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美少女韭韭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2021-08-31 - 小 + 大
小韭本硕六年金融,机构行业研究员出身。 公众号基于价值投资视角,围绕科技股、消费股、医药股、周期股、新能源股等重点行业及个股机会进行分析。 追求稳定复利,控制回撤、减少账户波动,拥抱价投未来。 记得关注并星标小韭的公众号哟~ 今天是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这个月大家的收益怎么样呢?今天的文章不讲公司,对8月投资做个总结。
【投资总结】
8月收益率还不错,不考虑今天的收益,8月1日-8月30日盈利15.96%,同期上涨指数+3.5%,创业板指-7%。今年以来的收益也来到了72%。
估计一直关注我的朋友,有不少人这个月主要仓位在周期股上,逆势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这里小韭也要恭喜这些朋友。
这市场,虽然机会很多,一次获得超额收益可能不难,但要持续的获得超额收益还是很难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按照“想逻辑、算业绩、找催化”的投资体系寻找机会,买自己熟悉的公司,赚多赚少交给市场。
当然,自己熟悉哪些公司,还是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圈和勤奋程度。
大家从净值变化曲线可以看到,上半月收益基本还是平的,下半个月靠着周期股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但在8月前,我并不知道自己这个月能有如此高的收益。
但只要做得是正确的事情,在正确的方向上坚定买入并持有,市场先生就会在某些时刻赋予你不错的回报。
我强调过,涨价是最强催化剂,价差扩大是利润来源。 根据这个经验总结,我找对了受益的周期股,并且坚定持有,也就有了本月近16%的收益。
【8月回顾】
8月的市场就一个关键词——分裂。过去传统的大白马、老三样保险、金融、地产持续创出新低,资源股却在持续地走强,不断创出新高。
可能有不少朋友觉得资源股涨高了,要跌了。但是股价的涨跌最终还是由逻辑、业绩决定,而不是由短期的绝对涨幅决定。
说资源股估值贵的朋友,有几个是按照成本、价格、产能等关键变量,认真算过业绩弹性的呢?
又有多少人去研究过各类产品背后的供求错配逻辑、碳中和带来的需求增量逻辑、只有大企业才能扩产的供给减量逻辑?
这里也放一下我过去分析的周期股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一些有缘的朋友形成周期股的投资体系:
链接:牛市,史诗级大牛市啊!
段永平讲过,本分就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买公司要看估值,但有多少人脱离了估值,成为了彻底的赛道论者?
我在留言区也多次说过,医药股里有集采的暂时不能买,没有集采的医疗服务、医美估值太贵了,估值合理的只剩下CXO。而CXO里估值也是有分化的,部分公司也出现了明显的高估。
面对每年30%增速,对应明年PE超过100倍的医疗服务公司,哪怕公司质地再好我也是不愿意去买的。
估值与增速不匹配,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很容易出现业绩、估值双杀的局面。
再比如大家会去看公司公告、每个季度的财报。但又有多少朋友从更深层的角度思考过公告、财报对股价的影响?
根据股价内在价值评价模型,股价是未来每年股利收入净现值之和。
用大白话讲,炒股炒的是未来,不是只看过去财报,看公司过去获得了哪些成绩,而是去想未来会发生什么,出现什么情形时应该怎么应对。
投资大师彼得·伯恩斯坦曾说过:“风险最大的时刻是你自认为正确的时候,那之所以是你遇到最大麻烦的时候,是因为你往往会沉迷于正确的决定之中。”
拒绝反思和自我批评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和强烈的懊悔。
如果这段时间别人收益率比你好,是不是该好好思考下究竟是自己的投资体系有没有瑕疵,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而不是赚钱了就觉得自己的投资体系得到了市场验证,亏钱了就一味地埋怨市场,觉得市场不按照自己的意愿走,自己的持仓不涨就是在瞎炒。
这样埋头只顾自己研究,而不抬头看看社会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注定是要被市场淘汰的。
【9月展望】
9月底到10月初,又会迎来三季报预告期。每一次的财报季,都是值得重视的。
根据各大公司披露的业绩,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哪些行业、哪些公司的业绩正在持续的超预期,而哪些公司只不过是吃到了一轮时代红利,业绩不可持续。
至于哪些公司三季报会不错,其实中报就已经有迹象了。大家可以好好总结下中报数据,找到三季报业绩有概率能超预期的公司。 总结就写到这里,前两天有朋友留言说留完言才发现没开打赏。我一看也是,已经很久没有开打赏了。 今天就开一次打赏,看了小韭文章取得不错收益的,可以来支持小韭一波收益暂时不理想的,也可以来沾沾喜气。 预祝大家9月净值长虹! |
上一篇:运气太差!说个新票!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