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Datayes投研 2022-08-23 - 小 + 大
今日,沪指盘中窄幅震荡,创业板指早盘冲高回落,尾盘勉强翻红。 截至收盘,沪指跌0.05%报3276.22点,深成指跌0.4%报12455.15点,创业板指涨0.05%报2780.31点;两市合计成交10023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92.28亿元。 盘面上看,燃气、石油、煤炭、电力等周期板块集体拉升,农业、汽车、券商等板块均走强;酿酒、银行、医药、地产等板块走弱;TOPCon电池、HJT电池、虚拟电厂、光伏、储能概念等走势活跃。 关于银行和地产股,今天是有个消息爆出! 8月LPR发布,1年LPR报价3.65%,较上月下行5BP;5年LPR报价4.30%,较上月下调15BP。 本次LPR为非对称调降,这也是今年五年期LPR第三次调整,操作上是前次MLF降息的延续。 一方面,通过拉动按揭贷款,释放被压抑的居民合理购房需求。 此前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4.25%,加之本次五年期LPR下调15个基点,首套房贷利率已低至4.1%,已经低于2009年房贷利率打七折后的4.156%。 以商贷额度100万元、贷款3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此次LPR下降15个基点,月供减少88.48元,累积30年月供减少3.18万元。 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中长期信贷需求,影响银行业。 钱流动起来,房地产“好了”,银行里资金的流动性大了,业绩自然也就来了,但具体对其影响是怎样的,还要看后期政策和企业的反应。也有机构对此称该项“行动”对银行的影响是中性的。 关于今天活跃的新能源板块,是因为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对新能源汽车,将免征车购税政策延至到明年底,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大力建设充电桩,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予以支持。 此前,美国拜登政府也提议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设定新标准。 萝卜君看了下,新标准从充电速度、用户覆盖、互通性、支付系统、定价等多方面作出规定,大概就是要求充电桩全面统一标准。 再看国内,我国是政策补贴、下游需求、技术革新三个因素共振着行业发展。 的确,我们时常看着下游电车,往往却很少提到充电桩,特别是细节部分,今天给大家好好讲讲。 什么是充电桩? 充电桩就好比是加油站的加油机,是为新能源电车提供充电服务的设备装置。 它还分为不同的电压等级,可以为各类型号的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根据不同标准,充电桩还有很多分类。 当充电电流是直流电时,这样的充电桩是“快充”,一般半个小时到2个小时就可以充满,如果是交流电,相比充满电就很慢了,时长会是“快充”的4倍,甚至更多。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充电桩还分为公用、自用和专用,公用一般就是安装在公共场所的停车场里,自用就是放在自有车位上,专用是指专门为单位或企业员工使用,自然也是在单位自有的停车场上安装,仅供内部人员使用。 例如这样的分类还有很多,这里萝卜君就不纷纷列举了。 我国充电桩较国外相比,起步还是很晚的,早期只是由政府和国企主导发展,自从2015年出台了行业相关文件后,才得到社会资本的关注,社会资本自此加入,这才带动行业爬坡。 2017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充电桩行业属于成长早期,发展增速较稳定。 到2020年,中央会议又将充电桩纳入基建,这刺激了资本的扩充产能,一直这样发展, 现在是处于行业的关键成长期。 2021年国内充电设施保有量为261.7万台,其国内市场规模达418.7亿元。2021年至2026年为充电桩行业快速成长期,此期间的复合增速达到37.83%。 有机构预计,现在充电桩主要是集中在一线城市,随着汽车下乡等政策的出台,之后二、三线的布局肯定会增多. 这样,到2026年,国内充电设施保有量或将达1766万台,市场规模将或超两千亿元。 充电桩行业在纳入“新基建”和新能源汽车强劲发展的双重因素下,不断有新玩家进入,但是,该行业前期投入很大,回报期还长,行业进入的壁垒很高,能真正后来者居上的玩家,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当然,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典型企业。 产业链简析 上游企业主要为充电桩设备元器件供应商,包括充电模块、功率器件、接触器、变压器、连接器、电池片等等。 主要零部件大多为标准化电气产品,这些产品制作技术难度小,企业之间同质性高,企业之间充分竞争,上游企业议价空间有限,进而企业毛利率较低。 这时,部分中游充电桩运营商企业开始整合产业链,开拓上游业务,生产元器件后统一组合再进行后续运营,如中游企业龙头特锐德。 公司主营业务分智能制造和充电网两大版块,分属输配电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充电桩是属于充电网业务板块的,具体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网的建设运营、充电网解决方案销售、新能源微网销售等业务。 该企业在公共充电领域,运营充电桩25.23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数量15.15万台,市场份额为32.24%,排名全国第一。 现在的行业格局看,中游的这些运营商是市占率前4的公司共占市场的76%,集中度是很高的。 这四大公司分别是星星充电、特锐德的子公司特来电、国家电网以及云快充。 刚刚说的特锐德是公共充电桩的龙头,而星星充电是国内共享私桩的绝对龙头。 作为中国共享私桩主要运营商,截止 2021年12月底,公司共享私桩市占率(国内)超98%.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已经经历了两轮融资,A轮时,中金资本和施耐德电气领投,B轮高瓴资本领投,IDG 资本、新希望投资集团、泰康资本等跟投;融资金额未公布,但B轮后,企业估值大概达到155亿元人民币。 相比前两者,云快充是充电桩行业“黑马”,是国内最大第三方充电物联网SaaS平台。 云快充除创始地南京有少量自建桩,在其他城市均无自建桩,而是免费为中小运营商开放运营服务平台,平台当前充电桩运营商超4300家,业务覆盖城市超360个。 同时,公司还在探索充电运营的衍生服务,在充电桩旁设置休息室和配套完善的便利店或咖啡厅,开拓车友在等待充电时的潜在消费需求,这也是一个小市场。 说完这些,下游需求是驱动前面产业发展的关键。 现在环境问题严峻导致碳排放产业承压,全球各大车企陆续公布燃油车退市时间,驱动新能源车企扩能增产。 前一阵我还给大家说过欧洲一些国家计划到2030年紧张销售新的燃油车,没有燃油车,自然也就是电车来替代,电车怎么运转,当然离不开充电桩。 除此之外,国内政策也在不断利好新能源车的发展,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 2035 年)》,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受到政策推动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和市占率或均将进一步提升,也会增加下游充电桩的需求。 这里,还有一点提醒大家的是,之前萝卜君看到一条消息,说是2023年后可能会出现补贴退坡,如果这样,预计市场会有少许回落,那时的增长趋势我们还是需要谨慎些。 除了这种宏观大层面的支持,充电服务方案提供商也在为产业需求助力。 这些方案提供商可以为充电桩公司以及有相关充电诉求的企业,提供业务解决方案,这类的企业主要有施耐德、易事特、东方电子等。 解决这些诉求的过程中,会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增加企业自身收入来源渠道。同时,充电桩在公共场所的普及度也会有提高,进而刺激充电桩下游产业活力。 写在最后,萝卜君给大家又准备了一篇关于文章,感兴趣的家人们,点赞后,戳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大家还想要了解什么板块,可以留言在下面,记得给萝卜君留个小心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 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Datayes投研公众号!(账号:robotouyan)
|
上一篇:玩的忘记写文章了
下一篇:欧洲能源危机!
Datayes投研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7
2022-11-16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