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孥孥的大树 孥孥的大树 2021-11-08 - 小 + 大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今天新能源车方向新高了,核心的原因是电池技术上有新突破,且特斯拉有可能要量产了。这意味着,续航可能更足,成本可能更低,应用渗透率可能更加快,于是这个方向一顿上涨,突突突创了历史新高。新能源方向,我建议就是持有基金就行,不要去研究个股,特别是上中下游你不要去挑,挑错了,有可能就错过这个时代给的红利。 近期的市场除了元宇宙概念外,基本上围绕着四条主线在开展着。我观察整理了一下,无非就是新能源、食品消费提价方向、疫情受困反转方向、猪周期反转方向。从时间节点来看,当前处于四季度末,而四季度向来是资金埋伏明年中长线逻辑的方向,抢跑是必然。而这四条主线的逻辑并非短期,而是中长期,所以有可能会是明年的主线,需要重点关注。我自己也在这几条主线上重点做文章。 四条主线,大家可以观察近期都跑得不错。我持仓中或多或少都有布局这些方向。但都有自己存在的问题。天桥下前面没少讲,今天简单做个总结: 1、新能源车方向,确实是景气度高还会持续,这逻辑通透是明牌,大到机构小到散户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这个方向,但估值也是一种硬伤,你是否不看估值就敢上?上了你是不是能淡定持有?但再香的方向也会有剧烈调整的时候,你怕不怕。 2、食品提价方向。大逻辑和2016-2017年一样,有这个预期,抢跑。当前第一波涨价预期,短期抢跑已经过去,大家在介入时也不要冲动,有见到回调缩量信号再说。接下来将是考验明年一季度报是否能业绩好转的逻辑。但这一波和2016年当时本质上有明显区别,就是当前估值并没有2016年时便宜。买的好是硬伤,显然这波食品的估值并不算便宜的情况下,虽然有涨价逻辑,但也要买的好。 3、疫情受困方向。随着疫苗、特效药不断有消息推出,民航、酒店、旅游这些方向其实已经抢跑了一波。虽然目前依然处于左侧,但若是真的好转,我估计这些方向也会涨上天。这些方向我是去年开始关注,结果尼玛,太左侧了,而到现在来看,效果会更好些。有得有失,但估值整体上来看并不贵。 4、猪周期方向。前期猪肉股亏损最严重的时候是底部,当前部分个股上涨幅度有40%-50%了,抢跑比较明显。这也告诉了我们在猪肉股亏损最惨的时候,我们应该出手。我确实是出手了,但只做了定投养殖ETF的时候,因为做左侧有时候出手太左,略怕仓位太重被动,所以并没有布局太多仓位。从现在的预期来看,明年二季度前后大概率是猪价见底时。所以,从现在起到明年二季度前,有回调,都还是要加大仓位配置的比例。 目前券商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上面四条主线。11-12月一般是券商的年度策略窗口期,他们明年最终关注什么方向,到时肯定会吹捧。作为鼓吹手,他们给出的方向有一定的参考性。 …… 今天继续复盘了一下前几轮食品消费涨价逻辑与股价表现的情况,平安证券整理的报告不错,学习了一下。有几点结论: 1、2006年至今共有第四次食品涨价潮。都是因为PPI大幅上涨,也带动了食品消费方向四次提价。而当前这一轮与2016年-2017年最为相似,同样是因为环保等原因造成的供给收紧的涨价。 2、原材料成本上行1-2个季度之后,企业毛利率受损,龙头公司才会率先提价。典型的是2017年1月酱油茅率先提价,后面第二梯队的千禾等在3月份开始提价。 3、提价效应大约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体现,如果能实现毛利率上升,净利润改善则会催化股价走出行情。在天桥下说过,其实就是吃两段红利,一段是成本还在上行,那么提价传导到下游消费端。若是未来,原材料上行不在,价格向下了,那么终端还是保持那个价格,毛利率将扩大,业绩也能体现出来。 4、销售费用偏低的企业提价后毛利率提升速度更快,这个结论也挺重要。简单点,其实就是龙头行业销售费用率一般都会相对比较低,求稳就挑这个,博弹性买老二、老三。 从股价的表现来看: 1、提价上涨——催化第一波。 2、业绩能体现好转——催化第二波。 从当前这个市场看,提价上涨催化第一波有可能已经接近尾声,后面就是沉寂一下,等第二波行情。 硬伤的问题是,这一波估值大家都不算便宜。2016年当时是2015年三轮股灾后,估值很便宜,这一点制约了仓位敢不敢上太多的问题了。 买的好,很关键。当前大A股整体不贵不便宜的情况下,很多方向有逻辑,但也不算便宜。类似2018-2019年那种估值底部的机会,三五年才会出现一次。 今晚就到这,剩下的时间交给留言区,拒绝白瞟,大家记得点“在看”,攒人气。 一切还是辣么Perfect! |
上一篇:注意,它被机构爆买6个亿!!!
下一篇:启动了,大肉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