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研究韭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2022-01-20 - 小 + 大
小韭本硕六年金融,机构行业研究员出身。 公众号基于价值投资视角,围绕科技股、消费股、医药股、周期股、新能源股等重点行业及个股机会进行分析。 追求稳定复利,控制回撤、减少账户波动,拥抱价投未来。 记得关注并星标小韭的公众号哟~ 今天果链龙头立讯精密就大涨了3%。 不知道你们看我今天的发的早报没(链接:危!)——苹果时隔2年再度重返智能手机销量冠军的宝座,2021年市场份额达到了22%。 这边放下早报名片,没有关注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一下,不亏。 关于立讯精密的逻辑,我在圈内和公众号上都讲过很多次,简单来说结就是消费电子带动业绩修复,汽车电子提升估值。 作为苹果产业链上的重要代工企业,立讯精密的业绩和airpods、iphone的景气周期密切相关。 (图:立讯精密近三年净利润情况) 小韭帮大家简单解读一下数据,梳理清楚逻辑。 从上图可以看到,2019年苹果推出了新款airpods,作为airpods组装企业的立讯精密当年净利润大增73%。
而2021年iphone13的创新性一般,立讯精密的业绩就开始下滑,在最景气的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了25%。
2022年,iphone也有很强的修复预期。
此前苹果就已经预计今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30%,全年出货量有望超3亿部。
按照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14亿部,苹果只要维持在21%-22%左右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实现全年出货3亿部的目标。
之前我和在海外工作的买方研究员交流的时候,他觉得苹果对iphone出货预期有点太乐观了。
从高频数据跟踪上,他发现一月上半月iphone在国内的销量并不好,同比负增长,而且去年同期并不算是高基数,结果就卖在了底部。
股市中噪音有很多,大机构研究资源多,会获取很多无效信息,导致对大趋势预判不足;个人投资者则是缺乏对信息的读取能力,会盲目听信一些新闻,结果来回打脸。
记得我当年入行的时候,做研究还只需要跟踪月度、季度数据,到后来券商研究服务同质化后,有的分析师为了做出差异化就开始搞周度数据。
再到后来别的分析师更卷,花几十万买一大堆数据库,再找一堆实习生去外网找数据,熬夜做周报、日报。 有的机构看到周度、日度数据不行,就觉得逻辑破了,反手就开始砸盘。等到数据转好了,又把减掉的仓位买回来。 在我看来产业人士对行业的理解是最深刻的,这种卷法,真实令人智熄,盯着高频数据追涨杀跌,反而会忽略一些大趋势。 苹果早在去年12月就说过,2022年是大年,出货量会大增。再加上近期也要上市新款的iphone SE,作为最便宜的5G手机自然会促进销量。
作为我第一大重仓股,在指数如此惨烈的情况下,这个月基本没亏钱。
这机构重仓股股纷纷暴跌的情况下,有这么一个抗跌的白马股避险,很欣慰了。也说明,研究是能创造价值的。 研究清楚了并重仓买入持有,虽然不能保证立马获取丰厚的回报,但能取得不错的超额收益。
很多朋友觉得1个月5%很慢,羡慕玩新股的一天能翻倍,做超短的一月翻倍。
但1个月翻倍易,每个月5%难。股市时刻都有单月翻倍者,可拉长周期看,单月翻倍很可能只是一根长长的上影线,认知不到位都是会亏回去的。
盈亏同源,研究做好了,想清楚再下手,慢就是快。
......
今天长春高新一字跌停。昨天就提示了的风险(链接:内幕,暴跌20%!),强调不可抄底,希望大家有认真看到。
虽然我知道风险,但早上直接一字跌停,还是超预期的,所以中午趁午休时间,即刻在圈内提示了医药板块其他细分行业的风险。 所以我发现啊,我真的把大家看得很重要 最后说回标题,关于我的持仓。 有小镰刀反应找不到我的持仓了,我确实有段时间没更新了,(因为基本没怎么动),下午重新发了一遍,有需要的还是老方法直接搜索哦! 最后啰嗦一下:个人持仓的具体逻辑都给大家讲过,持仓仅供大家参考,最终还是要靠大家自行研究。只有认知到位了才能买对仓位、赚到认知内的钱。 风险提示:本文仅分享行业、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及个人的思考过程,供分析和历史查阅使用,不构成大家投资决策依据,不做买卖个股推荐!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在看,支持小韭 |
上一篇:1.20日 创指变盘周期…
下一篇:利好来了!捂好底仓!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