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白的第448篇原创 周末发酵比较充分的一个概念板块应该是新冠抗原检测,周五下午盘相关公司10分钟内拉至涨停,实在太快了我没挤进去,周末梳理了下新冠抗原检测具体情况,跟大家分享。 板块快速拉升,是因为周五盘后国家发布了有关新冠抗原检测应用的文件,文件主要内容小白整理了一下, 有以下几点: 1)背景,不知道大家所在城市怎么样,我已经居家办公一周了,切身体验来讲,上海这轮疫情,感觉比2020年那波扩散范围广。抗原检测也是为了提高居民的“早发现”。 2)适用人群,a.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 5 天以内的人员;b.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c.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3)应用方案, 4)购买方式,上述abc三类人群购买方式不同,a类人群由省级集中招标后发放给基层卫生机构,b类由社区、村镇、隔离点等负责采购、发放及管理,c类可自行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购买。 由此,抗原检测对股市带来的影响体现在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从上游抗原抗体生产商,到中游检测试剂销售商,到终端零售。 市场规模 按照3类人群,小白算了新冠抗原的市场规模。 1)a类,2020年全国基层医疗机构诊断人次41.2亿人次,其中与呼吸道、发热相关患者在0.6-0.8亿人次,每次排查检测次数在5次,按照万孚生物新冠检测试剂的带量采购价格16.8元,则市场规模在50-67亿元。 2)b类,按照2021年数据,国内月均确诊、无症状状和输入人员在2500人,密接按照10倍来算,则年需要检测居民数达到30万人,每次排查检测5次,同样按照16.8元的价格,市场规模在25亿元。 今年3月再次爆发,需求应该会超过2021年。 3)c类,抗原检测试剂价格按终端零售价10元/支,假设每人每年自测2次,每次2只;我国14亿人口疫苗接种率80%,假设20%进行检测,那么规模在110亿元。 c类的测算小白是按照静态的保守方式来测算的,一般出差、回家、旅游等情况下,即使不发烧、不密接,其实车站也会要求检测报告或进行检测,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客运量83亿人,其中跨省流量25亿人,按照50%做检测,把这个算上的话,规模也在100亿以上。 整体来讲,新冠抗原如果普及开来,年需求至少在200亿元以上。如果自我检测成为日常,那规模更大: 上游抗原抗体生产商 国内新冠检测剂盒主要成分包括:30%酶及抗原抗体+5%NC膜及PVC胶板+34%辅助材料+12%包装材料+19%其他材料。 酶生产企业主要为诺唯赞,抗原抗体生产企业主要是百普赛斯、义翘神州,NC膜生产企业主要为北化股份,其他材料涉及企业主要包括昌红科技、拱东医疗和洁特生物。 中游检测剂销售商 中游主要是看抗原检测机获批情况,3月11号和3月12号国内已经有5款获批,分别是诺唯赞、金沃夫生物、华大因源(华大基因子公司)、万孚生物、华科泰生物。显示申报中的企业还有热景生物、硕世生物、安旭生物、东方生物及九安医疗。 因为海外早就开启了自测,所以国内企业的海外获批情况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多说一句,国内和政府关系比较好的抗原检测企业,应该是万孚。 下游检测剂零售商 按照文件的指引,检测剂主要通过药店和网络购买,药店主要就是4大药房,益丰、老百姓、大参林和一心堂; 3月13日,广东国大药房已经开始新冠自测盒的预售,产品来自金沃夫生物和万孚生物,预售价格是1人份32.8元,到货时间1周。 3月12号,老百姓表示与万孚生物合作,预计第一期产品近日在门店上架; 3月13号,大参林表示与万孚生物新冠抗原自测试剂的分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于3月13号“首发”于大参林线下门店; 3月13号,美团买药已经上线新冠抗原自测产品,可以预约购买,3月20号之后发货 短线观点 抗原自测应该是下周股市的短线重点,如果要追的话建议追已经拿到资质的几家公司和药店,因为是一轮短线行情,押注未拿到资质的企业的话,可能这一轮行情很快就过去了。 周末相关概念发酵比较充分,明天如果有周五埋伏的卖出,带来小幅高开甚至小幅低开给机会,我觉得是可以大胆追一下的,还是谨记,追龙头,快进快出,这一轮不是长线! 抗原自测产业链之外,新冠特效药不出意外也会是热点,包括以岭药业、君实生物(vv116下半年有望报产)、舒泰神(Ca5抗体药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预计8月份结束)、前沿生物(3cl蛋白酶抑制剂即将披露I期数据)等。 |
上一篇:周末吃大瓜...
下一篇:必要时候,得打疼美国!!!
白话投研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5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3
原创2022-11-09
原创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