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研究韭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2022-03-20 - 小 + 大
来小韭本硕六年金融,机构行业研究员出身。 公众号基于价值投资视角,围绕科技股、消费股、医药股、周期股、新能源股等重点行业及个股机会进行分析。 追求稳定复利,控制回撤、减少账户波动,拥抱价投未来。 记得关注并星标小韭的公众号哟~ 周末闲暇刷手机,作为好奇宝宝的我打开迪士尼APP想看下排队情况,满屏的排队5分钟,相当于去了不需要排队就能玩。要知道迪士尼热门项目至少要排队1个小时,高峰期飞跃地平线排队可以超过4个小时。现在的迪士尼都只有这么点人,可想而知现在的旅游、消费有多惨淡 希望疫情能够早日过去,老百姓的生活能早日恢复正常。 在上周中国平安的业绩会上,联席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姚波回应了关于公司的股价问题,
我最早是在去年7月1日时看空中国平安的(链接:今天,看空中国平安!),那时候股价还在70元,如今不到50元,跌了30%。对于一个年化收益率只有10%左右的公司来说,跌30%相当于一下子跌没了3年的收益 作为长期投资的代表,在2017年10月以后才开始投资平安的朋友理论上是亏钱的。这和长期投资=长期稳健收益的主流观点明显相悖。
记得那时候后台还有不少朋友留言怼我,但股价的走势说明了我的判断还是准确的。 之前我有做过一次投票,大约有3成的朋友主要仓位集中于传统白马。有的朋友建议我那位毒奶闺蜜赶紧把传统白马卖出,好让白马股重回涨势。
但中国平安股价的弱势不能怪我的闺蜜 最近几年平安股价疲软的原因,不是因为市场风格趋向于成长,也不是大家都喜欢去炒小炒妖。主要原因还是出在了业绩上。从下图也可以看到,近4年中国平安的业绩在一个区间内波动,2021年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29%。
(图:中国平安业绩情况)
估值围绕着中枢上下波动,业绩决定了市值的天花板。2020年的疫情,使得不少投资者误以为平安重回增长。
回顾历史,一个中长线的大牛股无一不是业绩平稳或者爆发式增长。如果业绩只在一个区间内波动,意味着股价也很难走出长牛趋势。
而目前平安业绩止步不前的原因,姚波也在交流中提到,当前人口红利、代理人红利过去,客户的需求发生改变,寿险行业整体发展模式出现瓶颈,正在遭遇转型阵痛。
现在转型有多痛呢,我有一个同学父母就是做保险的,毕业后听从家里安排,也进入了保险行业,妥妥的老保险人。 他做了一个视频号,分享保险和投资知识。第一个视频是在2020年12月上传的,2020-2021年点赞数基本在50以上,最多的一条达到670个。而进入2022年后,点赞数量直线下降,最多的才50个赞,大部分视频只有30个赞。
点赞数量下降,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他业务开展不畅,要么是他的产品没有得到更多人认可,要么就是经济下行导致大家购买保险意愿下降。
这里我也做了一个投票,想看看大家对保险的看法: 至于平安能否转型成功,仍需要观察,上面的投票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保险行业的增长潜力有多大。
但在转型有望成功前,中国平安的股价依旧很难有大的起色,即使短期上涨,也只是超跌反弹,涨得更多的是估值,而非业绩。 为什么我的投资体系中是“想逻辑、算业绩、找催化”,而不是“想逻辑、算估值、找催化”,原因在于估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业绩才是一家公司股价长期上涨的基础。 不少朋友知道新能源是我的老本行,这两年来我也一直在密切跟踪隆基、通威、宁德这些行业标杆企业。尽管这三家公司股价最近几年涨了不少,但涨得都是业绩,估值虽有波动,但现在依旧处于估值中枢甚至下限水平。我和小镰刀们也一起享受到了业绩对股价带来的提升。 在一个业绩稳步向上的行业中寻找投资机会,成功概率要比一个景气下行的公司高得多。 在明天的韭粉专属号上,我会讲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还没有关注韭粉专属号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关注 风险提示:本文仅分享行业、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及个人的思考过程,供分析和历史查阅使用,不构成大家投资决策依据,不做买卖个股推荐!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在看,支持小韭 |
上一篇:拍了一些美照!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