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孥孥的大树 孥孥的大树 2022-05-10 - 小 + 大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继续记录底部区域的现象。 昨晚美股大跌,今天A股走势还不错。相比上周五,美股大跌,A股隔天表现跌去2%+,就更有意思了。当然,连着三个交易日,美股纳指跌去10%左右的跌幅,而大A股表现则是中小票很坚挺,涨跌比还是很不错。按节奏,绝大多数时候大A股是和国际资本市场共同震荡。所以,昨晚美股大跌,从逻辑上属于利空,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跌反涨。而且不是一天的事情,而是近期出现的现象,大A没那么慌。 老股民应该知道规律,利空不跌就是筑底信号,利好不涨就是见顶信号。可能大家觉得这种市场的演绎没什么,但对我来说,是非常值得记录的一种现象,属于重磅底部信号之一。在这里补充一下,昨天市场出现缩量,然后今天就弹了波。首先,缩量是一个区域,一个过程,但在以往的规律中也有出现阶段性急剧缩量之后,市场来硬上一些小时日的现象。这大概就是用来解释地量见地价的信号,阶段性这种现象也往往有效。 当然,有点意思的是最近几次A股涨得不错的日子,北上资金还是净流出或者净流入非常不给力。有种高层喊话,政策引导下,内部也变得齐心起来的味道。反过来思考一下,之前还真的不少机构互相伤害,未必是主动的,但被动式清仓,砍仓的机构应该也不少。北上资金的走势结合港股市场来看,更多地显示出资本对国际动荡的担心。 再记录一些有意思的现象,随着行情回暖一下,各大微信群又有一波表现欲非常强的人,典型的两种情况,议论纷纷: 情况一:拍大腿式大喊,就知道是底部,前面买少了; 情况二:开始截图大涨个股的界面,显示出自己打板的实力。 这些属于骑墙派,真正做投资的,应该是波澜不惊,耐心等待机会。可能真有一部分人在短线上实操非常牛皮,但绝大多数没有这个能力。太过于专注盯着日间的波动,更多情况是得不偿失。投资最重要的是逻辑的验证,而逻辑并不是一天就能有显著变化的。 我自己也曾经是特别关注每日涨跌,还是短线心态。只有真正按逻辑来投资,才能做到涨跌有定力,才是真正的淡定,不受市场情绪影响。当然,这部分我认为只有拿着自己的闲钱才会能真正做到。而不管钱是借的或者私募、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他们未必能做到真正的淡定。投资,本来就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而你还要背负着替别人赚钱的压力,是双重压力,那是更具挑战的事情。这也许应该是为什么有诸多大V自己负责自己账户时业绩很好,而一旦发行了私募产品,操作上容易变形。 投资方式多元化,能稳定盈利,适合自己,以不卑不亢的心态来赚钱就可以了。 还有另一个现象,今天算是独立日行情,然后一些媒体又开始大肆宣传,开始讲A股牛逼,然后还把今天大涨的理由归因于证监会有领导发话了。其实,这些大可不必。大A股,对领导讲话,除了超级规格的有反应外。常规性的发言,有时候就是脱敏的。 大涨并不是今天开始,扫了一下赛道股,新能源、光伏、军工、半导体这些已经断断续续涨了六、七天,从窗口期来判断,恰恰符合我前期判断的,第一季度业绩公布之后,阶段性利空落地,开始涨涨涨。这现象和2019年2月份一模一样,当时是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利空落地。 最近底部区域,除了我将底部运行的一些规律认真复盘分享给大家外,剩下的记录了一些市场情绪现象,这些现象对我来说,很有用。因为,下一个周期来临的时候,大的环境有可能会变化,股民也会换一批,内困外忧的因素还会有,但不变的就是这些情绪的宣泄。 我个人观点和实操非常明确,当前不要再看空A股了,熬一熬机会就出来了。我不怕看空派的嘲讽,结合宏观大环境,在这里我是坚定看多一波。 大涨了,来看的人少,就这些。 想跟投基金的朋友,大家可以关注另一个公众号“鸡司令”。 基金定投发车消息提醒,关注公众号“大树底下好乘凉工作室”。 今晚就到这,剩下的时间交给留言区,拒绝白嫖,大家记得点“在看”,攒人气。 一切还是辣么Perfect! |
下一篇:市场很热,但还有个重点必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