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昨日行情,中药、新冠特效药板块领涨市场,机场、供销社和TOPCON电池板块领跌,截止收盘,大盘跌0.13%,创业板跌1.25%。 两市成交量能过万亿,两市上涨家数达2000家,赚钱效应并不差,但机构持仓较高的新能源依旧遭遇抛压,这也代表市场风偏仍在下滑。 医药大涨,近期热点题材、新能源赛道和周期板块全面杀跌,有点疫情刚起的时候那味。 这两天部分省份已经在核酸检测上释放宽松信号,国内疫情管控逐渐放宽,太细的这里不能讲。 总而言之,疫情拐点会来的,回到疫情前的常态化生活,是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需求,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期许。 正如昨天文章讲到,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边际宽松,利好大消费和医药。 从历史估值表现来看,医药医疗板块目前属于机构配置低位,且回归历史估值底,后期必然诞生结构性的主线机会。 只要有基本面支撑,有稳定的业绩,跌透了总会有资金青睐,医药医疗是市场上最优秀的一批核心资产,是不缺资金接盘的。 回到疫情前的估值水平,基本不可能,因为疫情已经根本性改变了医药研发创新方向,内部产生了巨大分歧。 再者,集采压制国内药企的利润,导致行业盈利水平低下,后续只能依靠持续创新获得增量。 但可观的是,医药板块已经历了一年多的调整时间,集采的悲观预期已经反映到盘面,行业困境会逐步改善。 最核心的是,集采导致今年药企的利润低基数,利于明年利润逐季抬升,在业绩驱动逻辑下,明年部分核心方向有望走出主线行情。 重点关注以下医药分支: 1、创新药; 2、医疗服务; 3、连锁药店; 4、原料药。 具体标的可自行搜索哈,由于合规性限制这里就不细讲,相关个股已公布在训练营,大家自行查阅。 ---------- 回归新能源主线: 大侠的观点很明确,也许当下资金被医药消费甚至地产分流; 但从现阶段的业绩确定性、基本面、行业景气度来看,新能源依然是最优选择。 短期有没有必要转向大消费和医药? 可以但不必要。 因为市场有很明显的周期性轮动,难保明天不会轮动到其他方向。 我没有准确把握风向的能力,所以我只能等风来。 大家有能力的,可以分出部分仓位去埋伏超跌反弹,没必要一根筋躺平在新能源。 但一定要有止盈思维,懂得获利兑现,涨了不贪保持好心态。 所有超跌反弹的思路都不可以躺平,要的就是杀伐果断,干净利落。 对于上述提到的医药分支,即可视为短线逻辑,也可潜伏中长线。 前者只需找到热度最高、最活跃的概念龙头去怼,后者必须优选核心龙头,咱们在训练营也有详细提示。 大侠对新能源依旧充满信心,我也不反感大家利用打野仓位博弈短线。 投资者的本质是逐利,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做投资必须要有侧重点,这很重要。 上周五大侠已在训练营提示风险,对近期涨幅较高的新能源龙头提示减仓,譬如爱旭和钧达。 虽然成功回避了风险,但也有可能回避了反弹。 就目前来看,咱们的操作是正确的,对于仍未减仓,或者不确定能否减仓的朋友,我建议按照自己的风偏去定。 近期新能源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当然风偏较高的可以继续躺,否则就适当减仓,等待低点机会。 ------- 新能源每一轮的调整,总有不少杂音出现。 譬如赛道“完蛋论”、“见顶论”层出不穷,各路民间股神开始熙熙攘攘,疯狂秀操作,秀智商下限,对此我笑而不语。 这些人就应该去关注一些涨的猛的房地产,应该重仓那些,暴雷待纾困和行业大顶转向公共事业估值的房地产链条,以及疫情影响不断业绩持续下滑,迟迟未能改善的消费链条。 在他们眼里,k线高于一切,任何低位反弹的板块都是超级大逆转,只要高估值高景气赛道跌一跌,就马上唱空。 他们的三观永远跟着k线走,永远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不断推倒已验证的投资体系,重新陷入负循环,永远无法进步。 面对这类人群,我只想说祝你好运。 如果能够跟上市场资金轮动,不断迭代最新的产业消息,频繁切换风格操作,交易体系不停推倒重来,这样也能赚钱的话。 我只想说一句,您不是一般人,您是高手,您是天才。 最近大侠事情有点多,今天先简单聊到这儿。 这里是大侠,“专注投资好公司好赛道十余年”。没聊到的,可以在留言区继续。看完文章的,也可以回头翻翻留言区,重复和相似的问题大侠一般只回答一次。 |
上一篇:11月15日早盘计划
下一篇:11.15今日早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