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2022-07-20 - 小 + 大
小韭本硕六年金融,机构行业研究员出身。 公众号基于价值投资视角,围绕科技股、消费股、医药股、周期股、新能源股等重点行业及个股机会进行分析。 追求稳定复利,控制回撤、减少账户波动,拥抱价投未来。 记得关注并星标小韭的公众号哟~ 今天小韭看到一则消息,英国首相候选人之一苏纳克表示,将大规模扩张海上风电,以实现2045年英国能源自给自足的目标。 当然现在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当选,但我们可以先来做个知识储备。 关于风电,小韭之前一直在圈内保持跟踪。今天再给一些基础知识薄弱的朋友做个科普。 风电分为陆上和海上风电,目前海风占比大约在15%,海风在十四五期间规划总装机大概55GW左右,陆风大概年平均装机45-50GW左右,意味着十四五末海风占比将接近20%。 未来风电的主要逻辑有: 1、海风平价后带来的海风占比提升; 2、部分零部件出海能力提升; 3、大宗价格波动造成部分环节盈利波动,有困境反转的逻辑。 小韭分享明阳智能的逻辑时讲过,风电的未来在海上风电。这是因为陆风受到地形限制,在风机大型化的背景下,只有海上才拥有安装大型风机的条件。 2021-2025年陆风年化增速4%,海风年化增速则达到了43%。2022上半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12.94GW,同比增长19%,其中6月单月新增装机2.12GW,同比下降30%。 既然海风未来占比提升,首先利好的是“含海量”高的海缆、桩基环节。尤其是海缆,由于欧洲海缆巨头NKT 220kV交流海缆价格与国内厂商报价口径相比,仍高出13%,因此国内海缆具备一定的出海能力。 重点公司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 其次是受益于风机大型化的叶片。 风电叶片由于是模具化生产,有天然产能限制。风机自2021年起快速升级,从2~3MW升级到4~6MW,叶片长度显著加长,从60~70米升级到80~100米,导致2021年以前的模具基本淘汰,行业需要完全重置产能,因此成为天然的产能紧缺环节。 叶片的特殊性在于其只能用于风电,对风电需求的变化更为敏感,历次供需趋紧,叶片环节提价幅度都很大。 重点公司双一科技(叶片模具龙头)、时代新材、中材科技。 塔筒环节,属于成本加成模式,原材料成本占80%以上。塔筒的成本主要受钢价影响,此外在海风占比提升的背景下,运输成本和码头资源成为影响塔筒盈利的重要因素。拥有自建码头的企业更具成本优势。 塔筒技术壁垒不高,更多看成本管控能力。重点公司有天顺风能、大金重工、海力风电、泰胜风能、天能重工。 再来看下铸件,铸件和塔筒类似,属于典型的制造业,风电铸件主要用于轮毂、底座等环节,70~80%以上铸件产能集中在中国,龙头日月股份市占率超20%。 铸件的高人工成本和高能耗等属性导致欧洲的铸件产能扩产困难,而日月股份具备扩产能力,意味着未来铸件将提升出口占比,实现出海。 最后来看下有望逐渐国产化的轴承。 一套风电机组一般包含4套偏变轴承、1套主轴轴承、约20套增速器轴承、2套发电机轴承。其中主轴轴承被海外厂商龙头,随着行业发展我国已经在偏变轴承和小兆瓦主轴轴承上实现国产化。 篇幅有限,科普贴暂时就写到这里。希望小韭的这篇科普贴能够帮助到大家。 但科普内容只占到风电知识的10%左右,剩下的90%需要日常的研究与跟踪才能补足。在之后的文章中我也会对风电保持跟踪,大家也要及时查看哦 风险提示:本文仅分享行业、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及个人的思考过程,供分析和历史查阅使用,不构成大家投资决策依据,不做买卖个股推荐!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在看,支持小韭 |
上一篇:利空来袭不要怕!
下一篇:挑战开始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