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南山之路 南山之路 2022-05-15 - 小 + 大
即使对于邓晓峰这样的私募大佬,16.3亿市值也算是比较重的仓位了,邓晓峰买入中国巨石,可能的逻辑如下: 首先,行业方面,供需紧俏,迭代升级。 需求端,预计2022年国内玻纤消费量为660万吨,同比+6%,增量主要来自出口、新能源汽车、风电领域: 1)2021年我国玻纤及制品出口总量达168.3万吨,同比+26.6%,海外需求高景气; 2)玻纤复材为汽车轻量化重要材料,单车用量提升空间大,新能源车渗透率迅速提升带动玻纤用量; 3)风电纱不断升级,看好风电装机趋势。 供给端,2022年继续消化前期新投产能,实际新增仍然有限。 预计今年实际产能边际放缓(预计新增45.5万吨,2021年为+82万吨),且增量主要来自行业龙头。预计2022年有效产能增量约64.7万吨。 综上测算2021-2022年玻纤行业产能富裕率为2.65%、3.86%,供给冲击有限。 其次,公司方面,中国巨石握全球玻纤定价权。 中国巨石是玻纤行业龙头企业,玻纤总产能全球第一。 技术+产品不断迭代,成本管控引领行业:2010年前池窑规模持续领先,2010以来技术引领变革、产品结构升级。 规模优势+产业链整合+地理位置优势,吨成本持续下行,降本效益显著,吨净利2014年后上一台阶,吨净利中枢从200-500元上升到千元以上。 中国巨石在成本控制、产品品质等方面具备较强优势,盈利能力行业领先。 最后,从估值来看,券商一致预期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70.5和78.1亿元,对应上周五收盘价动态PE分别为10倍、9.2倍、8.3倍。 横向对比,A股玻纤行业可比公司2022年平均PE为 9倍左右。 纵向对比,当前巨石PE位于近 10年中枢低点,PB位于近10年中枢。 总体上,中国巨石当下估值处于合理偏低位置。 最后有必要多说一句,任何大佬的操作仅可作为参考。巨石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经营方面会受到行业产能投产节奏、宏观经济波动、燃料价格高企等风险因素干扰。 |
上一篇:幽兰行天下:5月16日淘金早参
下一篇:重大利好,明天爆发!
南山之路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9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