致利润被封锁 二、董事长表示,海南离岛免税,跨境电商,进口关税下降等,对上机形成冲击 这两件事具体来看,常识就是疫情肯定会解决,上机的流量肯定会恢复,恢复后协议是可以谈的,垄断的位置和优质流量,意味着疫情后还会继续赚大钱。 本来中国和美国的疫苗出来后,全球疫情控制的预期很确定了,结果印度又爆发了疫情,而且还说有变异。 关键就是,疫情结束的时间,未知。 另外,关于董事长说的其它免税场景分流,我觉得一方面,因为过去国外的免税回流,市场的蛋糕应该是变大了,另外,消费的人群和场景,也不一样。 为了买免税特意跑海南,为了买免税特意上网,和把具备一定有消费能力,消费意愿的人,锁定在一个场景里,是两种生意模式。 一种,是抱着目的去购买,另一种,是类似于到百货式的体验中心逛街购物。 这就像,就算有了淘宝,但也无法阻止女人逛街一样的道理。 男人上街,目的是买东西,而女人的计算和目的性并不强,更在意的是逛街本身的乐趣,更多的会对促销、新品等惊喜的获得感本身更在意。 香港机场,香港已经全港免税了,2019年的免税收入依然达到了11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58.5%,就是这个道理。 就目前的情况看,疫情的持续性,的确超预期,所以才导致上机如此下跌。 根据新合同测算,2025年上海机场的免税提成约81亿,再加上20亿的其他业务利润,相当于2025年上海机场大概率可以实现100亿净利润。 按照当前875亿的市值,如果再跌一跌,到800亿去买一家未来有100亿利润的公司,哪怕按25倍市盈率估值,对应市值空间2500亿元,也就是说,将有3倍空间。 问题也很显而易见,时间成本太高。 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无法预测,上机什么时候反转,也没人能知道,但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你的选择是什么…… 原创不易,需要鼓励,如果感觉本文不错,请转发身边好友或点击右下角 “在看” |
上一篇:紧急,裁判出手了!
下一篇:明天,我跑跑跑!!
招财小师妹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5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