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孥孥的大树 2022-11-17 - 小 + 大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市场有些许波动,属于短线调整,没有太多担心的。走势出现60分钟级别的波动,下午又V了一把回去,沪深300指数及全A指数基本上都有了调整结束的信号。当前走势,我认为是非常健康的。 连续调整了两天。经常会听到天桥下读者朋友问,是不是要回补上周五跳空的缺口? 我个人认为,目光太短视了,这个缺口补与不补,在我这里根本不是个问题。因为我还认为大A股属于低估的范畴,目前不会因为涨了一点就去兑现。相反,在这个位置,我还会继续坚定的按纪律买入。 我认为,在底部区域,不要因为这几个点的波动而去绞尽脑汁的担忧,一定要去做做差价什么的。有时候,因为太注重短期的波动操作上容易变形。 我更加关注中长线,那就按中长线贴一张300指数的中期技术面,解读一下。以前会搞短线时,看得比较复杂。现在只关注中长线,均线我参考着来,60日,半年线,年线,代表着中长期的压力位。 上图中是否有规律? 戳大图你可以看到答案,我自己的总结如下: 从去年以来的熊市行情,如果单纯从技术面来看,你无法得出现在是否就已经摆脱熊市。大家可以看这一年半有余的时间,前面均有两次反弹,反弹到年线前后的位置,行情就戛然而止。 所以,这就挺有意思的。从目前的情况看,咱们这一波反弹才权仅反弹到60日均线,连半年线与年线之间还没有碰到。 那其它周期的熊市行情,中期反弹是否都是这样呢? 2018年,整整一年,单边下跌熊市。看到下图,中间也有一些反弹行情,但基本上都是无法穿过半年线,年线的位置。典型的,在底部区域,有两次上穿60日均线,但无法继续向上。其实,结合当时的估值及大环境,已经是进入底部区域,所以在那个位置,你该收集筹码,该扛还是得扛,再往下跌其实也没跌多少。再扛几个月,经历一波急跌,指数小碎步上涨,回头看,真的是底部区域。 2015年疯牛之后,股灾1.0、2.0、3.0,对应着下图走势。股灾1.0有一波反弹,过不了年线就下来了。股灾2.0反弹,上不了年线,还尝试了两次攻击,不行,还是下来了。直到一波急跌,进入股灾3.0的版本,之后在底部磨啊磨,慢慢上穿60日均线,半年线,这才走出熊市。 来来来,总结一下规律,熊市下跌途中,有像样的中级反弹行情,经常会碰到半年线甚至年线的压力位,之后无法再向上。但是,结合基本面来看,进入估值底部区域,反弹行情,依然会在60日、半年线及年线多次受阻。这个时候,因为估值真的是便宜,有性价比,不如真的再扛一扛。因为底部是一个区域,真的再次下跌,也不会跌多少,扛一扛,按纪律收集筹码,就扛过去了。 我们要做的是便宜的时候多买点,等周期归来。 技术面并不是一点不好,核心要做到结合基本面来,技术面做辅助性判断,这也是我投资体系的一部分。 所以,在底部区域,咱们这一波也的确攻击到60日均线,出现涨多了,调整一下的现象是正常的情况。对于一些短期的波动,你有能力把握住机会,这是你的本事。如果没有能力,则忽略掉它,也没关系。 因为扛一扛,更大的机会向我们在招手。 所以,如果你跳出短线狭隘的波动,你用一个大周期的思维及中长线的视野来看待这个市场,其实是豁然开朗的。那点波动,在未来更大的涨幅之中,真的不算什么。 我们并不是死捂,我也非常抗拒坐过山车。核心是低估的时候,筹码不要轻易丢。等阶段性涨多了或者估值中位数更高以上,再减也不迟。 说实话,摆在我面前的,我知道现在低估,还能继续买入,这其实不是问题。但我时不时会想到,下一波行情来,如果真的如我所愿在2024年、2025年,我是否还能像上一个周期那样逃顶,这才是考验我的地方。 今天,正常定投了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各一笔。截止目前,场外基金总投入175万。想一起坚持定投基金的,可以扫下方二维码,免费进入圈子内。大树在圈子内,分享相关基金知识点,你们也可以提问,我看到会回复。 好了,今天分享的技术面的内容,让大家跳开短期思维,更聚焦中长期,基本面结合技术面来看,希望这五毛档的文章,能帮到大家积累知识。 如果觉得这个公众号好,记得“点赞”并“星标”公众号,分享给更多朋友! 一切还是辣么Perfect! |
上一篇:龙头,又大抢筹了!
下一篇:+13.9%,提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