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研究韭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2021-09-06 - 小 + 大
小韭本硕六年金融,机构行业研究员出身。 公众号基于价值投资视角,围绕科技股、消费股、医药股、周期股、新能源股等重点行业及个股机会进行分析。 追求稳定复利,控制回撤、减少账户波动,拥抱价投未来。 记得关注并星标小韭的公众号哟~ 最近市场成交明显放大,市场都在思考巨量资金是哪里来的。 周末某券商的策略组给了一个结论,认为目前1.7万亿的成交量,主动交易的只有7000亿,剩下的1万亿都是量化资金,量化交易占比占到50%以上。
我觉得这个数据非常离谱,因为该券商的假设里交易额是假定了双边交易,也就是买卖都算作总成交额。
但我们知道,交易手续费是算双边的,交易所公布的成交额是单边而非双边。
什么意思呢,1.7万亿的成交额,是大家一起买了1.7万亿,同时也卖出了1.7万亿。 因此该券商假设的1万亿的成交额,在交易所系统里只会显示5000亿,也就是占比不到30%。
30%,这个数字就靠谱许多。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目前私募基金规模在5.5万亿,参考2020年量化基金占比18.9%的数据,目前量化私募基金规模在1万亿左右。
其中量化基金又分为指数增强、中性策略等,股票占总仓位的7成,也就是7000亿左右。
按照信达证券给的敏感性分析,如果量化交易占比要达到50%,每天双边换手率要在110%左右,也就是每天买一半卖一半,平均2天就要换一次仓。
哪怕是每天做短线的超短资金,都不太可能每2天换一次仓。因此50%的交易占比太极端了,比较合理的是每天平均双边换手40-50%,这么算下来量化交易占比在18%-23%。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2018年主动交易降到了冰点,量化交易占比不断提升,但当时量化资金全天的成交额占比也仅有20%多一点。
目前美股的量化交易占比也仅有1/3左右,我国量化基金规模还不够庞大,在当前市场火热,主动交易居多的情况下,量化交易占比大概率是要低于美股的。
从这次量化交易占比的讨论,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警示:
不要高估自己的交易能力,任何人都会有情绪波动,单纯靠技术指标来交易是很难超越没有感情的机器人的。
很多朋友喜欢做T,总觉得做T很容易,就是高卖低买,能降低成本。但在实际交易中,就会发现做T并不容易,有可能会卖飞筹码,也有可能做个反T。 做T的收益如何,自己的交易记录无法骗人。大家只需要去看看自己的交易记录,就知道做T究竟是正贡献还是负贡献了。
我觉得,现在做T的对手很多时候不是人,而是机器。 与其被市场反复教育,被机器人反复收割,还不如淡化短期波动,坚定买卖逻辑自洽。
未来的市场,量化和公募基金占比不断提升,但量化和公募的自身机制原因,又会导致市场风格越来越趋向于极端,就像美股那样20%公司上涨,80%公司下跌。
量化基金更注重几天的趋势,而公募基金由于排名原因导致他们注重几个月,几个季度的趋势。
就像下面这位基金经理的路演PPT中写的, 他所管理的基金会在年初先选择3-5个景气度高的行业,然后每出一次财报就缩小范围,把景气度低的板块剔除出持仓。 在三季报后极致集中,为年底基金排名做最后冲刺。
如果景气度持续性特别强,能够持续2-3年的,也会去右侧追涨,从而提高成功率。
这样做可以让自己的排名始终处于行业靠前水平,保证跌的时候比同行跌得少,涨得时候也能比同行涨得快。
从这个PPT看,大家是不是就能理解为什么当下市场如此极端——
景气度高的估值高高在上,且还能不断上涨。景气度低的虽然估值越跌越贵,但还是没有人愿意去买困境反转。 今天白酒也是大涨,近日我和不少研究员做过一些交流,具体观点及会议纪要放在了韭粉专属号上。
想看白酒观点及会议纪要的关注韭粉专属号,并在首页聊天框回复0906即可查看。 韭粉专属号 本号专用于分享: 每个交易日的重要新闻及解读; 每天晚上“小镰刀”涨跌比投票结果及分析; 以及其他....夜报号没讲到悄悄话~~ 公众号 风险提示:本文仅分享行业、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及个人的思考过程,供分析和历史查阅使用,不构成大家投资决策依据,不做买卖个股推荐!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在看,支持小韭 |
上一篇:市场大涨的原因是这个!
下一篇:买回!
韭菜少女乘风破浪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