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啊诸位,今天又被人拉上出了趟差,社畜式忙里忙完的一整天,饭都没来得及扒拉两口,更别提看盘了。本来晚上饭局都约了,准备待到明天再回去,但是架不住其中有几位是贼能喝的酒鬼,只能鸽了。
老实说对于需要喝酒的饭局,我本能认为觉得是个让人头疼的麻烦。你们可能没见过二级狗的饭局是什么样,一般都是喝之前大家都比较客气,互相寒蝉一下最近做的怎么样。
酒过三巡之后,飘是最基本的,吹水都是日常,然后开始diss谁又踩雷了,哪家董秘和董事长忒不靠谱了,最后的大结局一定落到相互自黑,以及怂恿谁做的好谁买单上。
就我这会儿趁着候机给你们码字的时间,他们估计已经喝到兴头上了。
......
昨晚那篇文章发出来以后,很多人问今年机构都咋看,是不是和咱们的看法比较接近。差别肯定是有的,卖方的看法你们很多渠道都能了解到,之前也分享过。买方的,今天给你们整理一些。 诺德基金:近期市场的调整是自发的盈利与增长的再匹配的过程。这些跳水的板块与行业多半是过往几年资金热捧的,导致估值整体过高,这里当然有个股是合理的,但是相当一部分是过高的。这种状态是相对脆弱的,任何外部的因素都可能引起信心的波动,从而导致估值回归。比如最近的医药CXO赛道以及医药整个板块过去都经历了类似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结果就是估值泡沫漫长的去化的过程。新能源行业看来也在经历这个过程,白酒一些标的的估值也存在着溢价。不过当估值消化以后,我们觉得盈利增长确定性强的公司还是会有不错的表现。目前的市场环境不会对我们的投资产生太多的影响,因为我们的组合是相对分散的,且尽可能回避估值有泡沫的标的。但是目前市场对估值的容忍度的下降也在提醒我们,或许需要对个股的定价更加严格和保守一些。未来A股市场我们认为会跟随中国经济的复苏回升,我们看好的板块还是比较多,自下而上看消费和科技行业都已经出现了性价比较高的个股,尤其如果考虑估值切换的话。且随着疫情逐步消退,经济活动逐渐恢复,有望带动居民收入的回升,也会带动边际的消费倾向,会有利于整个消费板块。科技方面我们站在大的科技创新周期的起点上,未来无论下游的消费电子还是上游的先进制造,都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而港股方面的估值更具备优势,事实上年初至今港股还是录得了正的收益,地产和互联网两大相对较弱的板块都出现了边际上的改善。国寿安保基金:整体来看,稳增长政策正在持续落地,货币宽松也已经兑现,但“软绳效应”下宽货币对企业信用扩张的提振作用有限,仍需要需求端政策的配合,实现向宽信用转化。从风险偏好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数据发布后明显跳升,美债十年期收益率在美国高通胀数据下同样大幅飙升,无风险利率作为金融资产定价的锚,其大幅抬升势必将影响资金风险偏好,短期或对市场形成一定压制。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政策底已经明确,情绪底也即将到来,预计未来市场主线将由景气反转板块的估值修复向高景气板块的估值提升传导,建议关注稳增长和技术革新两条配置主线。中长期行情仍以技术产业升级为主线,依然看好新能源、半导体等科技成长的配置型机会;短期主线偏向防御性和估值修复,寻找低估值且存在景气反转预期的顺周期板块,短期关注大金融以及基建地产产业链等低估值修复性机会。沣京资本:上周市场结构分化加剧,稳增长板块的上涨更多是反应了国内刺激政策的持续推动,而成长板块则是受到美国超预期高通胀及加息预期的压制。从以上影响市场的两个核心矛盾看,一月份信贷和社融数据代表了政府稳增长的决心,但市场更关注的地产销售还未见触底迹象,政策预期对该板块的推动仍将持续;美国的高通胀在2-3月份有望接近高点,加息预期也将逐步兑现,对成长板块的压制也将得到缓解,成长板块基本面的景气和估值性价比将推动其触底走稳。但由于成长板块特别是新能源板块在持续下跌一个月以后的进一步杀跌,对市场情绪已经造成负向循环的影响,地产行业复苏也尚需时日,因此市场在底部震荡波动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中长期趋势:随着疫苗投放使用和新药的研发成功,全球社会经济秩序终究有望正常化。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经济建设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成为政策发力的重点。碳中和、碳达峰所指引的全社会用电发电结构改革,新能源建设、能源交易等趋势是必然方向,而国外中美关系松紧反复、国内共同fy政策导向也具有中长期确定性,这些都会对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影响。这些长期趋势会与短期经济增长形成阶段性制约或促进,从而带来宏观经济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促稳定、控风险、调结构依然是国内宏观政策主基调。本次经济工作会议重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义重大,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要保持积极乐观态度。投资观点:总体仓位上保持稳健,短期行业和风格上均衡配置,在市场磨底阶段积极选股,加强对后疫情时代重估机会的研究。中欧基金:在海外货币政策正常化预期再度因美国的CPI同比增速而升温的背景下,国内稳增长的再确认给予金融和投资相关行业短期更强的催化。当前资金面的结构性失衡带给成长行业较高的调整压力,在中长期成长性仍较高的背景之下,当前的调整正为全年成长股行情创造机会。建议加大对于稳增长行业的短期关注,同时中长期主线的调整释放了相当的下行风险,这使得成长行业中的核心个股具备了更强的性价比。海外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努力意味着全球金融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价值股相对成长股的阶段性跑赢趋势预计仍将对A股产生影响。近期市场的下跌将A股估值分化的风险进行了集中释放,A股已逐步浮现再配置机会,尤其是对经济企稳主题较为敏感的可选消费、金融和基建投资等相关领域。对于债券市场,正如我们此前提示,由于宽信用正逐步落地,利率债的性价比逐渐降低,建议沿着稳增长、宽信用主线寻找投资标的。建议关注因宽信用受益的产业债或国企地产债,利率债久期适当降低,曲线上侧重中短端。不过从高频数据来看,经济基本面改善仍然有限,利率大幅上行的可能性较低。其实看下来,大部分的观点都是认为本轮调整下来是机会,并不是风险。价值与成长风格均衡配置也是目前的主要思路。好了,我该上飞机了,晚点要是有时间再来翻牌子,没时间咱就明天见。 走在桥水的猫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间的迷雾,触摸价值与成长的温度 5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