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趁着假期重温下一篇老文章,主要探讨一种容易诞生大牛股的模式:渗透率快速提升,带来的大机会。这种机会,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可以布局的公司!》一文里,南山总结了4种容易产生大牛的模式,分别是:快速增长的新兴行业、寡头垄断型、困境反转、周期反转。基本上,市场上的长牛、大牛,大部分都可以套用这五种模式进行分析。 南山经常会听到有朋友讲,市场就是资金说话,只要有资金买入炒作某些公司,那些公司自然就会上涨,等到大资金做完出来,散户就只能当接盘侠。看起来这套逻辑是无懈可击,毕竟股票确实有筹码交易属性,买的资金比卖的资金多,自然会让股价涨,大资金走了,小散户肯定拉不动股价。 为什么大资金会倾向于买某些行业和公司,而不去买其他的公司呢?比如说石油、银行、地产的大蓝筹长期趴着,但同时却有一批公司成为大牛、长牛呢?市场确实经常出现短期性的炒作,(很大一部分属于游资收割小散,这部分我们不去理会),需要关注的部分是,许多炒作看起来是有逻辑的,但为什么只有少部分真正跑出来了? 原因很简单,大资金愿意去买,倾向于大力布局的行业或者公司,必须具备业绩大幅增长,或者说有业绩大幅增长的强烈预期。简单来讲,就是在具备长期确定性的基础上,景气度驱动估值和市值上行。所以我们研究的重点,就落在了寻找更具备业绩增长潜力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大多出自南山说到的这 5 种模式:快速增长的新兴行业、大行业小公司、寡头垄断型、困境反转、周期反转。诚然,影响一家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可以套用这 5 种模式去验证和寻觅。
光凭这 5 种模式不可能覆盖所有的长牛公司,但看不懂的可以选择放弃。
这里我们参考经典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家公司的生命周期,大体上可以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南山做个重要补充,成长期和成熟期之间往往还有一个阶段,可以称之为“整合期”。相对容易投资的阶段,就是成长期和成熟期。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大家都知道要避开;而初创期的企业,往往确定性不足,况且这样的公司多在一级市场,不需要过多关注。整合期也极其危险,这个阶段面临着公司成长性趋势性甚至断崖式的下滑,同时公司估值也会剧烈调整,这就是所谓的“戴维斯双杀”。很多高速成长股的突然大幅调整,就是因为公司进入了整合期。这往往是由于行业成长速度过快维持的时间较长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有利可图,于是纷纷杀入该行业,会迅速扩大整个行业的供给,造成产能严重过剩,整个行业的利润于是断崖式下跌。比如2018年的厨电龙头、定制家具企业,更远的煤炭钢铁银行等行业。
快速增长的新兴行业,对应的就是处于成长期的行业龙头。判断一家公司处于成长期,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渗透率。一般来讲,渗透率低于 5% 时,这个新兴行业基本处在初创期。属于概念导入的阶段,就算在二级市场上市了,往往也只能炒概念,就像 2019年前的电动车。当渗透率处于 5%~10% 的区间,并且增长很快时,这个新兴行业就可以确认进入了成长期。在渗透率处于 10%~30%,甚至到 40% 的阶段时,是一个新兴行业最好的投资阶段。因为这个时候行业增长的确定性非常高,增速也非常快、稳定,资本市场就倾向于给很高的估值。当这个新兴行业渗透率达到 40%以后,行业就要进入到十分危险的整合期,增长降速、估值下移随时可能发生,投资者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兑现了,否则可能会有重大损失。
按照渗透率从低到高,南山对市场主流的新兴行业做一个简单的纪要分析。元宇宙是基于VR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的一种场景概念,从目前VR设备的销售量来看,元宇宙的渗透率还非常低,属于初创(概念导入)期。元宇宙现在总体是炒作概念,还不具备业绩基础,这里面VR设备的硬件制造商可能略好些。
对于元宇宙,不能直接武断的否定,而是要在认识到现在技术还不足够成熟的同时,保持以月为单位进行跟踪调研。
南山打算每月进行体验和跟踪,有重要的变化也会分享给大家。
2、电子烟
电子烟2019年全球渗透率是 5%,中国渗透率 1.2%,阿美渗透率 32%,老英渗透率接近50%。目前国内渗透率应该已经超过 2%,全球渗透率超过 7%。
相比传统烟,电子烟具有减害的功效,而且外型时尚,更容易吸引年轻人消费,因此在海外市场增长极为迅速,国内市场也在突飞猛进。
电子烟的问题是Z策的限制会比较多,国外基本已经成熟,国内是最大的增量市场,但管制会十分严格。
3、扫地机
扫地机国内每百户平均拥有量不到 10台,也就是渗透率不到 10%,国内市场确认进入了成长期。
扫地机的行业龙头是科沃斯、石头科技,以及未上市的云鲸。
4、培育钻石
培育钻石2021年的全球渗透率已经达到 8%,这个行业已经确认进入了高速增长期。相关龙头是中兵红箭、力量钻石、黄河旋风。
5、集成灶
集成灶相对于传统抽油烟机的渗透率在 2021年是 11.8%,主要的行业龙头是火星人、亿田智能。集成灶的问题是中短期受到地产的拖累很严重。
6、光伏
光伏其实不算很新的行业,2009 年-2020 年光伏度电成本下降近 90%,随后在2020年才正式进入了商业化的爆发式增长阶段,此前更多依靠补贴生存。
2020年,光伏发电占全国发电量比例仅有 2%左右,发展空间依然十分广阔。
2021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占比已经达到 27%,从新增装机容量的角度看,渗透率已经稳稳超过 20%。
7、电动车
据最新汽车销量数据显示,电动车月度销量占比已经达到汽车总销量的 20% 左右。
当然,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也有汽车芯片缺乏导致燃油汽车产销量下降以及微型电动车销量占比居多,实际的渗透率还有提升的空间。
光伏和电动车共同的问题是板块涨幅已经很大了。
8、储能
储能还处于渗透率极低的阶段,所以基数比较低,未来增长幅度也格外大(未来5年预期容量增长10倍),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储能板块与光伏和电动车板块有很多交叉的地方。
储能板块的龙头,大多都是电动车锂电池和光伏逆变器的龙头公司。 今天写的东西很多,大家可以慢慢看,对于新兴行业,很多朋友可能下手起来有心理障碍,因为估值看起来太高了,不适应的话,其实也可以放弃,不用强迫自己。我后面还会更新另外几种长牛模式,大家觉得文章内容不错的话,可以帮忙转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