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师妹 招财小师妹 2020-03-29 - 小 + 大
小师妹出身券商自营部门,和其它人的文章有一些不同,我很少讲妖股,更多的是机构思路的逻辑分享,很多新来的朋友看我文章,可能会有一丢丢的不连贯,请多翻一翻历史文章,很多人看过之后都说舍不得离开了,因为我这里才是机构思维呀 小师妹每天晚上23:00准时发文,股票池里的公司都是长期跟踪的,不会频繁更换,不用天天交易,都是机构的稳健复利思路,超级适合上班不能时刻紧盯大盘的你~~~ 小师妹盘中操作只第一时间更新在小课堂,公众号不能第一时间通知,中午收盘时会在文章里留言说一声。 01 先说一下,周末欧美股市继续下跌,从外围的表现来看,a股明天大概率是要跌一些的。 外围的这次疫情,尤其是美国感染患者数量周末攀升,吓坏了不少人。 但正像小师妹说过的,越是惊人的数据,越会让美国自上而下开始重视疫情,不少地方也开始封城隔离,如果实施到位的话,美国的拐点可能会像钟院士说的在四月份出现,应该说,美国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我知道大家看到新闻还是很担心,自媒体对于大事件的连续报道是很有视觉冲击的,想想武汉封城后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其实只要做好隔离,切断传染源,这个疫情就基本控制住了。 说回股市,欧美这么跌,客观上会对亚太股市,包括A股造成进一步的冲击,不少人看到这里,又要说股市下跌趋势中怎么控制风险? 但小师妹觉得,分仓分散风险的方法挺好的,不管是贸易抹茶还是国内疫情以及外围疫情,恐慌再大,只要价格跌到位,所有的利空都不是利空,所有的利空都可以通过价格下跌来消化。 炒股最大的挑战不是抄底逃顶,预测这事儿,都是既猜且蒙,时灵时不准。 2008年金融危机呼啸而来,不管是机构还是股市参与者,大家都很悲观,而那时候的人,基本都错过了,那时优质资产的长期布局机会。 就目前来说,A股已经体现了大家的悲观预期,没什么下跌空间了。 我觉得这个时候,最大的挑战不是想着要不要卖股票回避风险,而是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尽量执行认知的事儿,比如做个低估的组合,坚持过去就好。 就小师妹而言,我没有高抛低吸、短期预测、炒作热点的能力,这一点小师妹很明白。 所以,我会继续专注自己能看懂的好公司,实践下来,收益还不错,虽然最近有些回撤,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自己策略的信心。 炒股不是说,要每月每日,甚至时时刻吸都要赚钱,不景气的时候,回撤一些,只要估值相对合理,就不用太担心,接下来只要确保上涨的时候别被轻易的洗出去就能赚钱~~~ 02 政治局会议提到要发行特别国债,有读者第一时间跑过来问我,这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这个特别国债,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因为我国之前也发行过两次: 第一次,1998年8月向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了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主要是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 消息出来第二天,股市暴涨5.1%,接下来连涨了几天,虽然后面也有回落,但当年的低点,在接下来好几年都没有见到过。 第二次,2007年,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 当天上证指数上涨2.9%,随后股市有所下调,直到7月5日大盘跌到3615点后重启上升行情,10月16日最高达牛市6092点。 而且,可以看到,每次特别国债都是经济危机的时候出现的。 这一次,时隔13年再次发行特别国债。 我们知道,传统基建有专项债支持,而这次全球疫情蔓延,导致生产和消费需求停滞,为了扩大内需,促进国内消费,而出台了这个政策。 所以,发行特别国债的作用,可能更多是用于促进消费,以扩大消费的方式来对冲外需对经济的拖累。 外需降低只能扩大内需,内需消费再加上后期5g实体建设,所以,这次特别国债的大概率是在新基建的产业方向上了。 全球因为疫情而迎来一个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期,全球央行放水,市场上的钱变多了,资产数量又有限,所以往往会带来价格的攀升。 所以,全球央行宽松周期,股市基本都是上涨的周期,很少例外,再加上特别国债这个大帮手,以及a股的低估值,我们还要不要那么悲观? 明天多军敢不敢再来一次绝地反击? 如果不敢来,小师妹可要祭出我的大涨神器啦! 最后强调一点: |
上一篇:抄底!
招财小师妹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5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