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南山之路 南山之路 2021-04-11 - 小 + 大
大家好,最近确实有点忙,今天分享一篇以前的文章。 顺便说个感悟,熊市环境下,一方面需要规避一些明显的风险,另一方面熊市也是播种的好机会。 危机忘记,危中有机,在平衡好风险的情况下,熊市才是投资者最值得珍惜的好时光! 下面是正文: 之前跟大家承诺过,会全面梳理、公布我的股票池,今天就完成这个重大而有意义的工作吧! 前段时间说过,我跟踪的公司一共有 140家,有不少朋友说数量多了些,于是我再次筛选了一次,减少到了 135家(目前又减少了2家),虽然还是不少,但短期内继续压缩的空间不大了。 据我所知,许多知名机构都会跟踪 200-300家公司,然后重点关注几十只,重仓买入几家到十几家、二十多家公司。 我的打法也是一样的,股票池确实有135家公司(其中A股104家,港股31家),但重点关注的,只有不到 50家公司,买入和持有的则更少。 一、筛选公司的原则 首先是选对行业。有句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对于股票投资来说,行业选择也是重中之重。 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的行业与夕阳行业相比,谁更能诞生大牛股,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我首先做个排除法:所有的夕阳行业,如钢铁、煤炭、火电、高速公路、石油、化肥、传媒、纺织、港口、船舶制造、国际贸易、工程建设、装修、环保、公用事业。 以上行业通通不用关注,产生大牛股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真正值得关注的,一定是处于成长期或者壮年期的行业或公司。 除此之外,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尤为重要,如果整个行业处于高速成长,但价格竞争极其剧烈,也很难出大牛股。 国际上来看,消费、生物医药、科技是诞生大牛股的黄金行业,所以我主要关注的,也正是这些行业。 另外,一些具备破坏性创新的新兴行业,以及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更好的产品与服务的行业与公司,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其次是选对公司。我的原则就是,买入行业内最好的公司。 什么叫做最好? 能够提供行业内最好的产品或服务(或者在相应价格区间内最好的产品)、发展前景最明朗的公司,就是最好的公司。 而这样的公司,一般就落在各大行业的龙头公司,以及细分行业隐形冠军里。 总体来看,成为行业龙头的公司,在商业竞争中被竞争对手打败而被市场淘汰,只是小概率事件。 商业竞争中获得了决定性的优势,并且成为某一行业中的领先者的公司,能够长期享受胜利的果实。 对美国商业市场的研究发现,从1923年起在25个市场领先的品牌,60年后,其中20个领先者仍保持其领先地位,4个现处于第2位,还有1个处于第5位。 对于中国市场,90年代和21世纪初,市场的风云突变更加剧烈一些,但是如果大家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这几年的大牛股,尤其是传统行业的大牛股,绝大部分都是很早以前就成为行业龙头的公司。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已经度过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行业进入了存量博弈的阶段,所以新兴的公司,很难在传统的行业里突然崛起。 二、放低收益预期 对收益预期太高,可能是很多投资者亏钱的主要原因! 纵观国内外的投资市场,很多真正的大师,收益率可能都达不到很多朋友的预期,有统计显示: 国外大师的投资收益率: 1、本杰明格雷厄姆,30年,年化收益20%; 2、沃伦巴菲特,50年,年化收益20.1%; 3、沃尔特施洛斯,47年,年化收益20.1%; 4、彼得林奇,13年,年化收益29%; 5、塞思卡拉曼,27年,年化收益19%; 6、戴维斯家族,47年,年化收益23%(有杠杆); 7、大卫史文森,24年,年化收益16.1%; 而在我们中国市场,能够实现10年以上复合收益率超过 20% 的基金(公募加私募)经理,只有 7 位; 所以,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还是需要放低预期,将股市投资的收益标杆,放到 10% -15% 的区间。 10% -15% 的收益看起来很一般,但拉长来看,这意味着每五到七年,资产就可以翻倍,如果有 30万本金,35年后,这笔资金就将膨胀到 960万~3840万之间。 要在股市里实现稳健的收益,我认为还是要将核心主仓配置在业绩稳定、风险较低的行业龙头上面,并适当分散买入,同时放平心态。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运气好些,实现 15%甚至更高的收益,那么即使你在 30岁的时候只投入 30万本金,到 65岁时,都能拥有超过 3800万的巨额养老财富; 运气差些,只获得了 10% 左右的复合收益,也能够在 65岁时,获得接近 1000万的养老金,对于晚年生活来讲,绝对是够了。 具体关注哪些公司? 目前A股已经有超过 4000家上市公司,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讲,90% 的上市公司都需要远离。 一个重要的排雷秘诀,就是直接PASS掉 100亿市值以内的公司,小市值的公司,往往意味着其主营业务缺乏竞争力,公司的发展也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其次,对于行业格局变化过快的科技类公司,如芯片、半导体、5G等,以及大部分周期股,我也选择放弃跟踪,因为这些行业对于投资者的知识储备要求过高了,属于“7英尺的栏杆”。 我所关注的科技类公司,主要是天然具备垄断基因的互联网巨头。 最后,给大家全面分享我的股票池。 !!!由于名单过长,文中仅公布创新药、互联网两个行业,其他更多公司,需要点击原文右下角“在看”,然后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发消息”,在对话框里发送“888”就会蹦出答案。(注意:要点击原文右下角“在看”哦) 一、医药 1、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长春高新、君实生物、贝达药业、信达生物、甘李药业 ....... 二、互联网 2、互联网:腾讯控股、美团-W、京东集团-SW、小米集团、香港交易所、东方财富、金山办公、中国有赞 ........ ------- 我的公众号专注于对消费、互联网、医药等行业的核心公司跟踪研究,对投资逻辑和估值进行深入解读,并及时分享相关股票的投资机会。 如果你想在股市更轻松的赚钱,建议你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南山之路】 风险提示:本文仅为个人观点解读,不构成投资指导。 本文著作权为微信公众号:南山之路,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南山投研圈! 拒绝白嫖,点个“在看”支持下~ |
上一篇:4月11日晚上复盘
下一篇:该赛道将从底部发酵!
南山之路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9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