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研究韭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2022-03-01 - 小 + 大
小韭本硕六年金融,机构行业研究员出身。 公众号基于价值投资视角,围绕科技股、消费股、医药股、周期股、新能源股等重点行业及个股机会进行分析。 追求稳定复利,控制回撤、减少账户波动,拥抱价投未来。 记得关注并星标小韭的公众号哟~ 三月的第一天,市场给了我三份惊喜: 1、光伏 2、风电 3、啤酒 光伏、风电板块,一直看我文章的朋友都好理解,从2020年就开始给大家科普新能源,一直讲到了2022年。
再加上昨晚德国出了政策层面的利好,美股光伏股也大涨,今天光伏、风电一起涨属于预期内。
啤酒虽然也是我看好并跟踪的,但今天的大涨,还是有点超预期。以至于开盘没多久,圈内就有不少小镰刀问啤酒怎么了,为什么这么涨。
(来源:韭菜价投联盟)
一般来说股价如果有超过5%以上的异动大概率是有原因的。
通过券商给我的数据,发现啤酒板块的大涨主要原因是2月销量的超预期。
研究过啤酒的朋友知道,啤酒具备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是啤酒消费旺季,冬季是淡季。啤酒公司又是重资产,几乎每年四季度都是亏损的,比的是谁亏得少
今年是冷冬,按照惯例,应该是不好做的,这也是我前期建仓但不重仓的逻辑之一。 这种季节不利的情况下,今年销量同比都有15%的增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数据。 所以在当前消费不景气、冷冬、市场预期低的情况下有这么快的增速,机构就会觉得超预期了,先买一点再说。至于未来几个月的销量持续性,继续观察。 本来也没多少仓位,每个机构都买一点,股价就被买到涨停了。
不过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这也是之前和一个专注做消费的女基金经理一起调研时候学到的: 在当前轮动快的市场下,更适合左侧低吸,而不是右侧追涨。尤其是消费行业,如果只靠业绩驱动股价的话,一年涨幅就是20%左右。
而一个涨停就是10%,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卖一点,等接下来再买。
这涉及到交易技巧方面的问题,直接看文字可能会觉得困惑,大家可以再自己的实践中体会一下。 顺便八卦一下: 我有个闺蜜,我们都叫她“买顶小能手”。 在2021年春节时候盘算着年后要每天多点几个外卖,就可以给自己手上的美团增厚点业绩。当时的美团最高还到过460港币,如今只有174港币。
2021年看到年年都是考公热、考研热,一直喊着让我买中公教育,我没心动,不过当时和她约会的男生心动了。为了表示爱意,买了不少支持她,听说他现在已经不回微信了。 还好我机智,让她少损失一位好友
所以投资真的是一个进入门槛低,但是做好门槛很高的行业。 为什么经常买在顶部? 又割肉在底部? 为什么有的时候出了利好股价不涨? 但是一旦出现点小利空就大跌?
这是我写公众号这两年收到过最多的困惑。
这类典型的问题,其实可以总结归纳,通过举一反三从而集中解决。 所以,昨天我把圈内过去保留地一些资料都整理了一下,大致分为:选股、交易、理念、心态、技巧,五大类问题。(很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圈子,日积月累,帮助我们积攒了很多宝贵的素材嘿嘿)。 以上问题大部分都是以具体的事例作为依托,对于基础薄弱的朋友来说,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困惑,实际上是需要对自己的投资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基于此,我准备把自己的《价值投资入门课》分享给大家,也算是本次入圈的福利之一: 一共15章,全文超过3万字,基本完成入门。 至于入门之后的内化、提升,就只有通过日常的实践和训练来实现。 所以,我准备了多家机构的投资观点,包括公募、私募以及各大券商的观点,我会带着大家一起解读。 学习不能一蹴而就,今天分享的更多的算是一种学习的步骤和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上的三个阶段,基本也是我对圈子的设计思路。 目前圈子还在开放中,欢迎所有在价投上,想要有所提升的韭粉,加入我的私密圈: 态度决定一切,只要大家有时间、愿意学,可以先给自己半年的时间。 还是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尤其是投资! 风险提示:本文仅分享行业、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及个人的思考过程,供分析和历史查阅使用,不构成大家投资决策依据,不做买卖个股推荐!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在看,支持小韭 |
上一篇:近期需补量!
下一篇:【风口解读】大盘终于嗑药了?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