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全线大涨后,今天出现调整,但这个回调是健康的。 只要保持“进二退一”甚至“进三退一”的节奏,半年后回头看,大家会发现,南山反复强调的“牛市大概率在 5 个月内到来”,是真正的“马前炮”。
新能源突爆一个巨大危机 很多读者朋友都有问,既然牛市快来了,那么看好的方向是什么?我确切的讲,目前A股大部分行业都可以看好,尤其是受风控影响较大的行业,至少会有一波估值修复的行情,特别是泛消费板块。在小密圈经常讲,少数的例外,就是能源线(新、老能源),疫情受益板块,以及被炒上天的妖股。近半年来,南山反复强调对新能源板块需要谨慎,后台骂我的人真不少(我全给拉黑了),但新能源大趋势向下,却是铁铮铮的事实。我做这个判断最根本的依据是,新能源产业链特别是电动车,未来两年内的供需格局会急剧恶化,许多环节会出现产能过剩。 这几年电动车产业链疯狂扩产,一旦电动车销量增速下降,产能问题将会接踵而至,而 10月份电动车销量已经出现了环比增速下降的情况。今天,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在高工锂电年会上称,预计最晚后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唯一不会过剩的是质量上乘、成本低的电池产品。
之前猪肉股唐人神的董事长预警行业未来的危机,没有人相信,后来猪肉价格果真跳楼式暴跌。 这次锂电池行业前三的董事长说未来产能过剩危机,应该还是有人不信。。。 但现实却是,仅最近一个月,落地的动力电池项目就多如牛毛。 宁德时代、盛虹集团、杰成新能源、欣旺达、蜂巢能源、孚能科技、河南锂动力电池、国轩高科等公司,近一个月纷纷公布了锂电池项目投资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内动力电池领域至少公布了75个投资计划,投资金额超过万亿元,其中近半项目投资规模100亿元以上。 相对于目前的装机量,这些产能是庞大的数字。 今年1月至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425.9GWH。而仅仅最近半个月,规划的新增产能就达到202GWH。 如此快速的扩产,产能过剩很快就会逐渐成为现实。 不仅仅是锂电池,锂电材料产能过剩的危机也在快速逼近,下图是今天高工锂电年会上的演讲,对锂电材料做出的未来展望。
过去看好新能源汽车的,那是有远见; 高渗透率+大市值以后,无赔率,继续看好就没必要了,需要寻找下一个能产生超额收益的行业了。 重要消息 1、乘联会数据,11月7-13日乘用车零售27.8万辆,同比下降12%,环比上周下降11%,较上月同期下降20%;今年11月第二周乘用车零售日均4.0万辆,同比2021年11月第二周下降12%,相对今年10月第二周均值下降20%。汽车销售的萎靡形成趋势了,没办法,风控持续太久,即使购车优惠给的足,奈何大家口袋都没钱了。电动车的销售,自然也不会很好,对锂电池产业链的需求短影响挺大。 第三季度营收1401亿元,预估1414亿元;第三季度净利润399亿元,预估251.9亿元;第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323亿元,预估301.6亿元;第三季度营业利润515.9亿元,预估354.1亿元。腾讯表示,第三季度行业过渡性的挑战导致付费用户减少,本土市场游戏收入下降7%至312亿元;社交网络收入下降2%至298亿元;手机游戏增值服务收入同比下降4%至410亿元,电脑客户端游戏收入为人民币117亿元,总体保持稳定;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至人民币448亿元。南山之前讲过,互联网行业在不断的降本增效下,业绩有望超市场预期,如今看来,腾讯的业绩,比我预期的还要猛! 腾讯今天同时公告,将宣派9.58亿股美团股份作为特别股息,总市值约为1594亿港元。美团半年报显示,腾讯共持有10.546亿股美团B股,这意味着腾讯抛售了九成美团持股。对于美团而言,明天股价面临压力,但同时也属于“利空落地”了,之前一直被腾讯减持的谣言困扰,现在终于解脱了。3、广州通告,广州本轮疫情累计感染者33166例,无一重型危重型,无症状逾九成。![]()
做好防护是必须的,但真没必要过于恐慌,新冠病毒的危害,远没有一些居心叵测的自媒体渲染的那么恐怖!
风控扭转,宏观基本面的转折点得到确认,再加上中美关系改善、鹅鸟打架缓和、美国通胀回落,困扰市场的四大核心因素,都显著改善了。现在,应该抛弃过去一年以来的熊市思维,心态要更加积极乐观!具体方向上,在未来的半年到一年内,大医药、互联网、白酒、食品饮料、机场免税、旅游酒店、信创、半导体,这些行业都会随着自身景气度的起伏,带来很多机会。 不过,必须专注于基本面扎实、股价位置与估值较低的龙头做布局,胡乱炒作的妖股,不是普通散户的菜!南山还有一个午评号:南山午评,南山本人执笔,主要为大家解读盘中突发的消息,内容更加简单直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