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港股市场暴跌,尤其是地产、金融相关的公司,跌幅普遍巨大,百亿级房企新力控股集团昨天跌幅近 90%,市值仅剩下不到20亿港币。 这让南山想到了前几天写到的话题,千万不要加杠杆,港股这一波跌下来,可能又有不少融资客爆仓了。 所以,南山今天的文章,就围绕着降低预期、放平心态,跟大家唠叨唠叨。 前几天的文章评论区,有部分朋友觉得如果不加杠杆,就很难跨越阶层了。 其实,跨越阶层,从来都是不容易的,所以在这方面上,一定要适当降低预期。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诞生了很多白手起家迅速暴富的真实案例,这也是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最好的注脚。 在这种惯性思维下,人们可能下意识的认为,只要抓准一波机会,豪赌一波,依然还会有许多暴富机会。 但事实上,当下的中国,想要快速致富,门槛是越来越高了,需要的知识储备量、个人能力的要求也大了许多。无他,一方面是经济进入高质量的稳态增长后,机会相比爆发式的增长,本就少了很多;另一方面,社会上各行各业都趋向饱和,一旦有新兴行业快速增长,资本又会蜂拥而入,使得行业迅速从蓝海进入红海。整体上而言,如今的社会,老老实实的上班打卡之余,适当寻找一份兴趣爱好作为副业,不断打磨副业技能,或许是一条更稳健的进阶之道。 这些天,南山一直在看一本不算有名的书,叫《曾国藩的经济课》,冲着曾国藩的名气看的,发现有意思的内容还挺多的。书中有一段文字大意是,清代(包括更早的朝代)一个家族想要进阶,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曾国藩的家族就是如此,曾国藩祖父苦心经营,将家庭经济实力从中农提升到了富农阶层,初步打好了曾家进入书香门第的经济基础;曾国藩父亲再进一步,但因个人天赋以及家族财力受限,止步于秀才,但也算踏入了绅士阶层; 曾国藩父亲十七次科考才中得秀才后,认识到自己资质有限,将重心放在了几个孩子尤其是长子曾国藩身上。曾国藩科考七次方中秀才,随后考试两次便中举,进入官场,此后逐步攀升,成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这已经算是非常快的进阶之路了,有数据统计显示,明清二代,从中农之家进阶为官宦,平均需要四到五代人的努力。许多经济极其发达的西方国家,家庭的进阶,绝大部分家庭同样需要至少两到三代人奋斗积累,才能从小康步入中产和以上的阶层。 展望未来,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的稳态发展时代,我们国家也会是如此。 说实话,过去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极快,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整个社会的浮躁、激进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不适时转变,对于个人和家庭乃至全体社会,恐怕都是弊大于利。 讲得远了些,还是回到杠杆的主题,激进融资做股票,一定程度上就是浮躁心态带来的。 南山这么多年观察下来,实际上还真的就是朋友们所说的,上杠杆做投资大多数情况,都是向下的阶层跨越。 说白了,上杠杆本质上就是赌博,跟投资似乎扯不上关系,赌博嘛,十赌九输就是必然的。 还是那句话:投资千万不要上杠杆。前些天文章原文复述一遍: 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水平的投资者,不上杠杆照样能很赚钱;如果你是水平很一般的投资者,上杠杆就是最快的返贫途径;如果你是水平中等偏上的投资者,不上杠杆还能稳稳当当的盈利,上了杠杆就很容易飞灰湮灭! 中秋节期间,外围基本上可以说是崩了,美股调整幅度不小,港股跌幅惨痛。 于是许多人都说,这个中秋节,成了“中秋劫”。毕竟外围如此,想必节后A股开盘,也会是腥风血雨,因为世界金融市场,现在共振现象挺明显的了。 南山觉得,节后开盘的一跌,看起来是免不了了。但面对这种情况,总体还是放平心态吧。 整体上,个人感觉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依然不算大,既然如此,波动虽大但不会彻底崩坏。某大事件跟当初08年的美国金融巨子倒闭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连续数年对房地产进行风险防控,预防的就是类似的情况,所以稳住就好,不要太慌。 虽说如此,有些行业和公司,短期依然是风险比较大的,其一就是地产行业和银行业,这两大行业会受到直接的冲击,假期港股市场这两个行业的调整幅度就相当大,预计短期还会有波动调整;其二就是地产链的相关公司,尤其是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的行业,比如防水、石膏板、涂料等行业,地产的扰动,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所以后续有更多地产公司出些问题,也是预料之中。至于其他不太相干的行业,就是看景气度和估值的逻辑进行具体思考了。后面南山后尽可能写一写市场主线行业的逻辑了,对具体公司的意见,大家可以在评论区适当交流,但南山不会给出任何投资建议,希望大家理解。
总结一下:降低预期,放平心态,但一定要阶段性远离银行、地产、防水、石膏板、涂料等行业。
风险提示:本文仅为个人观点解读,不构成投资指导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链接开户,享受万1.5(2元起佣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