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行情,今天指数相对平淡,创业板跌幅略大,下跌 0.75%,个股上涨数量3714家,整体涨多跌少,总体上寡淡如水,好消息是成交量萎缩到了 6714亿。 ![]() 这段时间,市场的信心已经极度低迷,反应到行情上,自然是跌跌不休。如果成交量持续徘徊在 6000亿~7000亿左右的低水平,同时市场不再继续大幅下跌,差不多就是彻底跌透了。今天看到一个重要数据,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 3.135,创下了自2018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点位,刷新了 4年来的新高。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估值锚,对应着自由现金流折现法(DCF)里的无风险收益率。美十债收益率提高,会极大压制市场估值尤其是成长股的估值。21年1月初,美十债收益率仅仅飙升到 1.7左右,就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当时市场普遍认为,美十债收益率飙升到 1.7,是导致蓝筹白马泡沫破灭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如今,美十债收益率已经达到 3.135,刷新了4年多来的新高,并且在美联储不断强化的加息背景下,预计美十债收益率会继续走高。 无论是美联储强烈的加息预期,还是由此导致的美十债飙升,我们都只能应对,而无法改变这种大趋势。 首先,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水平象征的美十债收益率持续攀升,对市场的估值会形成压制。美十债收益率从 2007年的 5%不断下降到 2021年最低 0.53%,成为美国 14年股市长牛的重要推手之一,那么当美十债收益率抬头的时候,对市场的打击同样会十分巨大。但这种压制不是无穷无尽的,市场往往走在预期的前面,美十债收益率升高到一定水平后(升破 4%以后,继续上升的空间可能就不大了),就不再会持续压制市场了;其次,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快速提升,对成长股压制最明显。A股自 2016年到 2022年初,总体上是成长股大幅跑赢市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可能成长股不再会成为主角。以爱尔眼科为例,今天午盘突发闪崩,暴跌 10.7%,实际上并没有确切的利空,爱尔董秘吴士军发布朋友圈称,据说爱尔大跌的利空有三个版本,但自己一个也没听过。![]()
其实,像爱尔这样的公司在今年的形势下,大跌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美联储在加息缩表,别看跌了这么多,估值还有七十倍,增速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了。前一段时间的连续反弹才是不正常的。
所以,今年需要避开大多数高位高估值的成长股,更多选择股息稳定在较高水平、业绩有修复预期的传统蓝筹。
1、顶流董承非“首发”意外“翻车”,“奔私”新产品半日仅卖约3亿元,在市场剧烈波动下,基金发行艰难,较年初几位私募大佬的发行情况,董承非此次新产品发售十分惨淡。董承非奔私募资翻车,是市场情绪极度低迷的一个信号。回顾2020年到21年上半年,公募、私募发行基金动不动就售罄,需要摇号配额,如今大佬奔私产品也遇冷,说明投资者的信心已经从高峰跌到了谷底。再对比下当初和如今市场的估值水平,毫无疑问现在才是更具有投资价值的时候。这也是机构投资者经常遇到的困境,机会好的时候产品就不好卖了,行话叫做“好卖不好做,好做不好卖”。2、长城汽车公告,2022年4月汽车产量55284辆;销量53777辆,去年同期91784辆,同比下降41.41%。4月份汽车销量拉胯已经不算新闻了,长城汽车这份公告,反映的就是4月份汽车行业的总体情况,真的太惨了...今晚美股开盘又是大跌,纳斯达克这会跌了2.2%,如果美股今晚继续垮下去,那么明天A股又有借口跳水了。
但此时此刻,还真的出现了一些好的信号,首先是文章开头讲到的成交量已经萎缩到了 6700多亿,成交量萎缩是市场情绪见底的重要信号之一;
其次在近期汇率不断贬值,国内疫情管控带来的悲观情绪冲击,叠加周末并无利好的情况,今天市场居然没有继续暴跌,可能说明已经快要跌透了。
之前印象比较深的,是前几年有一次年报出来前,创业板股票集体商誉爆雷,指数一路下跌。后来有一天晚上,几个龙头票同时公布商誉大幅减值,没想到第二天微跌,跌不动了,那几天就是底。
综合市场情绪和估值来看,现在即使不是最底部,也十分接近了。
以上,并不是鸡汤。
当然,短期也许还会剧烈波动,但这种行情和市况下,与其每天为市场波动而烦恼,倒不如泡杯好茶看看书刷刷剧了。
有道是,“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说不定多喝几杯茶,多刷几部剧,市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出底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