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还会上涨?!

原创:佚名   孥孥的大树   2022-06-12 - 小 + 大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简单公布一下仓位数据。


散户仓位指数79.17%,上升1.41%;

公募仓位暂未公布。


……


首先,感谢一下大家的支持,周五的公益义卖哈蜜瓜活动,卖出近3000件,奥利给!给天桥下的朋友们点赞!你们没有白嫖,哈哈。


新疆正宗哈蜜瓜义卖预订活动还在继续,大家可以扫下方二维码继续!具体的信息可以看周五文章《创新高,再搞波大的!》


开始一周复盘。


上周,外围出现调整,而大A股无视利空,继续出现逼空行情。也请大家记住,先前人家涨,我们如一摊烂泥,扶不起的阿斗就是跌。今日非夕比,这背后的本质,确实是基本面的预期的好转。


我们只有认识到市场是因基本面预期的好与坏,驱动涨与跌,这才不会被别人的观点牵着鼻子走,做无头苍蝇。


回头想一下,前期咱们跌,是因为疫情防控影响,导致大家情绪悲观,而外围相对于我们好一些。而当前咱们疫情影响较前期有明显改善,再叠加宽松政策,经济预期向上,而此时,外围深受通胀影响,时不时挨打一下。这二者预期不同,我们表现也不同。


当然,我也想再次强调,虽然,当前通胀因素看起来似乎没有影响到我们市场。最终,这是事实并且会影响着经济的复苏高度,最终反映在股市中也会抑制上涨幅度。至少,中下游行业有不少还是会受此影响。所以,大家在讨论反弹与反转之前,我倾向于观察就行。哪怕是有反转,在高通胀之下,也只会是结构化的行情,多数人有可能还是赚不到钱。所以,高喊牛市来了的口号,并没有太大意义。


我个人是有自己的判断和看法,再慢慢跟踪验证,有不正确时,及时调整。


我在周四晚上的天桥下文章,有理有据的推演了先看沪深300到4400-4600点一线再说,这是第一目标。那么,今天咱们再复盘一下,同时,印证我前期的一些观点。


今天复盘的核心,还是想讲我的提出的“投资相对论”的观点。我认为,市场只要有相对好转的表现,股价就会对其有所表现。


以下这张图是我1月20日写的文章《玄学算命A股全年走势》中用M1与A股走势相对应的关系(数据截至2021年12月),具体的结论大家可以直接点蓝色字体回顾。当时的主要观点是,我认为M1会在下半年开始探明底部并逐步向上。如果按M1与沪深300的关系,那沪深300会开启一个新的向上周期。


事实上呢?


截至2022年5月,最新数据,M1的数据是这样的。虽然在判定底部的月份上有所差异,但可以看出数据呈现的趋势上是一致的。


偏差在何方?


这也是我想总结的,大趋势你可以通过数据的相对来判断。但过程中的很多大环境的演变,咱们是无法知道的。比如,基数低的情况下,那今年同比会好转。然而,你对一季度发生的,乌俄冲突,疫情防控影响经济预期,这些小黑天鹅事件,真无法提前判断。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下行更快,从而倒逼了施政者放水更快。当时,我第一稿初步判断是6月左右见底上行。但随着政策的演变,我在4月26日,精准抄底,并在4月27日,写下天桥下的文章《毒打接近尾声》(点击蓝色字体回顾)。


这就是大趋势研判、方向对了、过程中逐步结合大环境来稍微调整思考和策略,就可以了。很多时候,各类技术面的分析和其它的分析是徒劳。既然,这是一个关于钱的游戏,我们围绕着资金的松、紧来分析大环境,多半是错不了,这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为什么是“投资相对论”?


为什么上述M1挖了个坑,之后,又开始向上?


这是一个数字游戏。


我们来看一下M1数据。


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当时M1的增速分别是10%、8.6%、14.7%。10%以上M1的增速是很高的了,那到了2022年1月,面对去年14.7%的基数,同时,政策还没彻底放松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同比下来走低的情况。同时,还有过年,疫情等因素影响。


而到了最近几个月,政策放水了,而2021年4月、5月的M1增速为6%左右。基数下来了,叠加放水,明显好转,那就反弹了,数据趋势又开始向上。那再推演一下明年,现在的基数会慢慢的走高,明年一季度会达到颠峰,同时随着经济复苏,放水不再,那到了明年一季度之后,M1的增速又会重新拐头向下。所以,我这里给大家讲了一个时间节点——明年一季度


OK,咱们继续用实例推演投资相对论的用法。


周末,越来越多的观点,直接喊牛市来了,有时候就是情绪激动那么一提。你得摆出证据,对不?


有理有据,你才能捂股/基丰登啊。


首先,牛市的逻辑:


放水——经济预期复苏好转——股市反应上涨——放水修复行情到一定程度——震荡回调在所难免——后期则是验证基本面是否好转——好转,业绩驱动股市继续上涨。


上面这条逻辑其实是两步走:


1、放水驱动,修复估值,拔估值;

2、业绩驱动,实打实用真的好转说活。


那咱们来看一下经济数据:


2021年Q1、Q2、Q3、Q4 GDP增速分别是:18.3%、7.9%、4.9%、4.0%。这是去年的数据,逐季GDP下降。大家可以看到2021年第一季度GDP增长是18.3%,而去年沪深300的高点正好是一季度的二月份。之后,沪深300一路下行,与GDP增速一模一样。


我将这个小周期2019年至今GDP与沪深300的走势关系,编制如下。当然,要注意,并非一定就是这样。典型的2015年疯狂放水的牛市,完全由放水驱动,GDP没太多的表现,股市一样涨。但我相信,有了2015年的教训后,当前中国的施政者不会再出现同样的事情了。未来更多的是适当放水与基本面共振的情况。


我在下图中,画了一下接下来向上的箭头。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前放水,经济复苏,再加上去年下半年经济基数增长只有4.9%、4.0%,同时,2022年一季度GDP增速也只为4.8%,这是低基数的。基数低,相比而言,你今年的GDP增速就会向上走。


没错,你要理解。我们的经济虽然无法恢复到疫情前,但只要相对增长高,相对好转,相比当前好,市场就会有所反应,这就是投资也是一场相对的数字游戏的本质。从基数的情况推断,从现在开始,经济增速会走好,一直持续到明年上半年。但很多时候股市是提前反应的,一般抢跑一个季度至半年之间。


所以,从基本面来讲,这波基本面的上行周期先看到明年一季度前后,之后再说。也请区分,周四的文章推演的是第一波情绪修复到的位置。性质不同,一个是阶段性的看法,一个是中长期的看法。而在第一阶段情绪修复之后,由业绩驱动的第二波行情上涨的力度得看经济复苏的程度了。第二波行情我们只能是跟踪观察。极端的情况出现新的黑天鹅,我们的判断就推倒重来了。


最近踏空不敢进场的朋友与我交流。我自己对他们的分析是,他们认为中国经济还是不行。


从长期看,这点我承认,如果房地产旧经济绑架中国经济的雷无法排除,中国科技发展不能起来,那我们也过不上好日子。但这是一个非常长的周期,你用长周期来定义当前几个月甚至1-2年的股市行情,不现实。我们要做好的是一个经济周期内,该做的事情。反过来思考,也没见得你前面二十年,你有宏大的眼光,看到中国楼市的蓬勃发展。所以,我个人能判断,能看的一般也就是1-2年的事情。所以,做好当前这波行情就可以了,没必要太纠结。


上述,如果你看不懂,对应上图中画一下,动手把我的数字列在纸上画一下,清晰明了。我这可是毫无保留地把心血分享给大家呐。你们去学所谓的价值投资课程,几千,几万,都不会有这些最本质的东西。因为很多人就是拿着几本书,如何分析企业就卖这么高的价钱,不能说是忽悠,也算是知识点,但值不了那个价。而且,根本没看清楚股市的本质。


这个时候,你伸开爪子,摸着自己的胸口,你说这些,值五毛不?其实,也正常,免费的东西大家太不珍惜了。但我总相信天桥下有一部分有心人,会真正体会到我的用心良苦。


策略上:


观点不含糊,继续坚定做多,过程中的波动忽略。考虑到基金前期筹码收了不少,现在适当定投就行,控制成本优势,心态会更好。


就讲这么多,后面继续验证我的思考。


想跟投基金的朋友,大家可以关注另一个公众号“鸡司令”

基金定投发车消息提醒,关注公众号“大树底下好乘凉工作室”

今晚就到这,剩下的时间交给留言区。另外,特别提醒,微信公众号推送规则有大的变化,如果要确保百分百能收到文章,记得将“孥孥的大树”公众号星标,并记得看完文章点“在看”。


一切还是辣么Perfect!



上一篇:牛市,真来了?

下一篇:下周闷杀

孥孥的大树 的最新文章:

涨得略慌

原创2022-12-09

哟,要降准了!

原创2022-11-23

新玩法~

原创2022-11-22

买入177万

原创2022-11-21

崩盘、磨底

原创2022-11-20

最纯粹的“学渣”

原创2022-11-19

开始发狠话了!

原创2022-11-18

继续抄底买入!

原创2022-11-17

下跌,利空来啦?

原创2022-11-16

大涨!该减仓?

原创2022-11-15

关注孥孥的大树公众号
孥孥的大树的微信号:nunudedashu

有料,有趣,让我们一起把经济当故事来学习,雪球2018年度、2019年度十大内容贡献奖得主,广东卫视财经频道特邀评论员!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