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下跌后,国家收储 “猪茅”暴涨,能抄底了吗? 周一沪深两市双双高开,开盘后创业板走强,并带领深成指不断走高,而金融股疲软,沪指于上个交易日收盘位置上下波动。午后,两市一度小幅走低,但题材股继续强势下,深成指快速回升,而沪指仍于绿盘位置运行。两市分化下,依旧延续近期的反弹趋势。 全天看,电力板块迎来涨停潮,而煤炭板块则迎来大跌。这两个板块的对立,大概率是由于日前国家发改委的公开表态消息,被市场解读为降煤价、提电价的方向性意见。而除了煤炭和电力,猪肉概念股的表现也同样值得关注。 今年春节过后,猪肉价格一直跌跌不休,累计跌幅达62%。华融期货表示,近日不少地区报道养殖户已经开始主动减产,超大肥猪清场也逐步接近尾声,叠加猪肉价格回跌至低位促进居民消费增加,猪价在下半周出现适度反弹行情。发改委提示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引发周一猪肉及相关产业链出现大涨。 萝卜君认为,对于这个板块,还是继续观望为主。一方面是猪周期并没有结束。一般另一方面则是即便恢复上行周期,去年以来巨大的盈利也很难有;猪肉下跌周期一般平均是25个月。去年8月到现在,10个月的时间,还不到下行周期的一半。所以,即便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目前也不到抄底的时候。即便未来新一轮上涨周期来临,都很难实现这两年的疯狂! 整体来说,创业板强势,创指收盘大涨1.95%,沪指弱势,收盘微跌0.03%。聪明的投资者会发现,对于创指和沪指的分化程度,可以说是近期最大的了。萝卜君认为,对于这种极致分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类似宁德时代这种创业板权重股大涨,带动创指强势;另一方面,沪指权重股弱势。比如周一压制沪指走弱的是煤炭、地产和金融板块。煤炭主要是发改委预计7月份煤价将进入下降通道 价格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地产股只要出现消息就是利空,这个板块一直在拖累大盘;至于金融板块,其中券商还不具备启动的条件,上周五的上涨主要是消息刺激,周末消息面兑现。 从指数层面看,顺周期板块的集体调整,将制约沪市主板指数的向上反弹空间。预计近几个交易日,沪指会围绕3600点中枢做横向震荡整理。而创业板指数在向上突破3400点之后,日线级别顶背驰结构的持续钝化,亦提示短线有望随时面临回调压力。 萝卜君认为,目前没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6月以来更多的呈现出板块轮动,从鸿蒙概念到半导体的强势,在到光伏的爆发再到上周五金融股的启动,实际上除了市场流动性继续稳定的支撑外,近期外资的回归也是直接的推动因素。当然,在这其中,低估值以及强业绩的逻辑也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当前市场向好格局未变之下,结构性行情还是比较多,还可积极进行挖掘。 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为党庆生,这背后是人民的富足,是大国的崛起,在今年这个后疫情时代,国家不断提出政策来拉动内需消费,构建国内大循环,更好的彰显民族自信。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下,内需消费逐渐复苏,此时,国货当道来应对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彰显民族自信。接下来萝卜君就以国货之光为主题,讲一讲有关国货的那些事。 国货关注度崛起 因为疫情的原因,海外企业很多都没有复工复产,国货品牌就开始抓住机会,通过增强广告投放力度,使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接触到国货产品。 具体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在2020年4月份快消品行业,千万级别以上的线上广告是投放国货品牌的占比达43.6%,较2019年同期上涨20.9%。此外,今年1季度迪丽热巴、蔡徐坤等五位流量明星合计代言的国产主流品牌占总代言品牌的53.7%,远高于19年的38.7%。 另一方面,则是受一些国际事件影响,例如年初的新疆棉事件等,这种变化不定的国际环境使得作为弱周期的消费行业更加受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在爆发的舆论事件后,国产品牌的热度迅速提升,居民对国产品牌关注度的提升助力了国产品牌的崛起。 接下来萝卜君就以国货之光为主题,讲一讲有关国货的几个赛道。 穿在身上的自信:国潮服饰演绎东方时尚 在新疆棉事件后,国际品牌迅速爆冷,海外运动品牌线上销售市场份额迅速跌落,消费者爱国情怀被迅速催化,可以从国产龙头品牌今年一季度的销售业绩看出,这一事件直接利好国产品牌的发展。 例如,今年1季度李宁品牌整体平台的零售流水同比增速超80%,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70%。安踏品牌产品零售额较去年同期实现超40%的正增长。特步主品牌零售销售增长也达55%。 具体来看看这几家品牌是如何打造“国潮化”的。李宁是第一家登陆纽约时装周的中国运动品牌,经过这次时装周,中国李宁火了,之后在中国李宁成功破圈的带领下,各个品牌开始借助中国文化的丰富底蕴纷纷布局,来迎合消费群体。 安踏成功获得独家特许权,成为第一家能够销售带有“国旗”产品的品牌;特步深挖少林文化内涵,是首个与少林联名的品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个月,高瓴投资了特步10亿港元,继续加码时尚赛道。 颜值经济时代:国货美妆崛起 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对于颜值的消费也在增多,医美、化妆品行业开始快速发展。 医美方面,其产业链主要包括三个核心环节:一是上游原料及药械供应商,主要从事玻尿酸、肉毒 素、胶原蛋白等原料生产。例如全球的玻尿酸原料龙头企业华熙生物,其以透明质酸为主线延伸上下游布局。还有爱美客,也是专注于医美领域,在复合玻尿酸领域打造应用新场景,积极布局埋线和童颜针,近年来增速和业务规模大幅提升。 二是中游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民营医疗美容医院等。三是下游获客平台,主要包括线下美容院等导流机构、线上搜索类平台以及线上垂直类医美。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朗姿股份,该公司战略收购了优质的医美机构标的,迈入医美板块,旗下老牌医美机构“米兰柏羽”、“高一生”和轻医美连锁美容机构“晶肤医美”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助力公司发展。 数据来源: 化妆品行业,在2009年-2019年行业复合增速达10%, 2019年行业规模突破4777亿元,其中在彩妆领域品牌的前三分别为花西子、完美日记和香奈儿,可见国货品牌优势显著。2020年3月花西子线上成交额为2.77 亿元,完美日记为2.21亿元,分列国货美妆前二。 但是需要注意,尽管品牌优势显著,但从人均消费额角度看,2019年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额仅51美元,美国、日本和韩国的人均化妆品消费额均为中国的5倍以上,市场发展空间仍很大。 舌尖上的中国:食品饮料行业行稳致远 食品饮料当然也少不了国潮元素,简单的说几种品类,螺蛳粉、龙舟粽、藕粉、米粉等一众传统食品纷纷受到了国内外年轻一族的喜欢。酒方面,国酒茅台的批价仍然维持在高位,五粮液的批价上行也有很大的动力。前几天,萝卜君在《真实!这个赛道YYDS!》有仔细讲到酒行业,大家感兴趣可以点击链接,自行查看。 此外,国产奶粉的认可度也在持续提升。2020年进口奶粉数量相比2019年整体回落,而国产婴儿奶粉品牌飞鹤、君乐宝、伊利金领冠深受消费者欢迎,销量一度上涨。 飞驰的民族自信:汽车智能制造领航 在汽车领域,最近的明星算是新能源车,但受近日芯片的影响,新能源车的放量有所放缓,那么我们回看近一年的汽车情况: 在2020年3月,我国乘用车销量 175.2 万辆,同比增长 67.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 18.5 万辆,同比增长 239.6%。销售排名靠前的新能源车企有,上汽通用五菱41491辆、特斯拉35478辆、比亚迪23906 辆、长城欧拉13049辆。 再看传统车企,也看3月销量的表现,这里长安汽车拔得头筹,销量同比增长62%;长城汽车紧随其后,销量大增 84%;比亚迪汽车整体增长 33%,增速最为亮眼的是一汽红旗,同比大增 184%,成为传统品牌车中一匹黑马。 那么这些品牌,是如何在发展国潮特色呢? 比亚迪是推出的“王朝系列”,汉品牌的设计理念应用在全系列车型,展示了东方特色;一汽红旗在保留中式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文化元素和智能技术进行升级;吉利汽车也是基于以前的架构上不断推陈出新。 讲了这么多,关于国货的出圈,萝卜君最后想到《觉醒年代》的一句话: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情感,使得国人开始偏爱国货,使得国潮兴起,国货市场有更光明的未来。 写在最后 萝卜君还准备了一篇文章——《高瓴资本重仓的一只新能源股!》,有兴趣的萝卜粉,点击“阅读原文”就可以查看。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 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萝卜投研公众号!
|
上一篇:0628:小心,上面动手了!
下一篇:教学!齐鲁为什么跌停!
萝卜投研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