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外围市场显然不太平静,截止今天,假期内港股跌了-2.81%,美股码字的这会还没开盘,看期指的情况,跌幅也会收窄在-2%以内。有刷新闻的话,你们应该或多或少都会了解到一些信息,咱们一起好好梳理下。
港股大跌的主要推手是来自于地产大跌引发的连锁效应,其中正主HD昨天跌了-10.24%,图里的那根阴线看似很小,不知道的以为顶多跌了-2到-3之间,主要是之前跌的太厉害了。
而地产的重挫,同步引起整个市场的恐慌,特别是和地产强相关的,银行、保险也被带着向下。而那些离地产越远的行业,跌幅都很有限,就比如中概互联其实还行,两天总和也只是个位数的跌幅,腾讯、阿里都在-3到-5%之间。港股地产会跌的这么厉害,和一则市场传闻的消息有很重要的关系,具体内容有点敏感,也未经证实,咱们就不谈了,大致的意思是外媒大肆的渲染HD的影响,甚至拿来和08年雷曼事件做对比,给市场造成了很严重的恐慌情绪。 付鹏今天也在公开文章中出来谈了两嘴,他认为港股目前主要承受了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内部因素,很多中概股和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等估值体系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二是外部因素,港股作为全球资金自由流动的市场,受到整个宏观扰动的影响大。我站在客观立场上看,实际上今年a股和港股已经发生了明显不同的变化,目前a股市场在高景度的赛道上出现了非常强势的结构牛,并且近期随着风格有切换的迹象,一部分的金融、地产、消费也在渐渐走出阴霾。而港股因为受到各方面的扰动异常之多,好的赛道港股没有,差的一堆,这就造成了看a股你觉得是结构牛,看港股你又觉得的是18年翻版。两边市场不再是以往齐涨齐跌的情况,这么说可能不太直观,两边市场今年以来,至今的涨跌幅如下:抛开消息面上的内容,港股走的这么激烈,还和港股通假期暂停有点关系,多头主力军集体休假,外资借着流动性不足追着港小散往死里掐,甚至出现了新力控股这样一天就跌了-87%的案例。虽然以前港股经常有长年成交量低迷的边缘股出现崩盘,但是像这样,除了一条降薪消息,也没再看到更多的雷(地产行业的问题是很早就有了)。3000万的成交量把年销售超千亿规模的房企打成这样,几乎是很少见的。可以看出,一方面是流动性问题体现的淋漓尽致,另一方面港股可能跌到只剩下了恐慌...另外,耶伦在华尔街日报专栏的一篇文章,也受到广泛关注,大意是如果不提高债务上限,美国zf将在10月份的某个时候耗尽资金而无法支付账单,进而有可能引发那啥。这个言论透露出的警告,也成了假期内全球市场动荡的基调。回到咱们自己的市场里头,先给一个结论,不用太悲观,虽然低开在所难免,但是a股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失地大概率也会很快收复,甚至我认为影响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原因上文有解释过。上周也谈到,近期市场由于涨幅较大,不论是新能源、周期资源类,还是金融证券等等,获利盘不少,消息面以及各自隐忧很多,短期出现回调很正常。上证这头咱们看的3550-3600的支撑范围,上周五最低跌到了3569就迎来了反弹,结合消息面,估计得再次往下试探下支撑位,低点落实之后,上证指数还是会往上。 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之前涨的很好的地方后面不一定会好,就比如新能源、周期资源类等等,后面分化是肯定的。如果仔细回顾去年年底至今的行情,指数虽然一路在创新高,但是每个阶段上涨的品种并不一样。还有一点,上周五白酒消费、医药板块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和公募的朋友了解了下,应该是“风格漂移”的部分基金,开始修正持仓,慢慢在做回补,后面还是会有陆陆续续的现象出现。主要涉及到行业基本面没有大问题,消息面的扰动较少,机构之前大幅卖出的板块。上面提到的白酒、医药(cxo)就是两个典型。虽然假期余额马上归零,但是再坚持几天,马上又可以愉快的充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