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猫叔 走在桥水的猫 2021-09-14 - 小 + 大
今天有两件关于新能源比较重要的事件,得和你们聊聊。 第一件事,Pilbara的第二次锂精矿拍卖今天落下帷幕,这次拍卖会市场关注度很高,拍卖了8000吨的锂精矿,品位为5.2%-5.5%,成交价格为2240美元/吨。 先做下简单的科普,锂精矿是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主要原材料,一般情况下,生产1吨碳酸锂大约需要品味为6%的锂精矿8吨,而生产1吨氢氧化锂大约需要品味为6%的锂精矿7吨。 在7月底的时候,Pilbara首次拍卖就拍出了1250美元的高价,这次拍卖会成交价到了更高的2240美元/吨,这市场想象力的天花板被直接捅破了,要知道之前的预期已经很高了,大概在1700-2000美元/吨。 价格出来后,已经有卖方做出预测,锂价要上破20万元/吨。年初我听赣锋老总说年中锂价可能会涨到10万元/吨,当时觉得不太可能,8月又听券商吹锂价今年底可能涨到历史前高18万/吨。 现在好了,20万一吨,这...tm太疯狂了(今天的碳酸锂公开报价15万不到,散单报价17万多)。 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两点: 一是,由于过去两年锂价低迷,这轮上游资本开支没有跟上中下游,在新能源需求爆发的背景下,锂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供需错配时间拉长。 相较于一,第二个点我觉得是更重要的原因。 之前矿石定价模式是根据国内锂盐价格&利润分配比例来定价,最终结果是澳洲锂矿仅仅占到利润小头,并且锂矿的供需状态对矿石定价几乎没有影响,矿价仅仅只是跟随锂价。 但是醉着拍卖制度的引入,意味着矿石的定价开始由供需主导。而目前大部分锂矿供给被长协锁定,不能自由销售,而Pilbara是散单市场上最大的供给方。在拍卖制度下,Pilbara对锂精矿的控制力很强。 目前来看,上游资源的供应短缺造成的焦虑在产业界蔓延,而这种添油加醋式的投机情绪也在主导二级市场。 甚至还有一篇报告说要用dcf来给周期股做估值,然后blablabla给了一堆理由。具体是哪家就不点名了,这脑袋瓜子是瓦特了还是涨傻了。 炒归炒,瞎吹我是属实不能接受,就好比把宁德的估值算到2060年,再往前说要给茅台算dcf的,那位还不知道在不在,直翻白眼了都。 ...... 另一件事,光伏整县推进名单公布了。 这次报送试点有676县,大概占全国的24%,按照每县250MW计算,总规模接近170GW。其中提出的目标是2023年之前达到公共机构、工商业厂房、农村屋顶建成光伏发电的比例分别达到50%、40%、30%和20%。 原因很简单,昨天云南工业硅限产消息拉动工业硅继续涨价的预期,市场开始担忧硅料价格上涨,会对光伏产业链利润及开工造成扰动。 一边是政策支持和需求扩张,另一边是上游持续涨价所带来的的成本压力,如何在这中间寻找平衡点,这是锂电、光伏这些新能源产业链今年都会面临到的问题。 锂电还好说,光伏是典型的价格敏感型的行业,如果锂电目前是实现0-1的行业扩张,那光伏是早已经形成竞争格局充分的内卷。之前在阳光电源的中报里,电站业务增速早已下降严重。 |
上一篇:结束了吗
走在桥水的猫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
原创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