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贤不避亲,南山有个午评号,大家可以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1、南山午评由南山执笔,简短、清晰;
2、每个工作日12:20左右发布文章。主要覆盖南山重点跟踪的行业和公司,观点会比较直接。 开年第一周市场大幅调整后,周末南山几乎没看到什么Z策方面的利好。在如今市场愈发重视Z策的情况下,可以想见本周市场依然难有大的起色。当然,急速下跌的阶段应该已经过去了,接下来行情会有所分化,而不是继续全面下行。从近几天的盘面来看,市场的进攻方向,主要是处于低位、有复苏逻辑的板块。不说题材股和妖股,将市场上的票按两个维度分成4个象限。按照位置的高低分成高位股和低位股,按照估值的高低分成高估值票和低估值票。两个因素分成4个象限,我们看一下代表性品种的表现:整体的格局就是这样,上周大涨的公司大多都是低位低估值的。但实话讲,景气度能够持续走强的低位板块,终究只是少数,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大部分低位板块在完成估值修复后,及时兑现是最好的策略。 今天主要再强调一个风险:绝大部分高估值的行业和公司,现阶段需要远离。 去年 3月份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走高,就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狠狠杀了一波大A的高估值公司。而现在,阿美是释放了货真价实的超预期加息信号,那么对高估值公司,一定要更加谨慎。过去几个月来,南山一直在星球和公众号强调电动车、CXO、眼科牙科、医美这些高估值板块的风险,希望真的有帮到大家。这属于做了提前的预判,随着美联储加息实质性落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可能至少半年),可能是高估值板块负面逻辑开始展开的过程,这个阶段千万不能贸然去“抄底”。包括我讲过的储能板块、新能源运营商,虽然一个成长性极其高、一个估值不算高,但也属于高估值/高位板块,短期依然有不确定性。周末,南山看了许多资料,跟一些资深投资者、研究员做了交流,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很值得关注的信息。A股新年的第一周开门绿,大多数机构也感受不佳,机构代表性观点如下:1.去年美债利率上行是虚晃一枪,今年实质性加息2-3次甚至缩表,风格从成长转价值。2.新能源拥挤且随着渗透率上升今年就是增速高点,再叠加供给增加格局恶化等问题一堆,超预期难低预期易,今年A股要寻找新方向。3.所谓稳增长主线,逻辑上没什么空间也看不长,新能源至少依然是确定性高增长,市场情绪摇摆总会纠正,基本面最后会证明自己,过去也经常出现显著回撤,但回撤就是给机会。中信建投策略的陈果,21年是宁组合坚定的鼓吹者,现在他的观点出现了转向,他最新的判断如下:1、从市场周期位置、盈利和政策节奏、基金发行包括海外流动性等综合看,目前A股所处整体环境比较难。
只能在保守的基调下争取小幅收益,等待环境变化或者优质资产价格更具吸引力再加强布局。 2、稳增长,只是低位资产“防御性上涨”的逻辑外衣,市场都认同老基建不存在持续性,增速哪怕今年都是前高后低,不存在高增长,注定是阶段性行情。3、国内现在的核心逻辑是经济和政策谁跑得更快,只有后者跑得更快时,市场才敢更乐观。美国加息缩表对A股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性质是利空,尤其对高估值成长股不利,即使基本面强势的纳斯达克也得暂时低头。市场不需要等到加息都落地,但至少要等到加息指引不再边际更鹰。总之高估值成长股没有到加的时候。低位资产里也具备很多有成长属性的方向,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盘成长股,增速、估值、位置及拥挤度等因素都占优。而且今年的稳增长是新型稳增长,结构与过往不同,专精特新等同样将大幅受益于宽信用。老基建不如新基建,新基建有持续性和增速优势,且推进上最多迟到,不会缺席,最终稳增长演绎完,新基建肯定优于老基建。关于专精特新、新基建的观点,陈果倒与南山不谋而合了。 不过,新基建里的新能源包括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运营、电网改造,以及数据中心、特高压等方向,南山看好的仅有储能和新能源运营商。储能板块的炒作2021年才开始,这一波跟随新能源调整后,估值也有所消化。(与电动车、光伏重合的储能概念公司整体依然偏贵,避开就好)储能板块未来五年预期年复合增长超过 60% ,绝不会只走一年行情,以后的年份不好说,在这波调整结束后,大概率会是22年最亮眼的主线之一。客观而论,储能板块的龙头,主要是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市场影响力略逊一些的公司,主要有亿纬锂能、派能科技、科华数据、德业股份等。戳文末阅读原文链接,领取优惠加入星球,有更多行业和公司分析,投资策略,等着你。原创不易,星标置顶; 点“在看”,轻戳“赞”; 鼓励南山创作就是支持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