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猫叔 走在桥水的猫 2022-01-16 - 小 + 大
周末没啥新鲜事,还是好好梳理下这半个月的市场情况,比较其他,我猜你们也更关心这块内容。 元旦节后的这段时间里,从成长赛道领跌,再到上周价值蓝筹也发生了明显的补跌现象。这里头的规律其实很好发现,但凡是去年涨过的地方都先被大面积结账,最后再轮到近期逆势或者抗跌的地方补跌。 相当于说不管你躲在哪里都免不了挨锤,这就好像整个市场的心思不往好的想,都在琢磨着给对方的腰子上插上一刀,浓浓的憋屈感。 从本质上来讲,这些现象的背后体现的是非常博弈的市场氛围,有点像去年核心资产的结构性牛市,到2月份开始见顶下跌,只不过今年提前到了1月份。 事后也可以会总结出各种利空,比如美联储加息、稳增长不及预期等等...blabla的不利因素。 但其实这主要是市场自身结构的调整,一来过去三年涨幅不小,虽然经常是结构性牛市,但也一度大幅推高了市场整体的估值水位;二来一部分成长赛道持股的高度集中,短期预期混乱又进一步加剧了背后的博弈。 讲人话,本次调整不是因为什么基本面出现重大利空导致的,只是市场需要通过下跌去优化解决这两三年行情带来的结构问题。 ...... 现在有两种非常悲观的论调,一是美联储加息将会严重打压成长赛道;二是价值蓝筹好不容易有了稳增长预期却被一纸利空给破灭了。 美联储加息这事儿咱们很早就给大家聊过,最最最最快估摸着也得到今年年中左右,上半年是无忧的。稳增长今天得特别聊一下,在和卖方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我自己也有部分误读。 先给你们个结论,今年的稳增长是结构性质,而非总量性质。所以之前有稳增长低于预期的言论,也不能算完全错误。那结构性质要去怎么理解? 打个比方,老韭菜应该还记得,09年的四万亿鸡血刺激,当时危机过后,财政货币开始密切配合,在放水的同时再由政府拉动民间投资。这里头政府的作用是以工代赈,不直接发钱给老百姓,而是大搞基建,提供跟多的就业机会。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加,传统基建的增量空间小了,所以在19年再提稳增长的时候,5G建设成为了“新基建”,把基建的概念套在5G上炒。 从传统基建到新基建,再到今年基建整体已经到了比较饱和的状态,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很难再去提高总量的上限。所以现在的稳增长主要通过货币层面,把这个钱塞下去,由市场自己选择哪个结构方向需要钱。 再直白点说,今年的稳增长要放弃总量的幻想,从结构性入手。前段时间市场集中炒过几次传统基建和民营地产最后又跌了回来,原因就在这,大部分地方会因为各种消息的扰动导致来回摇摆不定。 小部分地方确定受益较高的,如银行、国央企的地产物业,以及暂时预期较高,后续可能会有政策推动的电网新基建,主要原因是去年碳中和的背景下,电力供需矛盾特别突出。 说到这儿,应该会有人反应过来,今年成长方向之前我建议主要看是电网新基建和军工,电网新基建上面讲了,一方面是相对估值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后续可能存在的政策推动(当然现在还没看到)。 而军工则是十四五规划带来确定性的总量提升,以及股权激励、资产注入等改革加速的落地。 |
上一篇:技术性破位
下一篇:周末大事,一个板块业绩炸裂!
走在桥水的猫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
原创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